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 从仙人掌肉质茎 80 %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 3个新化合物 ,14个已知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 2、3、4为新化合物 ,分别命名为 :仙人掌苷I,4 乙氧基 6 羟甲基 α 吡喃酮及山奈酚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 1→ 4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4羟基苯乙酮(1),L(-)苹果酸1丁酯(2),piceine(3),草夹竹桃苷(4),3′,5′二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5)。结论化合物1、3、4、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实验中生成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仙人掌中一个新α-吡喃酮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 从仙人掌肉质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 6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 :3 O 甲基异鼠李黄素 (1)、4 乙氧基 6 羟甲基 α 吡喃酮 (2 )、正十七醇 (3)、香草酸 (4)、异鼠李黄素 3 O 鼠李糖苷 (5 )和芦丁 (6 )。结论 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 1、3、4、5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 6为本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仙人掌中一个新α-吡喃酮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O-甲基异鼠李黄素(1)、4-乙氧基-6-羟甲基-α-吡喃酮(2)、正十七醇(3)、香草酸(4)、异鼠李黄素-3-O-鼠李糖苷(5)和芦丁(6)。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4、5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本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冬凌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地上部分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冬凌草地上部分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NMR、ESI-MS和TLC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α-amyrin,1)、胡萝卜苷(daucosterol,2)、乌索酸(ursolic acid,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对映-7α,20-环氧-贝壳杉烷-16-烯-1α,6β,7β,14β,15β-五醇-1-O-葡萄吡喃糖苷(enmenol-glucoside,5)、lasiodonin(6)、葡萄糖(glucose,7)、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索酸(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8)、冬凌草甲素(oridonin,9)、胡麻素(pedalitin,10)、肌醇(inositol,11)、冬凌草乙素(poni-cidin,12)、大叶晶B(dayecrystals B,13)、尿嘧啶(uracil,1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2己基)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bis(2-ethylhexyl)ester,1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2己基)酯为实验材料中所引入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桐花树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桐花树茎皮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9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α-菠甾醇(Ⅰ)、豆甾醇(Ⅱ)、齐墩果酸(Ⅲ)、原报春花素A(Ⅳ)、没食子酸甲酯(Ⅴ、化合物Ⅵ可能为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和△5,22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b)的混合物、正三十四烷醇(Ⅶ)、正三十二烷醇(Ⅷ)、没食子酸(Ⅸ).结论 化合物Ⅴ、Ⅵ、Ⅶ、Ⅷ为首次从桐花树茎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长药隔重楼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方法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5,22-豆甾醇3-O-β-D-葡萄吡喃糖苷(I),20β-羟基蜕皮激素(Ⅱ),B-L-脱氧胸腺嘧啶苷(Ⅲ),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p-D-葡萄吡喃糖苷(Ⅳ)和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苷(Ⅴ).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翻白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翻白草中70%乙醇提取部位的酚酸类成分,并通过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Ⅰ)、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Ⅱ)、3,3 ′-二甲基鞣花酸(Ⅲ)、没食子酸(Ⅳ)、委陵菜酸(Ⅴ)、山奈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Ⅵ).结论 化合物Ⅱ、Ⅲ、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恰麻古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恰麻古块根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芦丁(Ⅱ)、槲皮素(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正三十二烷醇(Ⅵ)、正二十四烷(Ⅶ)、正十六烷(Ⅷ)和蔗糖(Ⅸ).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鹅绒藤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色谱,LX2000树脂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鹅绒藤地上部位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Ⅰ)、水杨酸(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芹菜素(Ⅴ)、山奈酚(Ⅵ)、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小麦黄素(Ⅷ)、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Ⅸ)。结论化合物Ⅴ、Ⅷ、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Ⅴ~Ⅸ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马蓝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Seven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O. Ktze. Three of them are triterpenes (Ⅰ~Ⅲ), two are indole alkaloids (Ⅳ, Ⅴ), two are quinazolinone alkaloids (Ⅵ, Ⅶ).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as lupeol (Ⅰ), betulin (Ⅱ), lupenone (Ⅲ), indigo (Ⅳ), indirubin (Ⅴ), 4 (3H)-quinazolinone (Ⅵ), 2, 4 (1H, 3H)-quinazolinedione (Ⅶ). Ⅵ and Ⅶ were found from natural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The results of the pharmacological tests demonstrate that compound Ⅴ has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compound Ⅵ has hypotensive action. Compound Ⅶ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HPLC, which may serve as 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for materia medica and its preparations. Compounds Ⅵ and Ⅶ have been confirmed by means of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2.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法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经综合分析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 (evodiamine ,Ⅰ )、去氢吴茱萸碱 (dehydroevodiamine ,Ⅱ )、吴茱萸内酯 (limonin ,Ⅲ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p hydroxy benzoicacidethylester ,Ⅳ )、小檗碱 (berberine ,Ⅴ )、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Ⅵ )。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Ⅴ、Ⅵ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从复方乙酰水杨酸片(APC)灼烧物中分离出六个化合物,其中五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阿斯匹林(Ⅰ),非那西丁(Ⅱ),水杨酸(Ⅲ),水杨酸乙酯(Ⅳ)及水杨酸苯酯(Ⅴ)。第六个化合物系苯酰苯胺衍生物,命名为 N-(4-乙氧苯基)-2-羟基苯酰胺(益肤酰胺,Ⅵ)。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Ⅴ)及 APC 片灼烧物具有明显的胃肠道蠕动抑制作用;益肤酰胺(Ⅵ)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药物米非司酮中的杂质。方法: 运用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其结构通过NMR和HREIMS等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从母液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7β-羟基-17α-(1-丙炔基)-雌甾-5, 9-二烯-3-酮环缩乙二醇(Ⅰ),11-[4-(二甲基氨基)苯基]-17β-羟基-17α-(1-丙炔基)-雌甾-5, 9-二烯-3-酮环缩乙二醇(Ⅱ),11-[4-(二甲基氨基)苯基]-17β-羟基-17α-(1-丙炔基)-雌甾-4, 10, 11-三烯-3-酮(Ⅲ)。结论: 3个杂质均为首次从药物米非司酮中确定,其中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豹皮菌中氨基酸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豹皮菌Amanita panthorina新鲜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氨基酸类化合物(I~IV)。根据光谱分析及理化性质,鉴定Ⅰ的结构为3-amino-2-hydroxypentandioicacid,Ⅱ为2-amino-3-(1,2-dicarboxyethylthio)propanoicacid。其中I为一新化合物,Ⅱ是首次从该菌中提取得到的。药理实验证明Ⅰ及Ⅱ分别是谷氨酸NMDA受体兴奋剂及阻断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人肠道微生物对大丁草中三种香豆精甙类化合物的代谢产物研究。鉴定了其中两个主要代谢物的结构和代谢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了一种香豆精的新型代谢方式。从而初步阐明这类化合物在体内发挥抑菌作用的原理。为今后更好地应用该植物及主要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栽培甘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栽培甘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合物,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一烷酸-2-对羟基苯基乙酯[undecanoicacid,2-(4-hydroxyphenyl)ethylester](),1-二十二烷酸甘油酯(docosanoicacid,2,3-dihydroxypropylester)(),1-二十四烷酸甘油酯(tetracosanoicacid,2,3-dihydroxypropylester)(),1-二十二烷酸-2,3-异亚丙基甘油酯[docosanoicacid,(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ester](),1-(22-羟基二十二烷酸)甘油酯(docosanoicacid,22-hydroxy-,2,3-dihydroxypropylester)(),1-(24-羟基二十四烷酸)甘油酯(tetracosanoicacid,24-hydroxy-,2,3-dihydroxypropylester)(),棕榈酸(palmiticacid)()。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化合物~为该属植物首次分离,化合物为该种植物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8.
尖叶清风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尖叶清风藤(Sabia swinhoei Hmsl.exForb.etHemsl.)的地上部分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证明其中2个为新成分,分别命名为清风藤内酯(I)和清风藤酮(II),另外6个为已知化合物,即没药烯(III)、三十烷醇(IV)、β-谷甾醇(V)、二十八烷酸(VI)、齐墩果酸(VII)和胡萝卜甙(VIII)。  相似文献   

19.
文冠果果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果壳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Ⅰ)、东莨菪素(Ⅱ)、异秦皮啶(Ⅲ)、对羟基苯甲醛(Ⅳ)、3,4,5三甲氧基苯甲酸(Ⅴ)、原儿茶酸乙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G004, 1-(4-(2-(4-bromobenzenesulphonamino) ethyl) phenylsuphonyl)-3-(trans-4-methylcyclohexyl) urea, is being developed as a potential hypoglycaemic agent. In this study, the related compounds in the bulk drug substance of G004 were analyz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 unknown compound in the drug, which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was isolated using 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haracterized as 1-(4-(2-(2-bromobenzenesulphonamino) ethyl) phenylsuphonyl)-3-(trans-4-methylcyclohexyl) urea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mass spectrometry. Moreover, a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fication of both the major impurities and the main constituent.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alidated and applied during impurity studies and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the bulk drug and laboratory-prepared samples of G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