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的实证性研究构建麻精药品全闭环追溯体系,优化药师及护士操作规范,提升麻精药品管理水平及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FMEA法识别麻精药品管理全流程的风险点,通过计算风险优先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确定优先改善的风险点,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精药品管理过程中共找出处方不规范、无法完全实现批号追踪、空安瓿回收率低、废弃药品处置不规范等9个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经优化改善后,RPN值均 ≤ 20,共下降312个RPN,下降幅度达72.6%。智能麻精药品管理系统顺利运行,处方修改率由11.56%下降至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事件的发生由每月(6.67±0.58)件下降至0件;人力成本显著下降;其他诸如空安瓿回收率、麻精药品批号管理准确率、废弃药品处置规范率、麻精药品专用账册规范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FMEA方法显著降低了住院药房麻精药品管理的风险。智能麻精药品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保证了麻精药品全程可追溯,也极大便利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神经外科ICU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建立,探讨改进传统基数药品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安全性,为病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我院神经外科ICU自动化智能药柜的主要构成、工作模式建立,并通过比较智能药柜与传统基数药管理模式下临时医嘱药品取用时间差异及对27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智能药柜应用效果。结果: 接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智能药柜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实现了病区基数药品全流程闭环管理。与传统基数药取用模式比较,智能药柜的应用将每条临时医嘱取药和执行时间分别缩短至(5.7±3.86)min和(12.18±3.96)min。问卷调查中,护士对智能药柜的总体满意率为92.59%(25/27),有77.8%(21/27)的护士表示减少了用药错误的发生。结论: 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应用可以优化基数药品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提高药物治疗及时性与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为病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自动化智能药柜在国内外医院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10—2022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 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应用可以缩短住院医嘱的执行时间,提高药师、医护的工作效率,加强病区药品管理的质量及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转型。结论 构建以自动化智能药柜为核心的分散调剂模式对于医疗机构药品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全流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药事服务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依托六级电子病历的建设,构建医院麻精药品流转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方法 依据六级电子病历建设要求,从麻精药品医嘱开具前端、医嘱开具、医嘱执行后端3个环节入手,设计并增加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以及完善与其他系统对接。结果 信息化改造后极大节约了医药护医嘱执行各阶段耗时,同时用药合理性日益提高。结论 基于六级电子病历构建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院内麻精药品全流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具有安全、准确、规范、高效和闭环可追溯的优势,减少了麻精药品流弊风险,可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5.
罗俊  韦坤璇  杨玉芳  向长溢 《中国药事》2017,31(12):1463-1467
目的:探讨利用药品监管码在医院门诊药房建立中成药溯源系统的可行性,以降低相似中成药调剂差错率。方法:将药品监管码嵌入医院信息系统(HIS),改造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流程,在配药确认处增加监管码匹配、审核步骤;通过记录监管码,结合HIS中病人的信息,实现药品溯源的目的。结果:建立了中成药从医院门诊到病人之间的溯源系统。实施6个月后,中成药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下降,差错率从模式运行前的0.0523‰降为0.0181‰,下降了65.4%。病人候药时间没有明显增加。结论:利用药品监管码建立中成药末端溯源系统,可使药品溯源链得到完善,减少了门诊药房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事件。  相似文献   

6.
辛海莉  张震江  张卫同  张海群 《中国药事》2018,32(10):1430-1434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一体化智能门诊药房的管理与实践。方法:对发药流程和业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信息化集成下的自动调剂流程,使高峰时段患者平均取药等候时间控制在7.7分钟以内,患者满意度提升了1.48%。信息化手段用于药品入、出、存和效期的精细化管理及运维监测系统调配人力资源,故障语音播报系统使故障处理时间平均缩短3分钟。发放合理用药指导,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结论:门诊药房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药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现代门诊药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中采用信息化手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事管理水平。方法 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五官科药房在药品调剂、药学服务和团队建设各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进展及经验,分析对比实施效果,提出改进方案。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五官科药房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尤其是建立了用于药品养护的温湿度监控管理系统、用于住院药房调剂的数字化智能药房系统以及促进合理用药的审方平台。各病区医嘱领药组车效率均>65%,眼科医嘱单调配时间均<2 min。结论 医院药房全流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剂差错,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自动化对医院药房管理、处方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药房调剂自动化工作,将现有自动化模式与传统手工模式从处方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取药时间、人员安排、实时药品管理项目、物流差错率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其中数量差错减少61.9%,品项差错减少86.3%,患者差错减少100%。结论: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提升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调剂自动化、药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医院药房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构建医院麻精药品安全体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1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中心药房麻精药品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选取其中麻精药品处方500张,另选取实施PDCA循环前2017年1-12月麻精药品处方500张。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麻精药品处方不良问题发生情况,麻精药品的登记、空安瓿回收记录符合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麻精药品处方缺失身份证、规格书写错误、用药剂量不科学及医师签字不规范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PDCA循环前(P均<0.05)。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基本信息、批号符合率均高于实施PDCA循环前(P均<0.05)。结论PDCA循环在构建医院麻精药品安全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麻精药品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16):2241-2243
目的:探讨智能毒麻药管理柜对药品管理的促进作用。方法:分析智能毒麻药管理柜的硬件设备、操作方法、工作流程,以及我院住院药房使用该管理柜后实现药品智能化管理的功能及效果。结果:智能毒麻药管理柜通过自身的软件系统与医院系统可实现基础信息的对接,并依托其实现了药品的入库、发药、清点、养护、监控、查询、记录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制作及打印各种统计表单。与使用该管理柜前1个月比较,部分病区使用后1个月取药时间缩短约15%~95%。结论:智能毒麻药管理柜提高了药品养护、调剂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使药品调剂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牟太琴  温悦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1,(37):3501-3503
目的:促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其管理水平。方法:介绍HSD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柜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和功能,总结其使用体会和需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HSD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柜主要由计算机组件、机械组件和结构组件3个部分构成,由计算机自动引导操作人员存取药品,其用户管理、药品信息管理、加药取药和信息统计与查询等功能有利于促进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刚性化、数字化和可追溯性,但也存在取药识别和药品分区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软、硬件优化。其适合应用于医院药品供应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和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分析小组,运用HFMEA在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图中列出潜在失效模式,并结合RCA分析评估其中的关键失效模式,确定根本原因,进而制定改进措施并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后,8项潜在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优先值均明显下降(P<0.05);药师、医师、护士对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的满意度分别由(88.39±2.21)%上升至(98.04±0.51)%,(87.79±1.36)%上升至(97.55±1.24)%,(90.79±1.39)%上升至(95.68±1.30)%。结论 HFMEA结合RCA可以降低麻醉药品流弊风险、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减少调剂错误发生、确保麻醉药品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璐璐  陶祥 《中国药事》2018,32(8):1141-1146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计算机系统,统计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评价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共7种11个规格,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支)、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贴)和盐酸吗啡注射液(10 mg/支)。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中、晚期癌痛患者的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提示应进一步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及强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变化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信息系统收集2016—2018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其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增长。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频度(DDDs)值连续3年保持第1位,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的DDDs逐年增长;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片的DDDs逐年下降。麻醉药品的日均费用(DDC)基本保持不变。2018年较2016年排序比(B/A值)为1的药物品种数增加了100%,排序比小于1的药物品种数减少了20%。结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黄博  钱晓萍 《中国药事》2022,36(11):1300-1307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智能化建设与实践,为PIVAS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PIVAS信息系统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智能贴签机、智能摆药机、智能PDA、扫描枪、智能分拣机等智能化设备,并进行全流程监控,考察运行效率与质量。结果:PIVAS经过智能化建设后,提高了医嘱审核、排批、分拣、运输效率,减少了贴签、 摆药、分拣、运输等相应岗位的人员数量,差错降幅达到61.90%,输液执行及时率从76.02%提升至 92.53%。结论:PIVAS的智能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6月和2015年1-6月共2 940张麻醉药品处方,统计麻醉药品的用药品种,并对处方的使用科室、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涉及麻醉药品6种,其中针剂3种,片剂2种,外用贴剂1种。使用麻醉药品较多的科室分别是急诊科、放疗科、镇痛科。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最高,2015年1-6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较2014年同期明显减少,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布桂嗪片的DUI有所升高。结论 本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尚有个别医师在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上存在不合理使用,应加强对其有针对性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收集麻醉药品处方28209张,涉及11个品规,4种剂型,销售金额由2013年的42.61万元上升至2014年的62.48万元,降至2015年的51.65万元;麻醉药品的DDDs排序相对稳定,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稳居第1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注射用瑞芬太尼、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DDDs逐年上升,盐酸吗啡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均有上升趋势,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下降明显.麻醉药品的DDC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各品种的DDC相差较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B/A均为1.00.结论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断加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以及药师的积极干预,对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依据,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 收集2017-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的有关数据,将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药房使用的麻醉药品涉及14个品规,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总体上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羟考酮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mg)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2 mg)的销售金额排序均稳居前3位。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mg)、麻黄碱注射液(30 mg)的DDDs连续3年排在前2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的DDDs在2019年有所下降。注射用瑞芬太尼(2 mg)的DDDs在2019年有所上升。羟考酮注射液(10 mg)、注射用瑞芬太尼(2 mg)、注射用瑞芬太尼(1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 mg)的DDC值排在前4位。结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麻醉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基本符合相关标准和诊疗规范,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加强监控与干预。  相似文献   

19.
运用PDCA循环提高门诊西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莎  张丽娜  李友佳 《中国药事》2017,31(5):532-537
目的:通过开展PDCA循环提高门诊西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方法:选定主题,成立品管圈,通过点评麻醉药品处方,找出影响处方合格率的原因,按照PDCA循环的步骤开展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通过各种举措方案,门诊西药房麻醉处方合格率从92.57%提高到98.56%。结论: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体现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