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张建国 《中国药师》2001,4(4):311-311
目前,医院输液生产使用的过滤装置,一般由粗滤、精滤和终端过滤三部分组成。粗滤部分常用板框式不锈钢多层过滤器或滤桶,精滤和终端过滤部分常用盘式不锈钢单层过滤器。在使用时,三部分需要分别安装,并用管道串联连接。这种过滤装  相似文献   

2.
浅析影响氨基酸输液质量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厂生产10多个品种规格的氨基酸输液,年产量和销售量逾8000万瓶,工艺技术和设备条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稳步提高。本文就氨基酸输液生产过程中配制、灌装、灭菌3个关键工序,影响产品质量的工艺条件分析如下。1.配制:氨基酸输液由多种或十多种单体氨基酸配制而成,由于各种氨基酸理化性质如溶解度、等电点和稳定性等差异很大”’,所以配制工艺对氨基酸输液质量及成品率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厂现行氨基酸输液的配制过程如下:在配制准内注入配制量90%左右注射用水加热70。~80℃,从配制罐底部通入氮气…  相似文献   

3.
药物输液配制后不溶性微粒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药物输液在不同洁净条件下配制所产生的不溶性微粒的差异,和已配制输液存放不同时间产生微粒的变化情况。方法:按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测法进行测定。结果:同样品输液在不同洁净环境中配制、放置不同时间所产生的微粒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配置中心洁净操作台配制的输液所产生的微粒数明显少于病房治疗室配制的输液,某些药物配伍后,放置10min产生的微粒数明显多于放置30min后产生的微粒数。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的安全输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通过严格查对制度、合理的操作流程、正确的药液配制、实行程序化无菌操作、加强输液巡视与输液后的评估工作等方面来做好安全输液工作。通过科学、规范的科室管理,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使输液病人得到安全、舒适、及时、有效的治疗。1合理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5.
尼莫通(Nimotop)输液中主要成分为尼莫地平(Nimodipine),该药一直是临床治疗药物中的重要品种,我院在使用尼莫通输液期间,发现1例患者在使用尼莫通输液过程中瓶内出现乳白色絮状沉淀的异常现象,沉淀经振摇也不溶解。当时临床使用该药的方法是:按常规输液配制方法将50ml尼莫通输液全部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50ml中,并采用临床常用的一次性输液器给病人输液,在液体滴至半小时时,发现瓶内出现了大量的细小乳白色絮状沉淀,遂立即停用。第2天,由于患者病情需要,病区再次按常规输液配制方法对尼莫通输液进行配制(即把尼莫通输液50…  相似文献   

6.
杨园  谷亦平 《中国药师》2015,(12):2184-2186
摘 要 目的: 建立一次性使用重力输液式输液器及静脉输液针中镉、铬、铜、锡、铅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过预处理,用1%硝酸浸泡,得到样品溶液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测定镉、铬、铜、锡、铅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 在设定的ICP MS测定条件下,5种元素的线性范围均为0~50 ng·mL-1 (r>0.999 0)。一次性使用重力输液式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2%~116%和1.6%~2.9%范围内(RSD<3,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满足一次性使用重力输液式输液器及静脉输液针中重金属元素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志寰 《北方药学》2014,(7):153-153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44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掷骰子法分为细节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组行无痛穿刺法穿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疼痛感以及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组焦虑状态得分、疼痛感得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得分、疼痛感得分、满意度分别对应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应用于门诊输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输液微粒的远期危害,阐明监管过度输液的预防医学意义。方法:通过各国最新版药典,比较各国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限度要求,并与输液微粒、大气PM2.5进行对比;在举证了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在我国的历史教训后,阐述过度输液远期危害还有未知领域。结果:《中国药典》(2015年版)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限定与《美国药典》(USP8)、《日本药局方》(JP16)、《英国药典》(BP2015)、《欧洲药典》(EP8.0)一致;输液微粒在组成成分上比大气PM2.5更复杂、检测更难、危害性更大。结论: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应重视输液微粒所致远期危害,制定监管过度输液远期危害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疗法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和使用操作的规范化以及一次性输液器的推广使用,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不断下降、但同一批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散在性输液反应时有发生。本文就临床散在输液及应的原因及对策作一初步论述。1散在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1.1批产品内自身热原水平的不均一性,这是导致临床散在输液反应的重要原因。该输液反应具有热原反应的典型特征[1]。由于输液制剂生产过程的多环节性,配制过程、输液瓶处理效果、生产周期等都直接影响到细菌性热原的污染机率,且这些因素的偶然…  相似文献   

10.
邵义红  丁美 《齐鲁药事》2006,25(3):184-185
目的探讨生产工艺对输液澄明度的影响,以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对本公司各产品的澄明度考察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整理。结果生产过程、配液温度、活性炭、配制输液的容器、过滤管道及滤器的材质等均可影响澄明度。结论应针对不同的产品控制参数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静脉输液中添加药物后其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配制输液提供依据。方法:将添加药物按不同方式组合,加至输液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进行测定。结果: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中添加4种水针剂进行混合配制后测得的粒径大于或等于10斗m的微粒数平均值超过25个;在聚氯乙烯输液袋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中添加5种水针剂进行混合配制后测得的粒径大于或等于10μm的微粒数平均值均超过25个,且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测得的粒径大于或等于25μm的微粒数平均值超过3个;3种粉针剂中,注射用青霉素钠和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在上述2种输液袋中进行混合配制后测得的粒径大于或等于10μm的微粒数平均值均超过25个,其中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中所测得的粒径大于或等于25μm微粒数平均值超过3个。结论:输液中添加的药品种类越多,微粒污染越严重;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比聚氯乙烯输液袋更易产生微粒。  相似文献   

12.
邱逢钢 《海峡药学》2005,17(3):31-32
采用高浓度的浓配方法配制葡萄糖输液;高浓度混合方法配制葡萄糖氯化钠输液,结果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特别是>5μm、>2μm的微粒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田疄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30-223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 方法 205例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输液过程中按常规每半小时巡视一次;观察组采取"无痛穿刺安全输液"方法,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8%(χ^2=8.14,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无痛穿刺安全输液"方法可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涂勤  唐志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22-2222
现就头孢哌酮钠在输液中出现浑浊,现将配制方法做一简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头孢哌酮钠为强碱弱酸性盐,《中国药典》2000年版标准规定其酸度范围pH值为4.5~6.5。文献报道温度对头孢哌酮钠溶解度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1],输液的pH值将直接影响头孢哌酮钠在输液的溶解度,液体的pH值低于4.0及高于6.9时,头孢哌酮钠溶解度降低并析出结晶,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现象[2]。建议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输液中的配制方法有:1尽量选用pH值较高的大输液作溶剂如0.9%氯化钠注射液中国药典规定pH值为4.5~7.0,而实际上pH值在5.0左右,这样配制的溶液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DXM)在输液中稳定性;方法以5%葡萄糖注射液(5%GS)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为溶媒,配制含青霉素G钠(青G)19.2μg·mL^-1(相当80万U/250mL)DXM 20.0μg·mL^-1(相当5mg/250mL)各组溶液。以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时间DXM峰高。以0时DXM峰高为100%含量计。结果2h内两药含量均在93%以上。青G峰高在NS中4h内、5%GS中2h内均〉90%。DXM峰高在NS中6h内、5%GS中3h均〉90%。提示DXM和青G的NS和5%GS配伍液应控制在3h和2h使用完毕。青G对DXM在输液中稳定性未见明显影响。结论DXM临床配制输液后,也存在不稳定性,临床使用在配制后也应设置使用时限,3h内用完为宜。  相似文献   

16.
叶紫 《贵州医药》2016,(5):555-55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436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3.76%降低至7.34%;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由(72.48±12.43)提高至(88.35±8.21);患儿家属满意率由77.06%提高至91.28%,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玥 《上海医药》2014,(4):38-39
目的:评价自制“输液固定装置”在家庭病床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120名上门输液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问卷调查应用结果,比较满意度。结果:不良反应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固定装置可以提高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5):694-698
目的:评价细节思维管理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微粒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实施前组)和2015年1-12月(实施后组)由PIVAS配制的临床常用输液的相关资料各1 200份、住院患者各150例,比较强化工作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全程落实实施等细节思维管理实施前后PIVAS不同等级洁净区悬浮粒子及沉降菌数量、配制输液中微粒数量和微粒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细节思维管理法实施后,PIVAS不同等级洁净区悬浮粒子和沉降菌数量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类、中药注射剂类、消化系统用药类配制输液中≥10μm及≥25μm的微粒数,抗菌药物类配制输液中≥10μm的微粒数和维生素类配制输液中≥25μm的微粒数均较实施前显著减少,配制输液中橡胶及玻璃污染微粒的数量亦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管阻塞、水肿、静脉炎和热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思维管理法的实施可提高PIVAS不同等级洁净区的洁净度,减少各类配制输液中的微粒数量,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制输液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控制在低水平: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ⅨC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果 不锈钢滤器端口上的锈斑可使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结论 必须加强对不锈钢滤器端口的检查.确保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的输液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玲 《淮海医药》2001,19(5):420-420
手术室术中输液管理对维护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全身静脉麻醉、液体的补充、输血、特殊手术的药物输注等直接涉及手术期的安全。巡回护士在术前、术中协助麻醉医师实施科学的输液管理起着极重要的角色。1 输液准备及输液部位的选择巡回护士在术前必须了解手术方式、体位、麻醉方式 ,以便准确无误地进行输液前的准备及输液部位的选择。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我们总结了以下原则 :1患者术前均需准备一条输液通道。 2根据手术大小选择静脉穿刺针的粗细 ,对施行常规的 类以下手术 ,如胆囊切除术、椎间盘摘除术等 ,可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