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工匠精神实施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6年及2017年新入职护士,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基于工匠精神实施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评价两组干预后理论、操作及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干预前后职业认同感及岗前培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理论、操作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得分(75.03±7.953)、(95.03±1.909)、(67.44±3.501)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67.38±7.893)、(91.15±3.332)、(62.18±2.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职业认同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职业认同感得分除组织影响感及自我决定感,其余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岗前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87%比8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290,P=0.590)。结论 基于工匠精神实施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能提升培训效果,有利于新入职护士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应届毕业的新护士50例为实验组,2015年应届毕业的新护士5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培训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岗前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及认同感,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问卷调查实验组94%新护士满意PDCA循环培训模式,对照组新护士仅有62%满意传统岗前培训模式.结论 PDCA循环模式能提高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效果好,且易于被新护士接受,PDCA循环模式适用于新护士的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55-457
目的:探索渐进式岗前培训方法对提高新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新入职护士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渐进式岗前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及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职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医护对其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岗前培训方法,能够促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在新人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对80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时在常规授课的基础上,借助病案情景模拟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并对实施病案情景模拟教学评价。结果新人职护士培训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对实施病案情景模拟教学培训评价很高。结论病案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使新人职护士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并增强了胜任临床工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改革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探讨改革后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新毕业护士9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择2011年新毕业护士95名为实验组,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新护士分配到临床科室后,由护士长或教学组长组织进行半脱产培训2周。结果实验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同事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病人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革后岗前培训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全面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的模式选择以及培训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就职的手术室护士应用"集中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训练后一对一带教"的培训模式,设为观察组,并选自本院2011年单纯接受"一对一带教"的新护士,设为对照组。2组护士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以及理论实践考试分数相对于对照组护士,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新护士岗前培训需要有所改革,更具有针对性,培养护士技能操作能力以及理论掌握程度,对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以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静  孙爱华  杜欣  冉凤  张颖  张诚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76-2877
探讨规范化岗前培训模式,以培养能胜任临床实践工作的护理人才.建立系统培训体系,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带教,岗前培训组作为培训对象,进行岗前培训后再进行实习带教.岗前培训组护生经过规范化培训后,通过理论操作考核在专业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技能、急救配合、护理文书书写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有利于护生树立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护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缩短了护生临床实践工作适应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护士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方法 38位新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岗前培训,每组19人。对照组进行岗前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CPR的培训。结果在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进行CPR培训和考试的新护士在抢救患者的速度和效果上明显优于单进行岗前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CPR培训有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速度和抢救效果,医院应对护士进行定期CPR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新护士培训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将116名新护士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方法进行科室轮转;观察组在科室轮转的同时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法,内容包括岗前培训、专科理论、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知识讲座及护理科研能力培训等。结果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结束后,两组护士在护理理论及护理操作方面均较实习和培训前分值有较大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各项心理指标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但两组除躯体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改进,可在新护士科室轮转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河北医药》2023,(5):795-797+800
目的 探讨以个人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建立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院新入职的护士114名,培训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培训,研究组以个人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建立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比较2组岗位胜任能力评分、综合能力、培训效果、操作成绩。结果 研究组岗位胜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培训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理论实际结合能力、价值感、责任感、技术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入职护士培训中,以个人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建立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值得肯定,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毕业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技术培训的最佳方法,以提高新护士的急救操作技能水平。方法以2008年至2009年每年新毕业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取集中培训法。2010年至2012年每年新毕业人职护士为观察组,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自我练习,并进行自我练习的量化管理。5人分为1组,每组成员每周集中练习不得少于3次,每次每人自我练习不得少于3次,共练习3周。结果培训后1周和6个月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技能水平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法对新护士CPR技能培训均有效,但集中培训加自我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适合新护士特点的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新方法。方法对2010年新分配的固定期限合同工护士及灵活用工护士共18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传统培训法,实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法,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护士对两种培训方法的评价。结果两组护士的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以及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法的评价优于传统培训法。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法可有效地调动护士的学习积极性,缩短了新护士适应岗位的时间,有利于培养新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促进烧伤重区新入职护士的适应性.方法 以罗伊适应模式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将新入职的烧伤重区护士和中心ICU护士分为两组,烧伤重区的新护士应用罗伊适应模式于培训管理中,中心ICU的护士进行常规的培训,然后分别对入职后2星期、3个月、6个月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及对烧伤重区新护士进行不适应症状的调查.结果 通过量表比较分析可见,烧伤重区的新护士在入职后的适应性较中心ICU差.经对新护士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其效果明显高于中心ICU新入职护士,适应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后,烧伤重区新护士能较快的适应其角色转换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方法组织护理部岗前培训及科室培训。结果培养和提高了新人职护士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护理部对护士的人才培养和管理结论通过实施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能够使新护士更快的进入角色,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更快的熟悉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娟玲 《北方药学》2014,(9):149-150
本文通过对ICU新入职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对ICU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ICU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三院区新入职护士轮转导医岗位182名为试验组,按照导医岗位标准与要求实施培训;选取同期新入职护士102名为对照组,未轮转导医岗位,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施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效果。结果试验组轮转导医6个月,第1、3、6月度间理论、操作及服务培训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完毕导医岗位回临床科室后考核行为礼仪规范优良率、护患沟通满意率、医护配合协调率、应急事件处置合格率、年度理论操作优良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对指导老师的带教也可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上岗一年内的5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研究组实施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综合能力以及学员问卷调查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综合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87.32±10.28)、(95.48±5.13),基础理论、护理操作技能、精神科专科知识、应急处理能力评分分别为(8.5±0.4)、(9.1±0.4)、(9.4±0.4)、(8.5±0.5),对教学模式、自身能力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总体收获的满意度分别为96%、80%、80%、76%、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科新上岗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其精神科专科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短时间内适应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eminar法结合护士分层次教学对门诊护士心肺复苏术(CPR)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入职的40名护士纳入观察组,应用Seminar法结合护士分层次教学法;选取以前进行常规教学法的40名护士纳入对照组,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培训2周后,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操作技能、带教能力、课程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护士CPR培训中应用Seminar法结合护士分层次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与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新招聘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在2017年新招聘护士岗前培训中,将48例新招聘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理论授课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培训结束后,评价教学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理论评分为(84.63±5.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方法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用于新招聘护士岗前培训,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在教学中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的相关内容,建立新岗前培训模式。方法建立急救能力培训组,通过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急救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规定急救考核细则,每项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理论知识,技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可以增强急救意识及操作能力,提高急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