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帕米膦酸二钠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5-2014年4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载的帕米膦酸二钠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2例不良反应中,男13例,女9例,年龄50岁以上患者较多(16例,72.8%),用药1周内出现不良反应9例(40.9%),用药1年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31.8%),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肌肉骨骼系统损害为主(11例,50.0%).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帕米膦酸二钠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克唑替尼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克唑替尼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克唑替尼致ADRs的个案报道共30例次;其年龄分布以51~70岁年龄段较多(16例,53.3%);多发生在用药后90 d内(29例,96.7%);克唑替尼致ADRs累积器官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系统损害(32.3%)、胃肠系统损害(25.8%)和心律及心率紊乱(12.9%)。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克唑替尼致ADRs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与伊班膦酸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和伊班膦酸组各26例,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伊斑膦酸组给予伊班膦酸治疗,2组均用药2~4个周期。观察2组用药后止痛效果、实验室检查、骨修复、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第12天时唑来膦酸组临床获益率为92.3%高于伊班膦酸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d唑来膦酸组临床获益率为96.2%,伊班膦酸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发生血钙轻度升高7例,轻度低血磷14例,经处理均恢复正常。2组均未出现骨软化,且活动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乏力,严重程度与骨质损害呈正相关。结论唑来膦酸止痛疗效略优于伊班膦酸,且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时间短(15min),使用更方便。两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丽满  卢贞  赵晟 《海峡药学》2016,(6):272-273
目的:通过对60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密固达)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滴注时间必须>15min,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临床表现。结果60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其中发热8例,肌肉痛5例,头痛头晕2例,流感样症状(咽痛、鼻塞、流涕等)1例、胃肠道反应(呕吐)1例。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以发热、肌肉痛为主,不良反应症状多为一过性。用药前后应及时预防治疗,早期观察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张歆  周文琦 《药学研究》2018,37(8):493-495
目的 通过收集唑来膦酸注射液在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对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集到的94例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按照人群年龄与性别、累计系统—器官、发生时间、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94例不良反应女性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46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临床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包括全身性、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在用药后24小时内,属速发型不良反应。结论 生产企业应加强女性患者和中老年患者用药方面的研究工作,临床上应密切监护,规范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毕玉丽 《天津药学》2011,23(6):25-2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年—2011年7月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例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视觉损害及血液系统,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共8例,占29.63%。结论:临床应重视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实行唑来膦酸注射液医治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医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78例,选择5 mg的唑来膦酸注射液实行医治,分析用药后30 d内不良反应情况,按照不良反应是否发生将其分为研究组组(未发生,5例)和对照组(发生,43例),并对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实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41.00%。研究组和对照组骨吸收抑制剂、钙剂、内分泌调节药品、骨钙素水平使用情况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内分泌调节药品为不良反应发生危险因素,而应用钙剂、骨吸收抑制剂为不良反应发生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实行唑来膦酸医治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大,可程度较小,加以骨吸收抑制剂、钙剂医治可让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8.
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  管鸽  孟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54-155
目的:调查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以预防其发生。方法:以利奈唑胺、不良反应、血小板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0)、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0~2010)、万方数据库(1990~2010)、收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的文献和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报道共6篇,纳入33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83.5±11)岁。利奈唑胺用法用量为600mg/次,静滴,q12h。用药后平均(8±7)d发生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停药后(11±4)d症状缓解。结论:利奈唑胺在用药后易致血小板减少,呈可逆性,临床应用时应严密监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致低钙血症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防治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0月中涉及唑来膦酸致低钙血症的个案报告,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8篇,患者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75±19.02)岁;低钙血症发生时间从1~30d不等,30例(90.91%)在2周内发生;16例(59.26%)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降低,提示维生素D缺乏;27例经治疗2d~5个月钙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唑来膦酸可导致严重持久的症状性低钙血症,要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用药后监测电解质变化,警惕低钙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替勃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本院诊治的12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入唑来膦酸组与替勃龙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骨化三醇、钙剂治疗,唑来膦酸组患者同时接受唑来膦酸5 mg/年静脉注射,替勃龙组患者接受替勃龙2.5 mg/d,口服。用药后2年比较两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变化、血清Ⅰ型前胶原肽(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年腰椎L1-L4和髋部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均显著增加(P〈0.05),唑来膦酸组L1-L4骨密度增加显著优于替勃龙组(P〈0.05);治疗后两组CTX及BALP均显著下降,唑来膦酸组CTX显著低于替勃龙组(P〈0.05);唑来膦酸组与替勃龙组新发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5%和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7%,替勃龙组为11.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与替勃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均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唑来膦酸组腰椎骨质密度增加更为显著,患者治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类别的构成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药师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性评价、回顾性分析和帕累托图等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中药注射剂致ADRs的类型。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为中药注射剂致ADRs的主要类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ADRs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AD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21例香菇多糖注射剂ADR/ADE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ADE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21例ADR/ADE病例中男性16例(76.19%),女性5例(23.81%),〉50a年龄组患者ADR/ADE构成比最多,占90.48%,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ADR/ADE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骨骼肌肉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ADR/ADE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孙云川 《中国药房》2009,(3):225-227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报告的167例中药注射剂ADR,利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导致ADR的中药注射剂涉及17个品种,其中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类发生率最高,尤以注射用葛根素(20.4%)和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19.8%)最高。最常见的ADR为神经系统损害(30.4%),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3%)。结论:建议改进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提高其质量,并在应用中注意辨证施治,同时加强ADR监测,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41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高(134例,占32.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278例,占67.0%);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67例,占40.2%),其次是中药制剂(69例,占16.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43例,占34.5%),其次是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结合ADR发生特点,合理用药,从而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抗病原微生物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上报的113例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0岁年龄段发生的ADR构成比高(51例,占54.13%);导致ADR的10种抗病原微生物药中β-内酰胺类发生率最高,其中,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构成比较高,分别为31.86%和28.32%;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6例,49.56%)、消化系统损害(13例,11.51%)多见。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病原微生物药ADR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致3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聪彦  梅全喜 《中国药房》2008,19(24):1908-1910
目的:探讨川芎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0例川芎嗪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川芎嗪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50a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川芎嗪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国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1861例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861例抗糖尿病药物所致ADR病例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60岁的病例占已知年龄病例数的76.3%,48.8%的病例存在不合理用药,50.2%的病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病例占较高比例的是格列本脲(40.3%),其次为胰岛素、消渴丸、苯乙双胍等;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低血糖反应为主(62.9%),其次是变态反应(14.0%)及乳酸酸中毒(11.0%);多数病例治愈或好转(91.4%),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8.6%),致残或致死病例占较高比例的是苯乙双胍(35.3%),其次为格列本脲、消渴丸、二甲双胍等。结论:使用抗糖尿病药物时须慎重考虑患者年龄、用法用量、药物品种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11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集的26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268例ADR中,男性(139例)发生率略高于女性(129例),〉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147例,占54.85%);静脉滴注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199例,占74.26%);抗病原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110例,占41.05%),其次是循环系统用药(41例,占15.30%);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37例,占51.12%)。结论:应加大ADR监测,通过ADR监测工作,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降低ADR发生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资讯公开发表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77篇,共288例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涉及药品、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8例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40例,不详5例;41~60岁年龄段患者ADR发生率最高;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涉及到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3种;其中用药时间在30min内发生ADR的患者为208例,占72.22%;ADR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肤及其附件;242例患者(占84.03%)于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使用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时应监测ADR,以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漳州市医院收集的41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ADR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317例,占77.3%;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最多,为207例次,占总计698例次数的29.6%;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