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移植性门静脉癌栓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兔移植性门静脉癌栓模型。方法:将兔VX2细胞株接种于纯种新西兰大白兔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种植瘤。将肿瘤组织块原位种植于门静脉壁,建立类似于临床的门静脉癌栓模型。观察原位种植瘤的成活及生长情况。结果: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20/20),肝转移率为30%(6/20),腹水出现率为30%(6/20),平均生存时间为40±5天。结论:该实验的兔移植性门静脉癌栓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相似,可为研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S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临床及CT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影像学表现。图像重建方法有3种: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动脉期MIP和VR结合清晰显示41例腹腔内血管及肿瘤供血血管。冠状位MPR重建显示37例癌栓大小、范围及管腔变窄程度。斜位MPR重建显示癌栓的范围及形态,10例呈局部结节状,20例呈团片状,7例呈不规则形。横断面MIP及动脉期VR显示28例门脉癌栓由肝动脉供血。MIP及MPR结合,6例显示邻近肿瘤对门脉的侵犯,40例显示门脉的侧支血管。结论MSCT肝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技术是诊断与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手段,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张娟  李远竞  刘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460-2461,2593
目的观察VX2兔肝癌的超声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法建立VX2肝癌兔模型20只,分别于接种后14d、21d行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0只VX2肝癌兔模型均建立成功。超声影像学表现:在肿瘤种植后14d,20只中超声检查检出瘤灶18只,肿瘤直径8.6~11.8mm,平均(10.15±0.67)mm;在肿瘤种植21d时,超声检出瘤灶20只,瘤灶直径13.2—18.3mm,平均(16.13±1.98)mm。二维超声影像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均匀低回声病灶,无包膜回声,其周边血供丰富,中央血供稀少。病理学大体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无包膜,肿瘤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体积大,呈不规则排列,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兔VX2肝癌病灶呈结节状,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超声检查是一种监测肝癌模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高小萌  商建利  周彰 《江西医药》2005,40(10):598-600
目的 探索肝癌并门脉高压有、无癌栓影像学特征,从而认识肝癌恶性生长中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 由B超确定门静脉内是否出现癌栓分组:有癌栓组40例,无癌栓组40例。对其15个影像学特征、血浆中白蛋白比例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共17个项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无癌栓高于有癌栓的影像学特征项目6个及血浆中自蛋白倒置。有癌栓高于无癌栓的影像学特征项日5个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均P〈0.001或〈0.05。结论 肝癌并门脉高压的病理特征:门脉内无癌栓以肝脏硬化解剖结构引起门脉高压为主;门脉内有癌栓则以癌栓播散引起门脉高压为主。  相似文献   

5.
兔VX2肿瘤是由Shope病毒诱发兔皮下乳头状瘤衍生而来的鳞状细胞癌,经72次或72次以上传代建立的瘤株,具有生长迅速、侵袭性强、富血供、早期即可发生肝、肺、纵隔等处转移的特点[1]。由于新西兰兔体内缺乏对VX2瘤株的免疫机制,故利用新西兰兔种植VX2瘤株成功率高,且由于兔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多谱勒超声在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康春松,杨永生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门脉高压症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多谱勒超声对于正常人及门脉高压症病人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并对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前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48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的巨块型肝细胞癌病人分别行肝区平扫、增强后全肝双期或三期螺旋扫描,观察和分析瘤灶及肝内转移性子灶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1)肝动脉期肿瘤实质出现密度高于肝实质的肿瘤血管和瘤区强化,门静脉期其密度迅速降低,至平衡期为低密度;(2)肿瘤边缘于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可见环行强化;(3)转移性子灶仅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全瘤密度迅速降至等密度;(4)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或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结论: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示肝癌的“快进快出”的增强特点,明确肿瘤的供血特征和门脉受累情况,检出伴发的肝内转移性子灶,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兔vx2声门上喉癌动物模型并观察双颈淋巴转移规律。方法新西兰白兔60只,于会厌舌面接种0.3ml瘤组织液接种VX2瘤,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每组15只,分别在接种VX2瘤珠后,于第一、二、三、四周分4批处死动物,观察声门上喉癌形成和颈静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VX2声门上喉癌接种成功率100%。接种后声门上瘤体形成,随着时间延长瘤兔双侧颈部可检测出肿大淋巴结。结论声门上接种VX2肿瘤后,vx2兔成瘤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方法简单,接近人声门上喉癌的临床特征,较客观地反映了声门上喉癌的生物学行为,为声门上喉癌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用于基础实验研究的理想兔肝癌模型。方法:取31只日本大耳白兔,其中1只用VX2肿瘤细胞株建立荷瘤兔模型,2周后取出肿瘤灶,分别采用肿瘤细胞悬液法、肿瘤块接种法制备30只兔肝癌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观察两组移植瘤生长、转移情况及两组荷瘤兔自然生存期。结果:两种方法建立兔肝癌模型的成功率分别为93%、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肿瘤块组瘤兔出现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时间较晚,生存期较长(p0.05),而细胞悬液组出现较早且亦发生多个肿瘤组织占位。结论:超声引导下瘤块接种法制备的肝癌模型较适合进一步单个占位的肝癌基础研究,最佳时间为接种后2~3周,而细胞悬液法接种制备的肝癌模型可用于多个转移灶及散在小病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生长特征、可能机制及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影响。方法分析98例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学变化,观察癌栓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同期入院的106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结果93.9%的癌栓以主瘤作为基部在肿瘤同侧门静脉内生长,6.1%的癌栓在肿瘤对侧门静脉内生长,癌栓以门静脉壁作为支架逆血流、离心式发展。大多数癌栓患者食管胃底静脉表现为轻度中度曲张,重度曲张均10%以下,与单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相吻合。结论门静脉癌栓生长具有离心、同侧发展的特征;癌栓形成可加重门静脉高压,但短期内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兔VX2肺种植瘤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及判断肿瘤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穿刺种植方法于15只兔肺内种植VX2肿瘤,20 d后选择>7 mm以上肿瘤,进行多层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 3软件处理获得反映肿瘤灌注功能状态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最大增强值(MAV)。CT灌注扫描后处死实验兔,肺标本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抗CD34抗体和抗VEGF抗体染色)。所有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不同组别之间的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CT灌注成像显示兔肺种植瘤及瘤周区的BF、BV和PS值较正常肺组织有明显升高,但瘤周区PS较肿瘤区为低,因此PS图上显示的病变范围与CT增强图像显示的病变范围近似,而BF和BV图上显示的病变范围比CT增强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范围要大。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实验兔肿瘤标本中CD34染色阳性MVD计数为68±8,而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为73±1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肿瘤实质区CT灌注参数MAV、BF、BV、PS与MVD、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T灌注参数不仅能反映兔VX2肺种植瘤微循环情况,而且可以反映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这可能对预测肿瘤微血管生成和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于肿瘤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50例,对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扫描,并将CT扫描图像同患者的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对栓塞区域非坏死低密度灶同供应血管的关系及其强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CT、DSA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肝癌病灶供血情况的检查效果(66.00%,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螺旋CT对于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检出率(28.00%)明显高于DSA(8.00%),DSA对于动脉-静脉漏的检出情况(26.00%)则优于螺旋CT(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可有效反应栓塞后瘤体的供血及组织学变化,同时结合DSA检查,可有效检出新发病灶,有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  相似文献   

13.
李晓  左敏静 《江西医药》2004,39(5):313-314
摘要目的通过对21例单发性肝转移瘤及34例单发性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的对比分析,寻找到两种肿瘤的影像学上的异同点,以期提高两种肿瘤的认知水平及其CT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性肝转移瘤2例和原发性肝癌34例,男47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最小的38岁,最大的66岁。采用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1例单发性肝转移瘤的平扫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影,呈“环靶征”或“牛眼征”改变;3例位于肝右后叶,形态与局部肝形态较为一致,占位效应不明显。原发性肝癌表现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类圆形影34例,都伴有肝硬化增强扫描,肝转移瘤于门静脉期均有强化,表现为周边强化或全瘤强化;肝动脉期强化的为较小的肿块。肝癌26例动脉期有强化,门静脉期强化迅速消退;有肝动脉-门静脉短路的6例;8例有门静脉瘤栓形成,3例有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结论单发性肝转移瘤与原发性肝癌在CT表现上各有特点,平扫肝转移瘤边界均较清楚,呈圆形,增强扫描于门静脉期有强化,有“环靶征”或“牛眼征”改变,一般不伴有肝硬化。部分转移瘤可表现为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肝癌肿块多为类圆形,边界不清;增强发生在动脉期。大部分肝癌都伴有肝硬化;部分伴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现象及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在门脉海绵样变诊断中的应用,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10例门脉海绵样变患者,先用两维图像显示肝门部结构、门脉主干及分支以及周围侧枝血管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颜色。对图像、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考超声图像及形态类型可对门脉海绵样变进行分型:Ⅰ型为肝外型;Ⅱ型为肝内型;Ⅲ型为肝内肝外型。门脉海绵样变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肝内外门静脉分支及主干狭窄或部分狭窄、闭塞,在其周围形成蜂窝状无回声区,门脉管壁回声增强、增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呈红蓝相间,频谱多普勒显示门静脉血流呈毛刺状,为低速、平坦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断准确性较好,是临床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均分为4组。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或其悬液穿刺接种于兔左肝内(浅≤20mm,深>20mm),接种后第3周超声检查后处死实验兔,行原位、异位肿瘤肉眼及病理检查。结果造模成功率100%。植入组织块组成瘤体积明显大于组织块悬液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VX2组织块或其悬液接种制作兔肝癌模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组织块植入法优于其悬液法。  相似文献   

16.
贾斌 《江苏医药》2001,27(1):50
近 5年来我科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伴门脉癌 19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 ,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伴门脉癌栓 19例 ,其中男 17例 ,女 2例 ,年龄 2 9~ 72岁 ,平均 49 2岁。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及血清AFP检查后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经B超和CT显示门静脉内癌栓形成 ,其中门脉主干内癌栓 7例、右支 7例、左支 2例、主干与主支3例 ;大体类型 :巨块形 15例 ,弥漫型 4例。二、治疗方法 :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 ,使用5Fcobra管或RH管 ,将导管送至腹腔动脉行血管造影 ,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理学院附属医院7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观察在超声检查中肝癌所发生的部位、门静脉内部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 肝癌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为30%,主干及左支是其好发部位,且在超声中回声的特点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声像,充满型癌栓可见不规则线状或星状血流信号,约占20%,其中癌栓所在支血流完全中断占80%.10例孤立型癌栓附着处彩色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束变细,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与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敏感性较高.结论 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对不易定位、紧贴大血管和周围脏器或有门脉癌栓的肝癌 14例 ,应用术中超声引导开腹行多电极射频 (RFA)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4 1~ 70岁 ,平均 5 6岁。肝门部肿瘤 5例 (与大血管粘连 3例 ,侵犯胆管 2例 ) ,肝左叶癌切除术后右叶转移 2例 ,肝内多发癌灶 3例 ,肿瘤紧贴胃、胆囊 3例 ,肝尾叶肿瘤 1例。其中胆总管癌栓 (2例 )行切开取癌栓 ,门静脉癌栓 (2例 )行肝动脉及门静脉置化疗泵。肿瘤 >5cm8例 ,≤ 5cm 6例。合并肝硬化 1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有门脉癌栓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TACE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常规CT增强检查确定门脉癌栓情况,将其分为:无门脉癌栓、主干癌栓、左支癌栓、右支癌栓四组,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及各组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总体6个月、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2%、67%、35%、22%.中位生存时间为19.16个月.无门静脉癌栓患者占65.00%(78/120)、左支癌栓患者占4.17%(5/120)例、右支癌栓患者占23.33%(28/120)及主干癌栓患者占7.50%(9/120)例,各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12、15、8个月,均大于半年.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门静脉成像(MRP)对肝癌门静脉癌栓(PVTT)的影像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110例手术或介入治疗确诊的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MRP检查。总结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学表现和癌栓在在门静脉主干及分支的分布情况。结果门静脉癌栓的影像学表现为:MR增强扫描动脉期110例门静脉癌栓可见肝动脉供血,表现为点状、条状强化血管影,癌栓轻度强化或无强化。110例门静脉癌栓均可见门静脉主干或分支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其中局限性充盈缺损41例,完全阻塞型69例,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截断,正常血流信号消失,门脉管腔增宽;37例可见门静脉局部管腔受压、变细、移位;19例可见门静脉海绵样变性。PVTT的发生部位:110例肝癌门静脉癌栓中,累及二级及二级以上门静脉分支18例(16.4%);癌栓累及一级门静脉分支46例(41.8%),其中累及一叶一级分支29例,累及两叶一级分支17例;癌栓累及门静脉主干31例(28.2%);累及肠系膜静脉或下腔静脉15例(13.6%)。结论 MR门静脉成像对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明确,癌栓范围、大小显示清楚,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