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晶胶比容量治疗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结直肠肿瘤手术且入室后血栓弹力图(TEG)结果为高凝(CI>3)患者90例,ASAⅡ~Ⅲ级,年龄55~75岁.按术中补液晶胶比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n=30):A组(晶胶比1∶3)、B组(1∶1)和C组(3∶1).记录3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输液前(T1)及术后(T2)凝血情况,术后24 h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大出血及术后7d内血栓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液体入量和尿量均增加(P<0.05),C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液体入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增加(P<0.05).3组患者术前(T1) TEG凝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3组患者T2时R值、K值明显增大,Angle值、CI值降低(P<0.05),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患者T2时R值减少,Angle值、CI值增大(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T2时R值减少,Angle值增大(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24 h总出血量减少(P<0.05),C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延长(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延长(P<0.05).结论 晶胶比1∶1可以更有效纠正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异常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老年颅内肿瘤患者103例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03例老年颅内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高血压组(20例)再出血率高于正常血压组(83例)(20.O%vs.1.2%)(P<0.05);心功能异常组(14例)术后1周内死亡率高于心功能正常组(89例)(21.4%vs.1.1%)(P<0.05);肺功能异常组(12例)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组(91例)(25.0%vs.2.2%)(P<0.01);糖尿病组(19例)与非糖尿病患者(84例)术后感染率相仿(5.3%vs.3.6%)(P>0.05).结论 术前高血压和心肺疾病是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低潮气量(LVT)机械通气与常规潮气量(CVT)机械通气对肺功能正常心脏手术患者的气管拔管的时间及预后影响.方法 72例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L组(VT6 ml/kg)和C组(VT 10 ml/kg);调节通气频率(RR),保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5~45mm Hg.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拔管时间、呼吸参数、血气分析及血浆IL-6表达.结果 L组RR快于C组,入ICU 10 min后的PET CO2明显低于C组;术后在ICU期间的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平均气管拔管时间相仿(P>0.05);L组6h内气管拔管病例的比例明显高于C组(17.3% vs.25%)(P<0.05),L组患者需二次插管率明显低于C组(2.7%vs.14.3%)(P<0.05).结论 LVT也适用于肺功能正常心脏手术患者的CVT机械通气;且与CVT机械通气比较,LVT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早,需再次插管的少.  相似文献   

4.
李同  徐军  裴学坤  王维林  管宏俊 《江苏医药》2012,38(23):2848-2850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用于食管癌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开胸后即刻行肋间神经冷冻;B组则在关胸前实施肋间神经冷冻.记录术后72 h患者口述疼痛数字评分(NRS);测定麻醉前、手术2h、术毕、术后12、24 h血浆P物质浓度.结果 A、B组镇痛有效率相仿(96.6% vs.93.3%)(P>0.05).A组术后48 h内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血浆P物质浓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P<0.01);但A组术中和术后血浆P物质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在开胸后即刻行肋间神经冷冻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在肾部分切除术(PN)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将98例接受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根据急性肾损伤定义(术后48 h内血清肌酐水平比基础值上升至少50%定义为AKI),入组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 group)作为观察组31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no AKI group)作为对照组67例.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液体负平衡量显著地少于对照组[(509.24±45.31)ml vs.(1 105.38±138.25) ml] (P<0.05),而手术时间及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R、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平均尿量显著地少于对照组[(57.56±9.73) ml/h vs.(90.88±11.76) ml/h] (P<0.05),两组术后6h尿素氮、β2MG、M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 CysC显著地高于对照组[(1.28±0.19) mg/Lvs.(0.88±0.09) mg/L] (P<0.05),术后24 h CysC浓度预测AKI敏感性为0.708,特异性为0.712,其阈值为0.965 mg/L,术后6hCysC对AKI的预测价值优于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和术后6h平均尿量(P=0.00).结论 术后血清胱抑素C是预测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8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4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3例).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于术前、术后第3、7天取外周血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浓度(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前列腺素E2(PGF2).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结果 EN组术后胃液引流量较PN组少[(750.56±73.62)ml vs.(1250.85±103.77)ml]( P<0.05),首次排气时间较PN组早[(53.21±5.24)h vs.(69.12±8.68) h](P<0.05),住院时间较PN组缩短[(12.4±1.6) d vs.(16.7±2.3)d](P<0.05).EN组营养状况改善优于PN组;两组术后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但EN组患者在术后第3、7天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高(P<0.05).两组的炎性指标在术后第3天增高,EN组术后第7天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采用EN营养支持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妇科手术患者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nmg,术后不用PCIA;C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后用PCIA;D组不用帕瑞昔布钠和PCIA作为空白对照.术后1、4、8、16和24 h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P<0.05).A组4h和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术后1、4、8、16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o.05).术后需要追加哌替啶者的病例:D组7例;C组2例;B组3例;A组0例.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A、B、C三组均有少数病例发生(P>0.05);D组恶心、呕吐病例明显多于A组(10例vs.4例)(P<0.01).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全麻妇科手术患者镇痛安全有效,增强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层级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9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于术后康复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层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在各项术后康复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 vs.22.9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3% vs.70.83%) (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实施层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永霞  李玫  黄慧敏  陈莉 《江苏医药》2013,39(6):705-706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改良拔管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拔尿管前抽尽气囊内液体后再回注1 ml液体,采取膀胱充盈状态下联合自主排尿脱管方法拔管;B组按常规拔尿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疼痛、排尿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拔管后自主排尿高(80.0% vs.98.0%)(P<0.05)、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74.0% vs.2.0%)(P<0.01),无肉眼血尿;A组拔管疼痛程度0级率显著高于B组(86.0% vs.4 0%)(P<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96.0% vs.56.0%)(P<0.01).结论 留置气囊导尿管液体回注联合膀胱充盈状态下的自主排尿脱管方法能有效降低拔管并发症,是一种安全、舒适、满意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1例DLBCL患者(A组)和36例健康对照者(C组)的血清VEGF水平.记录DLBCL患者临床特征,采用CHOP方案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治疗前VEGF水平高于C组[(219.1±34.5)pg/ml vs.(122.6±26.4) pg/ml](P<0.05).A组化疗有效者VEGF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在不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临床分期、骨髓浸润及结外病灶数量组中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DLBCL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对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瑞能及谷氨酰胺)对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营养不良行胃癌根治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等热量营养支持,术前7天和术后第2~8天分别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和标准肠内营养(能全力).术前1天和术后第1、9天分别检测外周m淋巴细胞计数、IgG、IgA、IgM、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9天淋巴细胞计数、IgG、CD4、CD4/CD8及HLA-DR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回升(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4%vs 20%)(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11.8±1.1)d vs.(12.7±1.2)d](P<0.05).结论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较标准肠内营养更有利于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改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 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治疗;B组44例,加用谷氨酰胺20 g加入500ml氨基酸注射液静脉输注,每天1次,从入院开始用至术后7 d.观察术后7 d感染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免疫功能.结果 A组患者术后7 d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7.3%vs.0.1%)(P<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于B组[(4.2±2.2)d vs.(3.6±2.7)d](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第7天A组患者血白蛋白、IgM降低(P<0.05),B组IgG、CD4+细胞和CD8+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 谷氨酰胺可促进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ECA-79在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A组)、36例卵巢上皮性囊肿患者(B组)和2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病理证实卵巢无病变)患者(C组)血清和组织中MECA-79的表达.结果 A组血清MEEA-79水平明显高于B、C组[(385.3±140.0)ng/ml vs.(93.2±22.2)ng/ml、(65.8±23.0)ng/ml](P<0.05);A组术后血清MECA-79较术前减低[(177.0±50.2)ng/ml vs.(385.3±140.O)ng/ml(P<0.05)).随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增加、淋巴结转移,A组血清MDCA-79水平增加(P<0.05).A组组织MECA-79总阳性率高于B、C组(P<0.05).结论 在卵巢癌的发生过程中,MECA-79可能是重要因素,并可能促进了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镇痛对老年人普胸手术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普胸手术老年患者27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84例,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99例,静脉自控镇痛(PCIA);C组,88例,分次肌肉注射镇痛药.比较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谵妄发生率及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B组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C组(P<0.05);A组活动时疼痛轻于B组(P<0.05).C组谵妄发生率为18.18%,显著高于A组的2.38%和B组的8.08%(P<0.05).A组和B组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10%和47.47%,均显著低于C组的72.73%(P<0.01).结论 与分次肌肉注射镇痛药比较,老年人普胸术后PCEA及PCIA镇痛效果较好,术后早期POD及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降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6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问、术后3d血清蛋白、CR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血清蛋白、CRP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路感染(3.08% vs.12.31%)、伤口感染(4.62%vs.15.38%)、肠梗阻(3.08%vs.13.8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26.16% vs.67.6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相比,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陈水明  邱江建  陈俊 《江苏医药》2021,47(8):834-837
目的 观察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B组受伤后立即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A组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受伤后积极对症处理以降低炎症反应,根据患者炎症反应状态及晶状体实际损害程度择期行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评估术后第1、2周及第1、3个月裸眼视力水平,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与B组相仿(P>0.05).A组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0.94±0.13 vs.0.75±0.11)(P<0.05).术后第3个月,A组前房深度[(3.27±0.47)mm vs.(2.83±0.42) mm]、眼压水平[(14.21±2.67) mmHg vs.(16.77±2.98) mmHg]、泪膜破裂时间[(7.50±1.59)s vs.(6.05±1.13)s]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0.95±0.16)分vs.(1.41±0.28)分]均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7.50% vs.25.00%)(P<0.05).结论 与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实施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曹道军  冯飞  董理  周敏  陈春涛 《江苏医药》2021,47(11):1153-1155
目的 观察磁力引导尿道扩张组件在尿道会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后尿道断裂合并骨盆骨折患者56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磁力引导尿道扩张组件(A组,23例)和传统尿道扩张器(B组,33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术后1年随访两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58.82±3.69) min vs.(73.50±4.66) min](P<0.05),而住院天数与B组相仿(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95.65% vs.72.73%) (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21.74% vs.48.48%)(P<0.05).结论 磁力引导尿道扩张组件在尿道会师术中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缚组30例.麻醉诱导前 10 min 静注托烷司琼4 mg(T组)、托烷司琼4 mg 加地塞米松5 mg(TD组)或生理盐水5 ml(C 组).观察术后6 h内、6 h~24 h PONV情况以及拔管时、拔管后1 h、4 h醒觉程度评分(OAAS).结果 与C组相比,T组及TD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T组相比,TD 组术后24 h内恶心程度下降,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科腹腔镜术患者可减少PONV的发生,比单独应用托烷司琼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持续负压吸引与无负压持续吸引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80例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胃肠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无负压持续吸引胃肠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1、2、3d引流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1、2d引流量分别为(42.29±28.31) ml、(61.47±14.28) ml、(80.41±28.20) 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d两组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68.84±7.15)h,胃管置留时间为(3.36±1.24)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7.59±8.13)h,术后住院时间为(11.87±1.3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负压持续吸引可尽快恢复胃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均优于持续负压吸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及评价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择食管癌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120例,根据所采用的营养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64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56例)经深静脉导管给予胃肠外营养,2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和等氮量.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每日氮平衡和计算累计氮平衡,术后第1、4、8天检测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水平及二胺氧化酶水平.观察术后感染率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研究组在术后第8天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第3天起研究组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均优于对照组.③术后第8天研究组内毒素、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肺部、肠道等处感染率低(P<0.05).⑤研究组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42±11)h比(74 ±21)h,P<0.05],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6690±830)元比(12 340±1120)元,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早期肠内营养更能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