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杨大强  张端卫  蒋敏 《淮海医药》2010,28(6):478-480
目的探讨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实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连续缝合内瘘手术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连续缝合内瘘术63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3例头静脉-桡动脉端侧连续缝合内瘘术手术一次成功,内瘘术后平均启用时间4周,血流量均〉250 ml/min,使用后随访6~12月,除2例因穿刺透析后压迫过紧闭塞及1例因低血压内瘘闭塞而再次手术外,临床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连续缝合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优点多,可作为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静脉桡动脉内痿(AVF)重建术的效果。方法 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伴AVF血栓形成的患者。首次建立AVF全部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使用时间6~48个月。再次手术采用患肢前臂近心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重建AVF。结果 12例手术全部一次性成功,随访6~48个月。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重建手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长期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方法在局麻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9例,其中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15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肘窝部头静脉-肱动脉端侧吻合术1例。其中1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患者因血管条件差,血流量不足,术后3个月改行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结果 19例随访2个月至1年10个月,无瘘闭、栓塞情况,均已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的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孙海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17-3117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于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内瘘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2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行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术,观察疗效.结果:术区瘘口处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管吹风样杂音,动静脉内瘘术后4周开始使用,首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大于200 mL/min,血液透析效果满意,随诊6个月~5年,无肢端缺血并发症.结论: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内瘘术,血液透析临床应用满意,是前臂血管内瘘术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苏铁柱  白惠  幺文博  刘志刚 《河北医药》2012,34(7):1000-1001
目的 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行动静脉内瘘透析插管所致并发症,正确选择早期手术方式,杜绝动静脉内瘘的发生.方法 本组135例,全部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手术方法:桡动脉-头静脉端侧或断端吻;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使用钛伦钉.结果 70例患者选择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后发生局部血肿4例,经局部换药理疗1~2 d后自然消退,术后6个月出现头静脉血流动力不足15例,7个月后造瘘处堵塞10例,二次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端侧吻合,术后通畅均良好; 40例患者直接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10例患者因正中静脉缺如行肱动脉-贵要静脉吻合;15例患者在动静脉瘘中使用钛伦钉,有血流动力不足现象6例,出现造瘘堵塞2例,二次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目前无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吻合病例.结论 手术前行双上肢动静脉彩超,结合彩超选择血管管壁光滑,血管直径>0.2~0.3 cm的血管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鼻烟窝处头静脉与桡动脉的端侧吻合术,为212例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慢性透析患者的维持性血管通路。结果 212例均一次成功,187例使用良好,血流量200~300ml,内瘘使用1月~1年25例、1~3年80例,4年以上102例,超过7年5例。并发症:出血5例,血栓形成10例,假性动脉瘤5例,肿胀手综合征1例,无感染、窃血综合征发生。结论在鼻烟窝处以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应用于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端侧吻合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毅 《首都医药》2010,(24):8-9
目的探讨降落伞吻合技术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对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降落伞吻合技术实施标准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即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结果降落伞式血管吻合时间平均15min,吻合成功率100%,血管相关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降落伞吻合技术作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血管缝合的方法之一,具有降低操作难度、省时、减少并发症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结肠癌端侧吻合术中吻合器吻合与手工端吻合的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2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顺利康复者术后12天出院,两组均未发生吻合口漏。A组并发症5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2例吻合器出血。B组并发症6例,其中4例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2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工端吻合与吻合器吻合均安全可靠,但前者更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与总结自体动静脉人工内瘘术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127例血液透析患者行自体动静内瘘术,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出血、术后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率95.3%,术后出血2例,术后血栓形成3例,2例因血管条件差手术失败。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首选术式,术前充分评估血管条件、良好的定位、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取栓导管扩张下血液净化用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东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2例诊断明确的尿毒症患者因需要长期透析以及血管条件差而行动脉取栓导管辅助下前臂动静脉内瘘术。手术选择患者的非主力手,分别游离头静脉和桡动脉,结扎头静脉和桡动脉的远端向头静脉和桡动脉的近端分别插入动脉取栓导管并用2ml注射器向导管内注入适量肝素生理盐水,充起球囊,根据需要持续均匀的扩张头静脉和桡动脉的狭窄段,再以7-0的血管逢线端侧吻合血管。结果术后即时、1h、2h、3h、术后连续7 d均能听到血管杂音以及扪及到血管震颤平均随访8个月手术的成功率为95.5%以上。已有20例患者内瘘成熟并已使用,内瘘的血流量大于200ml/min,完全能满足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结论动脉取栓导管辅助下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高,可以纠正血管条件差伴有部分狭窄的患者,内瘘成熟快,血流量大,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黄宝惠 《淮海医药》2011,(6):517-518
目的 探讨榆卵管妊娠切除孕段输卵管后再行端端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孕段切除后端端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资料20例患者平均年龄23岁.输卵管峡部妊娠6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4例.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上述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7.5±16.6) m...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作为其解救方法的血液透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础 ,头静脉—桡动脉血管吻合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术后护理具有很强的专科性 ,现将我科对 5 0例行头静脉 -桡动脉血管吻合术术后病人护理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病人均为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期间住院透析的病人 ,都选择了头静脉 -桡动脉血管吻合术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 ,其中男 13例 ,女 37例 ,男女比例约 1∶ 3,年龄 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其在临床的应用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观察组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患者20例,对照组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患者20例,比较两组的平均血流量、KT/V值、及血栓形成、肿胀手综合征、假性动脉瘤、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可以提供较高的血流量,KT/V值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可作为血管条件欠佳的透析患者一种成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行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首先要掌握一毫米小血管吻合的技术,我们利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国产10倍单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68次微血管吻合的动物实验,应用兔耳的动脉和静脉,先行动脉端-端吻合术,然后再行动脉和静脉的端-侧吻合术,初步掌握一毫米内径的小血管吻合技术后,为三名脑血栓形成病人成功地进行了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获得初步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发症相对较多.笔者曾护理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并发上肢严重肿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正伦  崔专义 《河北医药》2003,25(8):605-606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2例 ,采用空肠粘膜空肠断端胰腺缝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单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无 1例发生胰瘘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4~ 65岁 ,平均 5 7岁。其中壶腹癌 3例 ,胰头癌 7例 ,十二指肠平滑肌瘤 1例 ,十二指肠腺癌 1例。1 2 手术方法  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采用Child方式重建。吻合顺序为胰、胆、胃。空肠胰腺吻合及胰管的处理方法 :( 1) 5例行空肠粘膜胰腺缝合 ,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步骤 :①断胰 :于…  相似文献   

17.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面神经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术与神经移植术在治疗面神经损伤中的效果。方法总结26例使用面神经端侧或端端吻合以及27例耳大神经移植患者的治疗经验,比较术后3个月面神经诱发电位传导速度,并统计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个月和术后3个月面神经诱发电位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或端侧(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神经损伤后在无张力条件下进行端端或端侧吻合,能更快的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20例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和20例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观察两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胰肠吻合时间(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胰肠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从 1996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开展手腕部动静脉内瘘 5 8例 ,术后发生内瘘堵塞 3例 ,手术失败率 5 %。现将手术失败原因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例 1:女 ,32岁。系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早期患者。在其右手腕部桡侧行动静脉内瘘手术 ,切开皮肤后分离出头静脉 ,发现头静脉已闭塞 ,就选用旁边一条较细的静脉 ,直径约 1.5 mm ,然后分离出桡动脉 ,分别在远端结扎静脉和动脉 ,近端用直径 2 m m的钛轮钉行动静脉端端吻合术。术后第 1天检查右手腕内瘘部位 ,发现血管杂音弱 ,1周后杂音完全消失 ,说明内瘘已堵塞。由于左手腕头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