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急诊PCI治疗的STEMI并糖尿病患者123例,分为常规治疗组61例和替罗非班组6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前及术后的血清MMP-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后12个月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清MMP-9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后MMP-9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I术后替罗非班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清MMP-9水平增高,替罗非班能通过降低MMP-9的表达来降低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患者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罗非班+PCI组)40例,对照组(PCI组)40例.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情况以及患者7d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惠者的出血发生率. 结果:介入术后造影显示替罗非班组患者恢复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间术后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有效并且安全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杨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338-339
报道了盐酸替罗非班在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46例患者术中、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术后24h及30d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只用PCI的患者,并且提高了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灌注血流(TIMI),但使用替罗非班组的患者出血事件稍多。总之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PCI术治疗急性STEMI患者效果良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替罗非班的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疗效的影响。方法 10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提前治疗组(n=55)和术中治疗组(n=51),分别在急诊室内和造影后行PCI前静脉弹丸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1),之后维持0.15μg·kg~(-1)·min~(-1)静脉泵入24h。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复流情况、术后1h最高导联的ST段回落率、术后1wk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与术中治疗组相比,提早治疗组冠状动脉造影时无血流的比例低(TIM10级62%vs.80%),术中发生无再流率低(5%vs.20%),最高导联的ST段70%回落发生率高(53%vs.33%),术后1wk心脏超声LVEF值高、LVDd值低(均P<0.05)。2组间30d内MACE、死亡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早期联合使用替罗非班能改善PCI手术疗效,对早期心功能的改善有益,且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7d及90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9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介入治疗效果、TIMI3级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帧数、术后2hST段回落程度、酶峰值及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及9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术后7d及90dEF、LVEDV、LVESV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联合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改善左室功能,提高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及/或静脉注射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和替罗非班组(治疗组)53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PCI治疗;在此基础上替罗非班组在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术后以维持量0.1μg·kg-1·min-1由静脉微泵维持泵入24~48 h;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和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测量法,评估PCI术后即刻结果、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后,TIMI血流3级获得率,替罗非班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46)。结论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术中及术后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观察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效果。方法:2012~2016年患AMI并行急诊PCI患者538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53例)与常规治疗组(285例),观察两组患者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30d MACE事件发生率及术中出现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替罗非班能降低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并减少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STEMI患者7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36例、对照组38例。盐酸替罗非班组行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静脉推注并维持泵入至术后36h,对照组行常规PCI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获得情况、术后1h的ST段回落情况、30d内的梗死和死亡情况,并检测术前术后血小板活化度、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无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TIMI3级血流发生率100%,对照组慢血流和无复流发生率15.8%,TIMI3级血流发生率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1hST段回落70%比例达61.1%,对照组达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30d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均无梗死和死亡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组血小板活化度明显降低,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有效的,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每组各24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急诊PCI治疗;在此基础上,替罗非班组在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1),术后以负荷量(0.4μg.kg-1.min-1,30 min)、然后维持量(0.1μg.kg-1.min-1)治疗48~72 h;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和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测量法,评估PCI术后即刻结果、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后,TIMI血流3级获得率,替罗非班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45);替罗非班组的CT-FC值小于常规治疗组(P=0.000)。治疗后3,7 d,血清CK、CK-MB和cT-nI水平,替罗非班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糖尿病(DM)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79例首发STEMI且有DM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8)和常规治疗组(n=41),替罗非班组患者诊断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1于3 min内推注完毕,术后替罗非班0.15μg.kg-1.min-1滴注24~36 h,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测定两组术后肌酸激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和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灌注良好获得率明显增高;替罗非班组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趋势,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DM并STEMI患者心肌灌注指标,减少心肌损伤,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初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拟行直接PCI术病人131例,A组(n=3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罗非班),B组(n=99,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全部病人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后100 mg·d~(-1);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后75 nag·d~(-1)。A组再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10μg·kg~(-1)负荷剂量,推注3 min,而后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48 h。入选后即刻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活化状态及心电图,24 h和72 h复查。结果:入选24 h后,A组血小板聚集率及活化状态较B组明显下降(P<0.05),ST段完全回落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较轻[(69±s 11)%vs (87±8)%,P=0.03]。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A组高于B组(97%vs 82%, P=0.045),TIMI血流灌注分级(TMPG),3级A组高于B组(63%vs 42%,P=0.048)。治疗期间轻度血小板减少和出血A组高于B组(9%vs 1%,P=0.045)。随访30 d,2组死亡率无差异,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A组低于B组(6%vs 27%,P=0.013),进一步分析A组严重心绞痛(6%vs 21%,P<0.05)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术(6%vs 25%,P=0.021)较B组显著降低。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行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在原有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n=31)加服罗格列酮;对照组(n=29)用药方案不变。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术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在随访结束时行活动平板检查,结果 阳性的再次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结果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6mo内研究组9例再次心绞痛发作,5例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其中5例(16.1%)冠脉支架内再狭窄;而对照组18例再次心绞痛发作,其中15例活动平板阳性,15例(48.4%)冠脉造影术证实支架内再狭窄,2组再狭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3)。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13.
魏芳  文淑峰  赵皎皎  姜琦  马晓静 《中国医药》2011,6(11):1299-1301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STEMI未及时行冠状动脉再通治疗,且仍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56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于梗死后10 ~ 14 d行PCI术.术中测定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术后4周测定室壁运动记分(WMSI);观察2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及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PCI术前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2~3级者11例(39.3%),高于对照组的6例(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和术后研究组TMPG分级2~3级的例数[分别为9例(32.2%)、24例(85.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例(10.7%)、17例(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ICAM-1浓度[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 h分别为(457.79±65.70)、(287.67±33.75)、( 190.16±47.32)ng/L]较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 h分别为(463.25±59.60)、( 335.41±43.60)、(278.22±39.05) ng/L]明显降低,且较自身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出血发生率[64.3% (18/28)]高于对照组[35.7%(10/28)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血小板减少.术后30 d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10.7% (3/28),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35.7%(10/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冠状动脉PCI靶血管前向血流,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7年3月~2009年3月56例老年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替罗非班+PCI)30例、对照组(直接PCI)2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情况和冠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90分钟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随访30天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TIMI血流2级和3级血流发生比率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PCI术后治疗组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0天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忠玉  黄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54-235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STEMI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未使用替罗非班的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随访住院期间和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TIMI血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LVEF、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0d两组LVEF、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80d两组比较LVEF有所升高,MACE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白细胞、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炎症因子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对7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证实为CHD患者进行PCI治疗,其中2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造影证实原支架内血管直径狭窄≥50%,定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86例,无再狭窄组136例。入院当日详细记录2组患者病史,进行体格和血常规检查;次日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查血脂、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对2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吸烟:63.9%(55/86)比48.5%(66/136),高血压:77.9%(67/86)比64.7%(88/136),糖尿病:50.0%(43/86)比22.8%(31/136),白细胞计数:(8.8±1.2)×10^9/L比(7.1±2.5)×10^9/L,C反应蛋白:(15±26)mg/L比(7±16)mg/L,纤维蛋白原:(3.6±0.8)g/L比(3.3±0.9)g/L,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炎症因子白细胞、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PCI术后支架再狭窄有明显影响,传统危险因素吸炯、糖尿病、高血压明显影响PCI术后炎症的恢复,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