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住院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方法检索医院HIS系统中2011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对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其中检索的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型号规格、药物名称、费用金额及消耗数量等,并通过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 2011至2012年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使用率分别从2011年的79.30%和166.37DDD下降到2012年的54.45%和163.53DDD;人均花费从2011年的3270.27元上升至2012年的3957.96元;头孢菌素类为主要的抗菌药物,2011年67.62%下降至61.23%。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依然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或须采取行政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我院2010~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2010~2011年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当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两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DDD/100人.天)分别从2010年的71.91%和89.01 DDD下降到2011年的67.75%和82.88 DDD.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为主.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朱珊梅  郭米霞  蒋静 《海峡药学》2011,23(12):208-210
检索2009~2011年4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消耗数量、消耗金额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近几年抗菌药物使用率维持在65%左右,使用强度(DDD/人/100d)、人均日费用(元)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从2009年的47.4DDD和888.4元上升至目前的82.9DDD和1527.7元,构成比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居前,碳青霉烯糖肽类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情况,为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出可持续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3年该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住院患者各抗菌药物使用量、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由2011年的16.65%、56.51%、65.54%、66.89DDD、80.56%降至14.02%、42.60%、46.87%、42.61DDD、50.64%。住院患者大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及使用强度均有所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需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整治活动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年1–6月(专项整治前)与2014年1–6月(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以抗菌药物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UD)、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率等为观察指标,对比整治前后抗菌药物控制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抗菌药物减少17个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分别由79.56%和113.05 DDD下降至47.01%和21.19DDD;整治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控制在1.18%和0.98 DDD以下;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37%降至35.43%,用药时机和疗程合理率分别由4.51%和3.75%提高至84.44%和71.11%,病原学送检率由22.52%升至44.87%。结论:专项整治措施有效遏制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6):3628-3631
目的: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2011-2014年住院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相关信息,对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011-2014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在药品总额的占比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降低,分别由2011年的77.30%和47.57%下降至2014年的57.24%和5.89%;头孢吡肟使用金额连续3年位居前3位,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连续4年位居前2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在我院取得了明显成效,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各项用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日趋合理,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的持续改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医院处方、病例点评结果汇总分析,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近3年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结果汇总,统计近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总体趋势向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率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年平均为56.45 DDD,高于卫生部规定的力争<40DDD的目标值;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已达到30%以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虽高于30%,但3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改善明显,临床药师在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2010年以来,国家卫计委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某市医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趋势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观察和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某省会城市医疗保险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应用统计描述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2010-2014年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10-2014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65.1%下降到2014年的43.5%;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也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38.6%下降至2014年的24.2%;细菌培养率则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27.4%增加到2014年的36.6%。住院患者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1 125.8元下降至2014年612.33元。结论:2010-2014年间,国家卫计委通过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方法:选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对2011~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1年第一季度74DDD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38DD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第一季度75.7%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35.3%,其中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从2011年第一季度68.1%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廖俊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20-52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抗菌药物用药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10年7月至12月份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我院DDDs排名前20位的抗菌药物中,大部分药物用药金额与DDDs位次比≥1;各类抗菌药物耗费金额所占的比例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51.63%;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上半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18.9%,与去年(26.7%)同比下降了7.8%;抗菌药物使用率达58%,符合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60%的要求。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2012年出院患者抗茵药的使用记录,以限定El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茵药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茵药使用强度3年来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68.63DDD/100人天下降到2012年的42.6lDDD/100人天,尤以手术科室下降明显。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始终位居前3位,喹诺酮类抗茵药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结论:我院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等问题。应严格限制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每月盲法抽取我院2009-2011年度门诊患者处方2000张,通过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和药物利用指数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2009-2011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所有处方的比例均小于20%且逐年下降,抗菌药物金额也逐年减少。金额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有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金额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药物有头孢地尼、头孢唑肟、莫西沙星、依替米星、阿奇霉素,其中头孢地尼金额构成比在3年均排在第1位。2009年DDDs值排在第1位的是阿奇霉素口服制剂,2010年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制剂,2011年是阿莫西林口服制剂。2009年DUI≤1的不同剂型的抗菌药物占79.6%,2010年的占84.8%,2011年的占67.3%。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应从制定使用权限、规范医生使用抗菌药行为等加强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2009-2011年我院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累计 DDDs 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 , AUD)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 AUD 分别为每百人天86.60,88.40,62.10限定日剂量(DDD)。 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占主体地位,且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90%,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值偏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抗菌药物 DDC偏高等不合理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杭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根据杭州地区11家三甲医院和9家二甲医院2009~2011年的用药数据,统计及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结果:杭州地区20家医院三年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品种类别及数目变化甚小,购药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首次达到9.2亿元,但其购药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及占总购药金额百分比显著下降。从购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来看,以头孢菌素类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青霉素类。2011年杭州地区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药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丙烯。结论:杭州地区医院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情况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影响明显,为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向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芸  秦侃  徐丙发  李磊  沈娟  陈瑞  范鲁雁 《中国药房》2012,(42):3943-3946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特点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资料,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构成比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54.18%)、青霉素类(13.62%)、硝基咪唑类(8.29%)。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5.56%,AUD达60.72DDDs/100人/天,高于卫生部规定的60%和40DDDs/100人/天。抗菌药物应用率排序列前10位的科室中除呼吸科外,其余9个均为手术科室;手术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率达78.96%,高于非手术科室的47.89%。结论:该院某些科室存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下一步整治重点可以放在手术科室,继续加强对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监管,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10--2012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2010年相比,2011年和2012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分别增长了6.4%和27%。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0.5mg)和磷酸可待因片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现负增长,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药品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李振知  韩凤昭  杨文华 《中国药房》2012,(22):2036-2038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6月(非干预组)和2011年9月-11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围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71%、68.57%、11.43%提升至干预后的75.90%、95.18%、75.90%(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814.6元下降至433.5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4.07d下降至3.65d。结论:通过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显著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靶向抗肿瘤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靶向抗肿瘤药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单分子抗体(Mab)占靶向抗肿瘤药用药金额的72.2%75.5%,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占20.1%75.5%,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占20.1%27.1%;靶向抗肿瘤药年用药金额逐年增加,但占抗肿瘤药物的比例逐年下降;2010、2011年分别有3种靶向抗肿瘤药B/A<1,2012年所有靶向抗肿瘤药B/A均≥1。结论:我院靶向抗肿瘤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一季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及相关指标按季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比例从2011年一季度39.76%下降到2013年一季度24.56%,2012年二季度之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低于60.0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5.40%以下,2012年四季度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每百人天39.8DDDs,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对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姚莉  贾春燕  赵生俊 《中国药房》2012,(26):2419-2422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药物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在329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均应用了抗菌药物,术前0.5~2h给药者有298例(90.58%),平均用药时间为(4.21±2.5)d,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头孢孟多(23.94%)。其中,术前用药时机不合理者有31例(9.42%),疗程不合理者有285例(86.63%),品种选择不当者有36例(10.94%),给药次数不合理者有9例(2.74%)。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多支出的费用人均达661.17元。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术前用药时机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情况,由此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应继续加强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监管,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