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例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外科治疗,并结合随访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其他胃癌625例对比。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占绝大部分(12/14),平均59.6岁,首次手术以因胃溃疡行Billroth Ⅱ吻合为主,64.29%发病在吻合口,再次手术切除率为71.43%,根治性切除率为42.86%,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与同期其他胃癌(5.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9%、14%,与同期其他胃癌对比(75%、4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结论残胃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我院收治32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多在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Billroth—Ⅱ式癌发生率显著高于Billroth—Ⅰ式(P〈0.01),残胃癌的组织学分化差。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切除率为71.8%,根治性切除23例中患者5年生存率17.4%,3年生存率47.8%。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晚期病例应该争取行姑息性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75例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6年收治7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残胃癌患者中,男7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9岁。原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3.7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69例为BillmthⅡ式,6例为BillrothⅠ式。病变主要位于贲门、吻合口,以低分化腺癌多见。5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4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因此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10年以上者更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王鹤亭  冷凯 《贵州医药》2003,27(3):246-247
残胃癌是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 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1] 。我院 1980~ 2 0 0 0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残胃癌 9例 ,占同期收治胃癌总数的 2 0 6 % (9/ 4 86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4~ 72岁 ,平均 5 8 1岁。前次胃部分切除原因 :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例 ,胃小弯慢性溃疡 2例 ,胃体溃疡并急性大出血 1例。均为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肠吻合方式毕Ⅰ式 1例 ,毕Ⅱ式 8例。1 2 残胃癌发生与首次胃切除间隔时间 术后 7~ 15年 6例 ,16~ 2 0年 3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2例经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病例临床回顾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内本院的32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手术。结果根治性手术1年存活率82%,3年存活率54%;主要并发症有上腹不适,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其他常见并发症有贫血、腹泻、消瘦等。结论经腹全胃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一种重要术式;淋巴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对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残胃癌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6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60例残胃癌患者中,50例实施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3.3%,无1例手术死亡。根治性切除患者38例中,残胃全切除12例患者;术后生存3年8例,5年4例,16例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生存均为3年,5例行左上腹部胰体尾和脾脏联合切除患者中,术后生存期均为3年。10例姑息性切除者术后生存2年4例,1.5年6例。5例患者行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加空肠造瘘术,3例术后生存分别为10个月,2例生存1年。结论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加强随访,定期行胃镜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09年收治60例老年人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0例老年人残胃癌患者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9岁;原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0.3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55例为BillrothⅡ式,5例为BillrothⅠ式;病变主要位于贲门、吻合口,以低分化腺癌多见。4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老年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10年以上者更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李红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18-1818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对残胃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及吻合口炎最为常见,占84.98%;残胃与吻合口溃疡15.1%;残胃癌9例占4.69%;毕氏Ⅱ式比毕氏Ⅰ式更易发生残胃炎、残胃溃疡、残胃癌。结论:加强对胃次全切除术的认识,了解术后残胃的变化,严格掌握溃疡病手术指征,尽可能少做毕氏Ⅱ式,应选择毕氏Ⅰ式;为防止反流可选择Roux-en-y吻合术,提高胃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定期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儿例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3年,7例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11例均行根治性手术。结论 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2003年3月,我们对8例残胃再发癌、2例残胃癌、1例残胃食管癌行手术治疗,占同期贲门癌、食管癌手术的2.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德雄  庞桦进  李冲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117-118,12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价值。方法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分析手术治疗疗效,随访TIPS组患者出院后的手术并发症出现情况,并随访所有患者的存活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32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3.1±1.3)mmHg,术后2周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缓解,术后TBIL、ALT测定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hild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TIPS组出现肝性脑病6例,支架梗阻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1±1.1)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22例(68.8%),上消化道出血4例(12.5%),其他原因6例(18.8%);对照组患者存活时间为(1.1±0.6)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57.1%)、上消化道出血7例(33.3%),其他原因2例(9.5%)。结论TIPS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毕维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50-3051
目的 比较改良袢式空肠代胃术与P型空肠代胃术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胃癌患者依据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袢式空肠代胃术;对照组21例采取P型空肠代胃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空时间[(61±23)min]较对照组[(37±19)min]长(t=3.03,P<0.05),每次饮食量[(308±44) ml]较对照组[(262±34) ml]高(t=2.55,P<0.05),每天饮食次数[(4.2±1.2)次]较对照组[(5.7±2.3)次]少(t=2.4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2.9%)(x2=5.71,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采用改良袢式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相对于P型空肠代胃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未使手术过程复杂化.  相似文献   

13.
张汀荣  张瑶  赵韬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54-2456
目的探讨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在ⅢA、ⅢB期食管癌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4.44%)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0=3.97,P〈0.05),且观察组血清CA199、CEA及SC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11、3.84、3.29,均P〈0.05)。两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在ⅢA、111B期食管癌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希罗达在晚期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以上患者均已进行4~6周期的一线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希罗达800~1000 mg·m-2治疗,2次/d,持续给药;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希罗达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95%置信区间为5.6~9.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7个月(95%置信区间为13.2~18.4个月);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2.5个月(95%置信区间为8.4~17.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4.3个月(95%置信区间为25.6~43.4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OS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观察组患者6~12个月、12~18个月的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6%,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在一线治疗结束后给予希罗达维持治疗,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升高,临床上应当酌情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内镜中心2007年至2010年4年来内镜诊断的早期胃癌,分析早期胃癌在同期胃癌病例中的构成比及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从2007年至2010年共行胃镜检查124142例,检出胃癌共5493例,胃癌检出率为4.4%。早期胃癌613例,占胃癌的11.2%。自2007年至2010年胃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17%、4.72%、4.39%、3.80%;其中早期胃癌的构成比分别为7.4%、11.6%、12.2%、12.8%。可见胃癌总体内镜下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早期胃癌占胃癌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所有检出的早期胃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1±14.5)岁。男:女为1.8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早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占66%,然后依次是胃体24%、贲门胃底5.6%、残胃4.0%。胃窦早期胃癌显著多于其它部位(P〈0.05)。按照病理结果,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构成比分别为20.8%、23.7%、38.2%、16.8%、0.6%。根据内镜下表现,将早期胃癌分为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其构成比分别是12.6%、28.6%、58.9%。结论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的发现比率增多。早期胃癌的好发部位、病理特点和进展期胃癌类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肝癌TACE术后腹胀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96例肝癌TACE术后腹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中,21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对照组48例患者中,11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4%vs 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11.5±9.9 vs 37.6±10.4),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多(5.9±1.8 vs 0.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2.1%vs 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TACE术后腹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可更好地增强腹胀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具有肛门排气时间短、增加胃肠蠕动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自拟“强筋健骨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试验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4周通过有效率、疼痛评分来评价“强筋健骨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与对照组相比,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23/30),(P<0.05)。结论自拟“强筋健骨汤”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5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135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3h,第1天;亚叶酸钙20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h,第1~5天;5-氟尿嘧啶(5-Fu)500mg/m2以微量泵进行24h持续静脉滴注,第1~5天。21d为一周期,每一例患者至少完成3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入组的45例晚期胃癌患者,CR 3例(6.67%),PR 20例(44.44%),NC 15例(33.33%),PD 7例(15.56%),RR为51.11%,生活质量改善率达到72.35%。全组患者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韩涛  高丽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25-27,30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后,丽组的血清AFP、AFU水平较治疗前均大幅降低,观察组的血清AFP、AFU水平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肝功能分级控制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以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灶控制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63.16% (P<0.05);观察组的躯体、社会、心理以及症状/副作用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原发性肝癌能够进一步强化治疗效果,疗效确切,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同时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