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丽  彭涛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111-112
目的通过对红细胞悬液(CRCs)输注患者的临床用血情况分析,了解红细胞悬液的临床意义,指导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地市医院输注红细胞悬液(CRCs)579例患者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9例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输血后临床效果满意,而输血不良反应为2.25%。结论红细胞悬液输注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较低的输血不良反应,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宜进一步推广红细胞悬液的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不同成分血细胞发生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全血组,n=53例)、B组(红细胞悬液组,n=54例)、C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n=5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后分别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比较输血后3组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全血组(13.21%)及红细胞悬液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组、红细胞悬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输注全血及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50岁,因肝血管肉瘤术后肝内多发转移于2007-07-29入院。2005-08在外院行肝血管肉瘤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输入B型、Rh(+)红细胞悬液4U,无输血反应。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2×109/L,中性粒细胞0.82,红细胞0.93×1012/L,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压积9.3%,血小板48×109/L。入院后因贫血,临床医师申请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U。笔者  相似文献   

4.
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保存期在6~10d的红细胞悬液进行白细胞过滤,检测过滤前后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观察白细胞过滤和未过滤各300例患者中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发生情况。结果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后,残余白细胞平均为4.2×106/L,白细胞清除率平均为99.95%,过滤前后白细胞含量有显著性差异(t=15.41,P<0.01),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2.71%;红细胞悬液未过滤时临床发生FNHTR8.67%(26/300),白细胞过滤后,FNHTR降至0.67%(2/300);滤前及滤后1~6天内,红细胞悬液的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LDH差异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国产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预防FN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库存红细胞悬液在不同温度复温后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成年患者80例,均为在围手术期接受临床输注红细胞悬液,随机均分为4组,按复温水温起始温度不同分为1组(32℃)、2组(35℃)、3组(38℃)及对照组,每组20例,每例输注红细胞悬液2U。红细胞悬液由血库取出后,对照组红细胞悬液放置于室温中30min以上再进行输注,1~3组分别在起始温度为32、35、38℃水中复温15 min后再进行输注。观察输注前30min和输注后30min患者肛温变化、输注过程中血管痉挛性收缩发生率、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1组患者输注后体温明显低于输注前体温(P<0.05),2组和3组输注前后体温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患者输注后体温分别与对照组输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痉挛性收缩而影响输注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和1组(P<0.05)。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库存红细胞悬液输注前采用35~38℃水温进行复温后输注的临床效果优于室温条件下和32℃水温复温者。  相似文献   

6.
李艳玲  郭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163-163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血小板(50~100)×10^9/L者91例,(30~50)×10^9/L者7例。两组均未予特殊治疗。(30~50)×10^9/L组均行剖宫产术,在术前2h、术中、术后分别输注血小板悬液。结果:98例患者分娩中无大出血,在妊娠终止后1周~2个月内血小板均恢复正常。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临床表现,无需特殊治疗。对于血小板〈50×10^9/L患者为避免大出血可在分娩前后输注血小板悬液。  相似文献   

7.
冰冻红细胞临床应用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冰冻红细胞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52例输注冰冻红细胞的患者进行输注前后Hb(血红蛋白)及Hct(红细胞压积)的检测,与20例合并输注冰冻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及相关报道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1,2]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输注过程中观察有无溶血、发热、过敏等输血相关副作用。结果输注冰冻红细胞、合并输注冰冻红细胞与红细胞悬液、输注红细胞悬液的3组患者在输注后Hb及Hct均有明显升高,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输注后Hb及Hct增长率相互比较,其增长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过程中无输血相关副作用。结论冰冻红细胞在临床应用时安全有效,可以解决长期保存稀有血型及自身输血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悬液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少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10-2511
目的探讨红细胞悬液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外周动静脉换血法对21例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除新生儿溶血症)进行红细胞悬液换血治疗,换血量150~180ml/kg。换血前后及换血后12~24h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血培养、血常规。结果换血后2l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总胆红素、外周血小板均显著下降(P〈0.05,P〈0.01);换血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换血后无医院感染发生,21例均痊愈。结论采用红细胞悬液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并发症少,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不大,可用于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上各种病因致血小板减少当≤20×10~9/L时,有合并脑出血的危险。一旦发生愈后不良,如系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药物无能为力时,而输入血小板悬液可迅速提升血小板数,控制出血症状,疗效确实可靠。所以逐渐被临床认识应用。我院自1991年——1992年7月各科应用浓缩血小板悬液44次。现将资料数为完整的15例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①浓缩血小板的来源,由市中心血站提供,每一单位浓缩血小板悬液从200ml新鲜血中提取30ml,经测定每袋含血小板2.1—5.06×10~(10)/袋。红细胞<2×10~(12)/L血小板悬液保存在20℃左右,从采血到临床应用不超过4—6h。②应用浓缩血小板悬液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后输液反应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70例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后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统计透析后输入全血、红细胞悬液以及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的输血反应率为0.61%,显著低于全血组的6.48%和红细胞悬液组的3.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血液透析后输入全血或者红细胞悬液可能发生输血反应,输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和研究维生素E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应用维生素E对 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并观察其对红细胞压积 (HCT)、全血粘度 (ηb)、还原粘度 (ηre)、血浆粘度 (ηp)及红细胞变形能力 (用红细胞滤过指数IF) ,五项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 ,维生素E有明显降低血粘度和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30例患者为临床治疗组 ,经头颅CT证实 :脑梗塞 2 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37~ 72岁 ,平均年龄5 7.2岁 ;脑动脉硬化症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 4~6 4岁 ,平均 5 9.2岁…  相似文献   

12.
吴海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72-373
目的探析合理有效地控制医院血库红细胞悬液的最佳库存量,从而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报废率。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每月红细胞悬液用血量及平均值,计算出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和每周用量的置信范围,从而制定出本院各型红细胞悬液最佳库存量。结果①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每月用量无明显季节差异;②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佳的库存量应分别为20U、16U、12U、4U。并且需要实时地监控血液供应和需求的波动。结论制定的O型、A型、B型、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佳的库存量应是科学合理的,并且能够确保我院库存血液的新鲜程度,充分地利用血液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成分输血对早产儿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 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儿科需要输血治疗的早产儿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红细胞悬液组和洗涤红细胞组各54例,两组患儿给予相应的成分输血。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亚硝基硫醇(RS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洗涤红细胞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67±1.14)d、(31.26±5.14)d、25.93%和9.26%,均短于(或低于)红细胞悬液组的(8.22±1.58)d、(40.17±7.22)d、37.04%和16.67%(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血液流变学参数均减小,且洗涤红细胞组小于红细胞悬液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RSNO、SOD、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红细胞悬液组RSNO和SOD降低,MDA升高(P均<0.05),而洗涤红细胞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细胞悬液可加重患儿体内的应激反应,洗涤红细胞较红细胞悬液更有利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对于符合输血指征的早产儿,推荐使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郑州两家三甲医院300例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其中输注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148例(盐水组),输注MAP红细胞红保存液混悬的洗涤红细胞152例(红细胞保存液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同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组内Hb水平比较,输血后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保存液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盐水组未发生,但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洗涤红细胞均安全有效,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反复输血的溶血性贫血患者、过敏体质患者,应输注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配合口服生芪煎煮液,可使病程缩短,疗效好,报告于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儿,男9例,女12例;1~2岁8例,3~8岁13例。二、方法与疗效除常规西药治疗外,加用生芪煎煮液,每日10g,分2~3次口服,连用20~30日。11  相似文献   

16.
1991年4月~1992年12月,我们采用人胚胸腺悬液穴位注射治疗2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9例;其中1~4岁6例,5~6岁8例,7~10岁7例,12岁1例。均按全国儿童及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1988年温州会议修订的婴幼儿哮喘诊断评分法)诊断。病程在6个月~6年4个月。临床上均表现为病情反复不愈,每年发作3次以上或持续发作,随年龄增长,哮喘发作日趋严重。每次发作均持续1~2周,有的终年发作不缓解,  相似文献   

17.
<正>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内外科的急重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中药复方五倍子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收到了较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年龄18~68岁,平均42.6岁;病史1~30年不等,其中男27例,女9例。部分病例有反复发作出血病史,凡急性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贫血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两种,以前者较为多见。近年来发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较多见。现将34例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孕24周~26周4例,27~29周10例,30~32周6例,33~35周12例,36~39周2例。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3例。  相似文献   

19.
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较多见。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2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14例。按入院先后将62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分成两组,纳洛酮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大致相似。其中嗜睡40例(64.5%)、昏睡14例(22.6%)、昏迷8例(12.9%)。年龄9~72岁,平均年龄36.2岁,9岁~8例,20岁~22例,30岁一14例,40岁~10例,50岁~8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总结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在县级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某院2007年10月~2010年5月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39~54岁,平均47.5岁,左侧8例,右侧7例,肾上腺肿瘤大小2.5~6cm,平均直径3.8cm;13例病人以高血压、体型异常等就诊,2例因体检偶然发现住院,手术采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146min,1例术中输红细胞悬液400ml,2例术后输红细胞悬液200ml,没有术后出血、伤口感染、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近期3~29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血液学指标恢复正常局部无复发;病理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例均为皮脂腺瘤,皮质醇增多症4例中3例为腺瘤、1例为肾上腺癌,嗜铬细胞瘤1例,无功腺瘤2例。结论:基层医院在拥有良好的腹腔镜技术基础,完备较好的腹腔镜设备条件,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在线及基层医院来站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