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Lichrospher 100 DIOL(250 mm×4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45∶0.05)为流动相A,正己烷-异丙醇(18∶30)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35℃。结果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25(r1=0.9997)和0.01~0.10(r2=0.9962)mg·mL^-1,定量限分别为0.72和0.31μ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精密度高,可用于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16%)注射液的质量.方法 参照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测定两厂家生产药品的关键质量指标以及混合后的营养液关键质量指标.用SPSS24统计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两厂家产品的各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其中,国产厂家的过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值、溶血磷脂酰胆...  相似文献   

3.
脂肪乳注射液中甲氧基苯胺值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国家药典委员会公布的甲氧基苯胺值检测方法,测定4种空白或载药脂肪乳注射液的甲氧基苯胺值,并分析该方法的影响因素及适用性.结果表明,脂肪乳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和丙泊酚注射液测得的甲氧基苯胺值均小于2.2,符合标准限度,且实测值的重复性良好.而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测得的甲氧基苯胺值异常偏大,可能是其中的多种维生素对检测方法有干扰.本研究还表明,脂肪乳注射液中甲氧基苯胺值检测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试品取样量、供试品水分残留量和乳剂的载药情况等.本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脂肪乳注射液,载药脂肪乳注射液在检测前应评估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脂肪乳注射液稳定性进行质量比较.方法 经高温(60±2)℃、光照(4500±500)LX放置5、10d分别对3批脂肪乳注射液中的性状、pH值、乳粒大小、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甘油、大豆油、卵磷脂进行比较.结果 外观未见变化,其中乳粒大小、过氧化值、甘油、卵磷脂等相对稳定,游离脂肪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有所上升,pH值、大豆油均有所下降.结论 脂肪乳注射液在高温、光照影响条件下质量较不稳定,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脂肪乳注射液稳定性进行质量比较。方法经高温(60±2)℃、光照(4500±500)LX放置5、10d分别对3批脂肪乳注射液中的性状、pH值、乳粒大小、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甘油、大豆油、卵磷脂进行比较。结果外观未见变化,其中乳粒大小、过氧化值、甘油、卵磷脂等相对稳定,游离脂肪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有所上升,pH值、大豆油均有所下降。结论脂肪乳注射液在高温、光照影响条件下质量较不稳定,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方法 以丙二醇键合硅胶柱,正己烷∶异丙醇(40∶60)为流动相A,异丙醇∶水(80∶2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ELSD检测。结果 温度对本品质量影响较大,宜在25 ℃条件下贮存。结论 脂肪乳注射液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限量符合相关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丁酸氯维地平静脉亚微乳注射液,以期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丁酸氯维地平亚微乳注射液,并以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对乳剂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 PDI)、Zeta电位、pH值、渗透压、载药量、包封率、过氧化值和游离脂肪酸值进行评价,考察其稳定性及溶血率。结果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优化处方用量:大豆油为10%、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MCT)为10%、蛋黄卵磷脂为1.2%、泊洛沙姆188为0.3%。根据最优处方制得亚微乳粒径为(238.4±0.5)nm, PDI为0.067±0.019,Zeta电位为(-32.8±0.6)mV,pH为7.21±0.07,渗透压为(296±1)mOsmol·kg-1,载药量为(0.50±0.02)g·L-1,包封率为(98.96±0.62)%,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值均符合质量要求。稳定性研究显示亚微乳在(4±2)℃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6个月,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其溶血率低于安全阈值。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SIL(250 mm×215;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冰醋酸(500:10,三乙胺调节pH至6.0) 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雾化气:氮气,漂移管温度:60℃).结果:样品中磷脂酰胆碱(PC)及LPC与相邻杂质峰分离效果良好;LPC定量限为218.2 ng,检测限为65.46 ng;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3.3%(n=9).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5,(9):966-969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ech Alltima C18硅胶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45:0.05,v/v/v)为流动相A,以正己烷-异丙醇-流动相A(20:48:32,v/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雾化气:氮气,雾化气流速:3.0 bar,漂移管温度:40℃,增益倍数:7。结果 4种磷脂成分分别在4.764~95.3μg·m L-1(r=0.999 3)、4.860~97.2μg·m L-1(r=0.999 9)、27.52~550.4μg·m L-1(r=0.999 1)和10.11~202.2μg·m L-1(r=0.999 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在96.5%~99.1%(RSD<4.4%,n=3)、97.5%~98.8%(RSD<3.7%,n=3)、96.5%~100.7%(RSD<3.3%,n=3)和95.9%~98.7%(RSD<3.7%,n=3)。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脂肪乳在儿科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乳作为肠外营养(PN)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比较成熟,脂肪乳与一般溶液型注射液比较,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围绕儿科临床应用脂肪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示脂肪乳致过敏反应以首用速发型为主;但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2h左右,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脂肪酸化学构成、剂量、药物浓度、输注速度、乳粒大小分布、甲氧基苯胺值和溶血磷脂,以期为儿科安全使用脂肪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NA)中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相同的调配方法,分别将3种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加在相同配方TNA中,在室温(25℃)下,分别考察0,1,2,4,12,24,48,72 h各时间点溶液外观、pH值、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不溶性微粒、Zeta电位及无菌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溶液外观均无油滴析出、聚集、分层等破乳现象;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无菌结果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pH值在放置0~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Zeta电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NA配制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 10 μm和≥ 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放置0~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 3所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TNA中稳定性、相容性无较大差异,24 h内均符合《中国药典》对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标准要求,故建议24 h内完成输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小剂量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25、0.5、1 ml(含盐酸利多卡因5、10、20 mg)加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 ml中,考察6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以及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加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6 h内利多卡因与丙泊酚含量变化均<3%,外观、pH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丙泊酚与小剂量的利多卡因配伍后6h内含量、外观、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13.
张艺  唐晓晏 《北方药学》2011,8(12):3+87-3,87
目的:根据实验建立用于维生素B6类注射液的细菌内霉素检测法。方法:采用两个厂家的6个批号的维生素B6类注射液样品分别与两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干扰实验,观察并确立该样品的细菌内霉素检查方法。结果:维生素B6注射液对细菌内霉素检查方法的干扰作用在浓度低于0.500mg/mL时消除。结论:细菌内霉素检查方法对于维生素B6注射液的细菌内霉素限定值为0.5EU/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生儿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与多种油脂肪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并探索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针对2020年1月—2023年6月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或多种油脂肪乳的新生儿患者的数据,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a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检索不良反应信息并做评价,纳入中/长链脂肪乳组新生儿患者499例,多种油脂肪乳组新生儿患者1 940例。利用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探索组间安全性差异及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长链脂肪乳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4%,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5.81%),血红蛋白减少(3.01%),血压升高(2.40%),低血糖(2.40%)等;多种油脂肪乳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4%,其中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10.57%);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红蛋白减少(8.97%),血压降低(3.20%),血压升高(3.09%)等;罕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0.05%),脾肿大(0.05%),发绀(0.05%)。单因素分析中,多种油脂肪乳组发生发热,血红蛋白减少和血糖升高的风险均高于中/长链脂肪乳组(P<0.05),但此关联在总体多因素分析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以胎龄为分层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极早产儿中多种油脂肪乳组发生发热和血红蛋白减少的风险显著高于中/长链脂肪乳组,相应的OR(95%CI)分别为6.437(1.327,31.227)和5.066(1.089,23.570),其余胎龄分层中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新生儿患者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与多种油脂肪乳的风险相近,但在极早产儿中多种油脂肪乳发生发热、血红蛋白减少的风险高于中/长链脂肪乳,建议对体温、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做好药物警戒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0.1252.0、1.0252.0、1.06.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9.03%,RSD分别为2.7%、0.9%(n=6)。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1516.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9.03%,RSD分别为2.7%、0.9%(n=6)。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1514.849、0.0974.849、0.0970.157 m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不同厂家、批号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差异,以控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90∶1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的进样量分别在0.26~1.58μg(r=0.9995)、0.12~0.73μg(r=0.9996)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的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7%,RSD分别为0.4%(n=6)、0.4%(n=6)。共测定12家企业生产的16批香丹注射液,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含量范围分别为1.02~2.08mg·mL^-1、0.24~0.51m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不同厂家生产的香丹注射液之间存在显著质量差异,建议厂家重视原药材质量,改善制剂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娜  张昌戎  盖静  苟林宏 《中国药房》2013,(17):1590-1593
目的:促进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安全的提高。方法:对39个厂家的130个批次、9种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葡萄糖注射液"项下内容进行检验,对检测结果中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5%的葡萄糖注射液渗透压摩尔浓度均低于血浆等渗范围,同厂家不同批次中5-HMF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建议《中国药典》等药品标准中收载等渗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标准,并在其他规格包装上注明渗透压摩尔浓度;注射液灭菌后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国产与进口卵磷脂辅料对脂肪乳制剂的质量影响。方法采用药典及国家标准收录的方法对以国产与进口卵磷脂制备的脂肪乳制剂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及细菌内毒素水平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国产卵磷脂制备的脂肪乳制剂在pH值、粒径大小、甘油三酯、溶血磷脂、过氧化物及甲氧基苯胺等各项指标上与进口卵磷脂制备的脂肪乳制剂无差异,同时两制剂的稳定性及细菌内毒素水平均符合药典规定标准。结论利用国产及进口卵磷脂制备的脂肪乳制剂质量无差异,都可以达到临床应用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制和生产TC-1静脉脂肪乳剂,以期为临床提供解救高血压危象的新型药物制剂。方法 处方配比为TC-1 0.5 mg·mL-1、精制蛋黄卵磷脂1.2%、甘油2.2%。注射用大豆油20%;通过初乳制备、高压匀化、灌装封口、热压灭菌等工序制得TC-1静脉脂肪乳注射液,并在(5±2)℃条件下考察制剂6个月内的稳定性。结果 3批小批量试验的检验结果,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平均粒径〈0.3 μm、粒度分布均匀、无〉1 μm粒子,稳定性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及日本药局方的要求。结论 确定了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MiniDeBEE制备含药静脉脂肪乳的关键设备条件、工艺参数,解决了工程配套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有利于脂肪乳剂的生产。TC-1静脉脂肪乳注射液的成功研制,为含药静脉脂肪乳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