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肠道菌群的特点。方法50名12~18岁健康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组,60岁以下健康人和10岁以下幼儿分别收集50名作为对照组取新鲜粪便,提取DNA在肠道菌群中门和属水平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细菌,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道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双歧杆菌、乳杆菌属、肠杆菌、肠球菌及梭菌细菌拷贝数,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青少年组拟杆菌门数量明显高于婴幼儿组而低于成年组(P<0.05),而青少年组厚壁菌门数量明显低于婴幼儿组而高于成年组(P<0.05)。青少年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P<0.05),高于成年组(P<0.05);青少年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幼儿组(P<0.05),青少年组和成年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梭菌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明显低于婴幼儿组,而高于成年组(P<0.05)。结论青少年期肠道菌群呈现不同于婴幼儿期及成人期的特点,这种变化可能与饮食改变、机体需求及激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欧刚卫 《贵州医药》2009,33(8):675-678
目的研究儿童近端小肠粘膜相关菌群种类和分布。方法取儿童近端小肠粘膜活检组织,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后对16SrRNA基因扩增片段克隆,并对克隆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根据序列结果分析细菌组成。同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儿童近端小肠粘膜相关菌群包括6个细菌门类,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总细菌的88.8%;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TM7占11.2%。链球菌属和奈瑟菌属为儿童近端小肠粘膜相关菌群的主要菌属;韦荣菌属、孪生菌属、放线菌属、罗氏球菌属、嗜血菌属、普雷沃菌属和颗粒链菌属占较高比例。细菌培养结果与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类似。结论儿童近端小肠粘膜具有独特的菌群定殖分布。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炎症,是目前难治性疾病之一。代谢组学和微生物分析技术在UC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着重综述UC中机体氨基酸、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物质的异常变化,肠道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的改变以及短链脂肪酸、色氨酸和肠道菌群的共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本综述为深入探讨基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主要肠道菌群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基础,为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究由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V9与益生元共同组成的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对头孢曲松引起的 小鼠免疫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效果。方法 45只四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头孢曲松以 及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30d后,检测受试小鼠的体重、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脾脏细胞中免疫細胞因子的 mRNA表达、用RT-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術检测粪便双歧杆菌含量以及粪便细菌的构成。结果 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 体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头孢曲松组脾脏IL-10 mRNA表达量有下降趋势,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脾脏IL- 10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头孢曲松组受试小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有下降趋势,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 组受试小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头孢曲松组和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与空白组相比,受试小鼠α-多 样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头孢曲松组拟杆菌门减少,厚壁菌门和肠球菌属增多。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与头孢曲松组相比,受 试小鼠厚壁菌门与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放线菌门增加。结论 头孢曲松可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异常,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 菌减少,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紊乱。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可通过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改善了宿主免疫功能,并通过增加双歧 杆菌和减少某些致病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头孢曲松导致的宿主肠道菌群异常、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致糖尿病前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胃3DG(50 mg·kg-1·d-1)2周制得糖尿病前期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7只)、模型组(7只)和实验组(3只)。造模后,实验组灌胃半夏泻心汤水煎液(5 mL·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3组均连续灌服2周。收集3组大鼠粪。以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肠道整体微生物及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组成;基于菌群Alpha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前期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菌群属水平下的丰度分析差异菌属。结果在17个样本中,共获得455个OTU,其中丰度最高的微生物门为拟菌门和厚壁菌门。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Alpha多样性指数的Sobs指数分别为308.00±2.16,284.00±2.16和304.00±1.00;这3组的Ace指数分别为327.59±22.81,332.77±25.07和329.03±8.79;这3组的Chao指数为329....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与不同病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因肺部感染行支气管镜诊疗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进行微生物菌群检测,根据最终临床确诊的病原分为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MPP)组、肺炎链球菌组和真菌组。分析比较3组患儿NGS检测结果,从门、属、菌群多样性水平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异同。结果 纳入肺炎支原体组25例,肺炎链球菌组13例和真菌组16例。3组患儿的年龄与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3组样本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群主要有厚壁菌、拟杆菌、变形菌和放线菌,肺炎支原体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高于肺炎链球菌组和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链球菌组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和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真菌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和肺炎链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支原体组与肺炎链球菌组的优势菌属为普雷沃菌属、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而真菌组为链球菌属、罗氏菌属、颗粒链菌属;肺炎...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英  王惠吉  吕治  文艳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347-1349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三联活菌和二联活菌前后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7种进行培养和计数.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三联活菌及二联活菌治疗,疗程14 d.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及T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正常组和肝硬化组的菌落数分别为(10.04±0.78)lg CFU·g-1和(9.48±1.13)lg CFU·g-1(P<0.05).治疗后,三联活菌组双歧杆菌由(9.46±1.09)lg CFU·g-1增至(10.30±1.11)lg CFU·g-1;二联活菌组由(9.81±0.62)lg CFU·g-1增至(10.44±1.08)lg CFU·g-1,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二联活菌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4 淋巴细胞分数由(0.33±0.05)增至(0.36±0.06)(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021年4-6月, 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BC)组、模型(Model)组、中药(CM)组、西药(WM)组, 每组15只。除BC组外均以烟熏法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模型, 造模后CM组、WM组分别以加味补中益气汤、合生元灌胃干预, Model组、BC组则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干预。7 d后收集各组大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 对有效序列进行聚类, 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 用于主坐标分析(PCoA)、物种组成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 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CM组和WM组以厚壁菌门为主, BC组和Model组以拟杆菌属为主。各组中优势菌群主要为乳杆菌、拟杆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 CM组、WM组、BC组群落丰富度指数中Shannon指数分别为(3.65±0.35)、(3.65±0.36)、(3.59±0.20), 均高于Mode组的(3.37±0.26)(t=2.49、2.44、2.60...  相似文献   

9.
思密达治疗腹泻患儿肠道微生态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用常规细菌学和细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55例腹泻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观察,对四种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腹泻时全部患儿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厌氧菌群中的双岐杆菌、拟杆菌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需氧菌却相对增加,厌氧菌与需氧菌之比由1000:1下降到1:1。用思密达治疗5d后患儿失调的肠道菌群趋向正常,厌氧菌与需氧菌之比上升为100:1,其中双岐菌数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乌梅丸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组肥胖小鼠和乌梅丸干预后的肥胖小鼠的粪便样本进行16SrRNA测序,比较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并用PICRUSt软件预测差异功能通路。结果: 乌梅丸干预后,肥胖小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白色脂肪细胞体积减小,白色脂肪纤维化程度减轻;同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乌梅丸不仅改变了肥胖小鼠肠道多样性,使其趋近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还在门、属、种3个水平上显著改变了肥胖小鼠的肠道细菌分布比例,使肥胖小鼠肠道内4个菌门、9个菌属、4个菌种的丰度趋近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肠道丰度水平,肠道益生菌(多形拟杆菌、Parabacteroides_goldsteinii、狄氏副拟杆菌)丰度显著上升,且能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例。此外上述肠道菌群的改变可引起卟啉与叶绿素代谢、二甲苯退化、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苯甲酸降解、生物膜形成-霍乱弧菌、RNA转运、类黄酮生物合成7个通路功能的改变。结论: 乌梅丸可以治疗小鼠肥胖症,改变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1.
胡炜  刘洪斌    王曼雪  张桂贤  李东华  张一 《天津医药》2018,46(11):1155-1160
摘要: 目的 探讨清胰汤和姜黄素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的机制。方法 40只SPF级健康 Wistar大鼠,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 对照组、 模型组、 清胰汤组、 姜黄素组, 每组10只。通过注射牛磺胆酸钠 (Na- Fc), 诱发大鼠形成SAP模型, 建模前清胰汤组、 姜黄素组分别用相应中药汤剂灌胃1周。采用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结肠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收集大鼠盲肠段粪便, 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4组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模型组肠组织表现为肠壁水肿, 肠黏膜上皮缺损、 脱落等, 上皮下间质空隙变宽, 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PMN) 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胰腺组织表现为胰腺腺泡水肿、 坏死, 叶间隔增宽, 大量的PMN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而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组可减轻模型组中的胰腺损伤和肠黏膜受损程度 (P<0.05)。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果显示清胰汤或 (和) 姜黄素组可有效降低SAP大鼠厚壁菌门 (包括梭菌纲、 芽孢杆菌纲)、 毛螺菌属数量菌群含量, 升高拟杆菌门 (包括拟杆菌纲、 拟杆菌属) 和乳酸杆菌属含量。结论 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可增加SAP大鼠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调控微生物生态平衡, 增加益生菌群的含量, 降低有害菌群的定植能力, 从而达到对肠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力衰竭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60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心力衰竭,89例)。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肠道菌群数量等,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OPD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对比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149例患者中并发心力衰竭60例,发生率为40.27%。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酵母样真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酵母样真菌是老年COPD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是老年COPD患者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Ⅲ~Ⅳ级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均明显少于Ⅰ~Ⅱ级患者,大肠埃希菌、酵...  相似文献   

13.
何晓童  胥明 《贵州医药》2023,(3):353-355
目的 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曲美布汀组(200 mg, 3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420 mg, 3次/d)、胃肠功能治疗仪组(40分钟每次,1次/d),疗程1个月,各30例。根据临床症状评分表评价临床疗效,应用PCR-DGGE方法检测肠道微生态变化。结果 曲美布汀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治疗效果优三联活菌组及胃肠功能仪组,三联活菌组对排便异常的改善优于曲美布汀组、胃肠功能仪组。90例患者中共有37例患者治疗后腹痛及排便异常均获得明显改善,对37例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治疗后,反应物种丰富度的chao指数、反应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在门水平上,治疗后厚壁菌门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的比例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治疗后类杆菌属、直肠真杆菌属、毛螺菌属、罗氏菌属较治疗前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 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治疗效果优于三联活菌、胃肠功能仪,三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4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43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肠道微生物菌群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肠杆菌、肠球菌、总需氧菌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后,研究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数量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和总需氧菌数量减少(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出现明显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情况,经过治疗,肠道菌群紊乱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对老年非肠道病患者肠道菌的影响.方法 采集239例老年患者的大便作大便培养.需要使用抗生素者,随机分成仅给抗生素治疗组和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整肠生)组,分别在使用抗生素前,使用第5、10及15天采集大便标本,测定肠道菌群.结果 抗生素使用初期(5 d),肠杆菌、乳杆菌和梭杆菌都明显减少;在抗生素使用10 d时和15 d后,肠杆菌数量显著上升,而肠道有益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拟杆菌的数量不同程度增加;肠道厌氧菌数量增加后,条件致病菌肠杆菌数量随之在15 d时明显下降(P<0.05).老年患者中年龄和双歧菌呈正相关(r=0.358,P<0.05).结论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使用时间越长,肠道菌群受损越大.微生态制剂不同程度抑制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的失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索生命早期抗生素干预对小鼠肠道菌群及脑部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8只孕鼠所产新生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n=10/组);自出生起分别投用灭菌水和混合广谱抗生素,共21d。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皮质酮;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二代测序法检测粪便菌群;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与前额皮质的部分脑部功能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对照组,抗生素组:①血清白介素-6水平升高(P<0.05),皮质酮水平降低(P<0.05);②海马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型mRNA升高(P<0.05);③结肠隐窝深度降低(P<0.05);④粪便菌群多样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降低(P<0.01, P<0.05),变形菌门增高(P<0.001),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降低(P<0.05),副杆菌属降低(P<0.001),而奈瑟菌属、颗粒链菌属等均增高(P<0.001, P<0.05)。结论 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导致小鼠生理状况改变及部分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异常,提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会影响小鼠的脑部功能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作为人体内的隐形器官,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的代谢调控,肠道微生物失调可能造成各种常见代谢紊乱疾病,如2型糖尿病等。通过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人们逐渐从机制上了解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衍生物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与正常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人群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氨基酸代谢衍生物可以作为信使调节机体的葡萄糖代谢,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二甲双胍等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通过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来降低血糖。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关联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膳食纤维低血糖生成指数(GI)粗杂粮食品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肠道菌群的干预效果。方法:从社区筛选出糖尿病前期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采用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低GI粗杂粮营养配方食品,辅以营养教育、运动、饮食和心理等医学营养干预措施干预2个月;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前后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人群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明显升高(P<0.05),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观察指标较前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高膳食纤维低GI粗杂粮食品能够调整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扶持有益肠道菌,抑制条件致病菌,恢复肠道微生态,从而阻止或延缓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花果叶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无花果叶二氯甲烷萃取组、正丁醇萃取组和水萃取组(n=10),连续干预4周后观察其对小鼠血糖、体重、血脂以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无花果二氯甲烷萃取物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脂水平(P<0.05),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无花果叶不同萃取物能减轻肠道菌群的紊乱,且二氯甲烷萃取物对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上调趋势更明显。结论 二氯甲烷萃取物不仅能抑制糖尿病小鼠氧化-抗氧化失衡,对肠道菌群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淑萍  盛晓曼  蒋灿灿 《河北医药》2023,(16):2479-2481+248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发病特点,对比UC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方法 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入组的50例UC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收集粪便样本,提取粪便DNA,行基因扩增与测序,经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不同样本的菌群差异性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有80%的患者为慢性复发型,并且绝大多数处于活动期(占比84%),而病变范围与疾病的严重度密切相关。菌落差异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健康参与者,UC组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其中变形菌门占比增加,厚壁菌门丰度减少,尤其是变形菌门中的大肠杆菌属较正常对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 UC患者病变以活动期、慢性复发型多见,严重度与病变范围密切相关,且肠道菌群失调较明显,以变形菌门增加,厚壁菌门减少且大肠杆菌属增加为主,肠道微生物参与U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