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提高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质量,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对高州市2000~2008年脊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年合计报告AFP病例3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报告率均在1/10万以上;AFP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及时送检率、AFP病例及时随访率均达100.0%;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结论 高州市AFP病例监测质量较高,消火脊灰各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朝阳市2006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情况,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应用Excel软件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朝阳市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9例AFP病例,〈15岁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6/10万。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口服脊灰疫苗(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9.45%,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9.02%。2006-2007年度OPV强化免疫活动中,第1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7.42%,流动儿童接种率98.96%;第2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7.92%,流动儿童为98.85%。结论朝阳市2006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今后仍须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资阳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lsies,AFP)病例监测资料,发现薄弱环节,提高监测质量,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状态.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0年109例AFP病例,应用EPIinfo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09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4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2.39%;男性多于女性(75∶34);107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2例为待定病例,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共54例(占50.47%);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7年报告发病大于1/10万;2005年以后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结论 资阳市2004~201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后仍需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质量,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对高州市2000—2008年脊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年合计报告AFP病例3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报告率均在1/10万以上;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及时送检率、AFP病例及时随访率均达100.0%;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结论高州市AFP病例监测质量较高,消灭脊灰各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5.
张丽  王涛  管庆虎  刘航  任刚  叶绪芳  苏飞  李胜 《贵州医药》2009,33(8):686-689
目的了解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1-2006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系统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1-2006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1998例,年报告发病率均大于1/10万,其中,非AFP病例242例,AFP病例175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2003-2006年全省AFP病例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连续4年低于80%,2001-2006年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报告贵州省OPV基础免疫应种儿童3125808例,实际接种30792169例,报告接种率98.51%。结论贵州省已连续12年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贵州省维持无脊灰状态的AFP病例监测与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工作亟待加强,尤其应对位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黔西南和六盘水地区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周口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情况,探讨消灭脊灰后AFP监测工作措施。方法对周口市2006~2011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2006~201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353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0个县(区),发病以0~4岁儿童为主,占77.34%;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2.84∶l;所有监测病例经河南省专家诊断组诊断均为排除脊灰病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36.26%。自2006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l/10万,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80%的要求。结论周口市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系统报告敏感、及时、准确,监测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为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奋头目标,同时为验证消灭脊灰奠定基础,我市自1993年来在省、市级医院中建立了28所哨所医院,并开展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几年来,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1995年哈市AFP病例21例,发病率1.39/10万,达到了WHO规定的AFP敏感性指标(报告发病率)1/10万的标准。为了了解我市AFP病例发病及监测情况,特对我市21例病例的发病及监测情况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县2007年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我县2007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随访,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7年我县15岁以下儿童AFP发病3例发病率为2.64/10万,发病年龄在0~5岁之间,病例集中在冬春季,发病地区分散在不同的两个乡;脊灰疫苗(以下称OPV)接种均按规定剂次完成,疫苗接种方式为常规及强化免疫;所有粪便标本均未分离出脊灰病毒,3例病例初次报告单位均为县级医院,最后确诊单位均为省级医院;结论逊克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但乡级监测系统敏感性不够,应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今后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方法 从免疫和监测两大策略以及发病趋势阐述消灭脊灰的进展。结果 自1994年1月从AFP监测系统和常规疫情报告系统报告1例临床诊断的脊灰病例后,已连续5年未再发生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全市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在92.63%~98.44%之间,加强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在85.68%~95.13%之间。1993年以来成功地开展了8次16轮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累计免疫4周岁以下儿童2079803人次,平均接种率达96.90%。1994年以来AFP各项监测指标不断提高,近3年超过了WHO的要求。阳性粪便标本经国家实验室鉴定未检出脊灰野病毒株。结论 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无脊灰野病毒循环,实现了消灭本土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蔡亚军  蔡泳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0):1480-1480,F0003,F0004
目的 了解汕头市2011-2013年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及Excel 2003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汕头市近3年共报告AFP病例93例,各年度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在2/10万以上,所有病例均为脊灰(脊髓灰质炎)排除病例;7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3岁年龄组,男女比例为2.32:1;93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者91例,占97.85%,没有出现未服苗及服苗不详者;2011-2013年AFP病例从调查、采样、随访各项指标均达国家要求.结论 汕头市连续2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为了保持无脊灰状态,应高度重视AFP监测,特别是区县以下的医疗机构要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津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者病原学检测情况。方法:收集AFP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用表达了人类脊灰病毒受体的小鼠细胞系(L20B)和来源于人横纹肌肉瘤的细胞系(RD)细胞分离脊灰病毒,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定型血清进行脊灰病毒(PV)和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的分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PV进行型内鉴定。结果:2000—2005年收集AFP患者粪便标本302份,检出PV32株,检出率为10.60%,均为疫苗相关株;检出NPEV11株,检出率为3.64%;检出肠道病毒(EV)总数为43株,总检出率为14.24%。共检测粪便标本总数为954份(其中包括本市及外省AFP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从中检出PV63株,检出率为6.60%,检测出的PV均为疫苗相关株;检出NPEV77株,检出率为8.07%;检出EV总数为140株,总检出率为14.68%。结论:AFP患者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及其他脊灰病毒衍生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情况。方法采集532例AFP病例标本,进行病原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分离到PV15株,阳性率为2.82%,其中PVⅡ型占所有分离PV的40%;分离到NPEV118株,阳性率为22.2%;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零"剂次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依次高于12次和≥3次免疫者;79例60d后随访残留麻痹的病例PVⅡ分离率为7.59%。结论 AFP病例实验室监测系统是敏感的,做好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同样重要,PVⅡ对部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AFP病例是一种潜在的致麻痹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改变与肿瘤复发的关系,并观察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AFP变化。方法:选AFP阳性的肝癌病人进行RFA治疗.术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段检测AFP改变及影像学变化,对AFP治疗前后阴转阳的病例实施再次RFA治疗或者介入治疗然后观察AFP变化.分析AFP改变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检查所有患者肿瘤血供不同程度减少、液化或肿瘤体积缩小;术后8~20天AFP检测阴性35例、降低6例、无变化8例,术后2、3、6个月AFP阴转阳率分别为2.85%、14.28%、20%,统计学处理P〈0.05、P〈0.01。治疗后AFP再次转阴。结论:AFP阳性肝癌病人RFA治疗后动态随访AFP阴转阳变化,对于了解术后肿瘤复发及评价肝癌RFA治疗效果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定量测定值与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AFP测定结果及不同水平的分布.结果 AFP异常率68.1%,急性重型肝炎AFP异常率明显低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P<0.01).AFP<20 μg/L患者的病死率86.8%,AFP 20~400 μg/L患者病死率58.8%,AFP>400 μg/L患者病死率20.9%.213例重型肝炎存活85例,AFP(248.0±72.5)μg/L;死亡128例,AFP(97.6±50.4)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AFP水平的升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下降,生存率逐渐升高,提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AFP、AFU、DSA-G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欧蔓陀罗凝集素(DSA)强结合的γ-谷氨酰转移酶(DSA-G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PHC和167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36例其它肿瘤患者,进行AFP、AFU和DSA-GGT指标联合检测,分析3项指标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PHC组的AFP、AFU、DSA-GGT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和其它肿瘤组(P<0.01);AFP、AFU和DSA-GGT对PHC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8.97%、67.24%和65.52%,特异性分别为90.64%,89.66%和91.13%;PHC患者血清AFP、AFU、DSA-GGT之间无相关性,联合检测对PHC有互补诊断价值,阳性率达96.55%。结论AFP、AFU和DSA-GGT等3个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PHC的诊断灵敏度,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浓度与人宫颈癌基因蛋白及甲胎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和400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根据HBsAg浓度分为A、B、C、D四组。采用ELISA检测HCCR和HBsAg,化学发光法检测AFP。结果不同HBsAg浓度组与对照组HCCR、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浓度越高,血清中HCCR、AFP水平越高,且HCCR与AFP成正相关。结论随着HBsAg浓度的升高,血清中HCCR与AFP水平逐渐增高,且HCCR与AFP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朱小琳  朱士兰 《天津医药》1991,19(3):141-143
本文分析了281例肝占位性病变的 B 型超声诊断资料。B 超对甲胎蛋白(AFP)阴性和低浓度肝癌的定性准确率为91.9%(90/99),定位准确率为84.8%(78/92)。274例肝癌中肿瘤直径>5cm、<5cm、<3cm 的 AFP 阴性和低浓度肝癌分别占33.7%(9/274)、39.3%(13/33)、44.4%(4/9),皆由 B 超检查而确诊。本文结果提示:B 超检查可弥补 AFP 检测的不足,对于小肝癌、AFP 阴性肝癌具有定性、定位诊断的双重价值。此外,本文还对肝癌与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声像图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醛缩酶测定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疑为HCC的患者行超声检查、测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甲胎蛋白(AFP),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8例肝内有肿块的患者有48例病理诊断为HCC,FDP-ALD对HCC检出的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FP(灵敏度:79.17%VS60.42%;准确性:75.86%VS60.34%;阳性预测值:90.48%VS87.87%;P〈0.05,而特异度两者相同。结论超声结合FDP-ALD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率,以补充血清AFP阴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