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祥群 《海南医学》2004,15(5):51-51
静脉溶栓疗法目前已公认为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溶栓后再灌注可产生再灌注损伤,如再灌注心律失常(RA) ,甚至有时是致使性心律失常。我院近年来采用溶栓治疗AMI 2 0例,现分析如。1 .资料与方法本组符合溶栓指征的AMI 2 0例,男1 5例,女5例,年龄4 3~70岁。AM  相似文献   

2.
<正> 再灌注心律失常(RPA)是指心肌缺血后冠状动脉再通突然接受血液再供给,恢复心肌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反应。我们自1991——1995年以大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63例,其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32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梗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就是在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冠状动脉再通前出现的心率失常称为缺血性心律失常(IIA),再通后出现的心律失常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IA)。我们对130例心梗患者进行溶栓,其中66例AMI冠脉分为单纯溶栓组和溶栓加利多卡因组,观察如下:(1)单纯溶栓组:32例,仅用尿激酶静点,未同时用利多卡因及极化液。(2)溶栓加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UK)溶栓后冠脉再通率。方法:分析42例AMI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者心电图演变,再灌注心律失常。结果:溶栓再通率59.5%,再通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率72%。结论:溶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有效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对我院1999年以来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 AMI患者34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抑制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对43例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加镁极化液(GIKMg)溶栓前治疗组及不用GIKMg单纯溶栓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了解GIKMg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结果 溶栓前GIKMg治疗组RA发生率为22.7%,对照组RA发生率为63.8%,两组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GIKMg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静脉溶栓后,于CCU室进行24h心电监测,观察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A)随时程变化的特点。再灌注组与未灌注组比较:两组均发生了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发生率为100%;再灌注组心律失常发生的频率以溶栓后8h内最高,8h后明显减少,而未灌注组无此特点。加速性定性自主心律(AIVR)只见于善灌注组,发生率为77%;两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相当,各有1例转为室颤,导致死亡;再灌注心律失常多为自限性,无需特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RAS)的发生情况,评价门冬氨酸钾镁对RAS的抑制作用。方法:86例AMI住院患者接受UK溶栓治疗,治疗组(43例)在应用UK前先静脉点滴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43例)仅用UK治疗。结果:治疗组RAS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严重心律失常(SA)、室性RAS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对RAS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尽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未能开展该项治疗技术的医院,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再灌注心律失常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十分常见的表现。我们对AMI患者溶栓前应用胺碘酮后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一大进展。为了减轻溶栓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提高疗效,我们将前列腺素E1(PGE1)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其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