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塞脉片联合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各60例,3组均予以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塞脉片口服,药物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口服,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后的1、3周分别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和椎动脉平均流速(Vm)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3周的改良ESCV、CASCS评分和Vm均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P<0.05)。结论 通塞脉片结合颈椎牵引可有效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平均流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特定配伍药物冲击松解术联合理疗对中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62例中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特定配伍药物冲击松解术联合理疗(观察组)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治疗。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和总有效率评价,分析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CASCS评分,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定配伍药物冲击松解术联合理疗治疗中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和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8例椎动脉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3例;对照组165例采用活血化淤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87.5%,两组治疗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和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神经阻滞与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实施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次日行超短波和低频脉冲电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神经阻滞。以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各点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O.05);两组治疗后CASC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O.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CASC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低频脉冲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神经阻滞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
一指禅推风府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一指禅推风府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指禅推风府穴为主的推拿组为治疗组,普通推拿组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上非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总有效率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一指禅推风府穴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非常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营养神经,促进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对症处理;治疗组40例,除上述处理外,予物理治疗即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治疗20d后观察效果。结果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总有效率达95%,治愈率、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分别为75.0%、(8.97±3.34)d;对照组分别为52.5%、(13.28±3.18)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效果显著,对脑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波牵引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颈椎脉冲微波加间歇牵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每日一次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3.6U肌肉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采用CASCS及SF-MPQ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CASCS及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SCS及SF—MPQ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前、后2组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ASCS及SF-MPQ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常规微波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症状体征,获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分析,对照组52例,对照组常规静点丹参等扩血管药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1。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小针刀与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萍 《中原医刊》2011,(11):86-87
目的比较小针刀与针剃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局部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颈部推拿等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1%,优于对照组的77.67%(P〈0.05);治疗组经颅多普勒检查中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加推拿等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例,阻滞组给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行关节松动术,隔日1次,连续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CASCS和VAS评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半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ASCS评分明显增高,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CASCS、VAS评分、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明显优于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疗效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氏十二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孟氏十二针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上风池、上完骨、风府夹穴);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两组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MV值均显著上升(P〈0.01),PI及RI值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3.
丁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4,(7):114-115,119
目的研究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推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迹的差异。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血沉和红细胞压迹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推拿治疗可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苗药熏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贵州省凯里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18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110例,对照组采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配合穴位电疗敷贴,治疗组采用苗药熏蒸颈部,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18.2%(13/73),显效率为36.4%(27/73),无效率为45.5%(33/73),总有效率为54.5%(40/73)。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38.6%(42/110),显效率为56.8%(62/110),无效率为4.6%(5/110),总有效率为95.5%(105/11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13,P〈0.01)。结论苗药熏蒸能够促进颈动脉的血流量,使缺血性损伤得到缓解,同时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使椎动脉的刺激、压迫减轻进而消除,从而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使患者减少痛苦,具有很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有无创、操作简单、药物价廉易得、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对其进行继续研究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醒脑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陈林  张建凯  张倩  张智勇 《西部医学》2014,26(11):1528-1530
目的 观察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接受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另设6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只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评估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症状有无复发,评定远期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一种方法简单、疗效高、作用持久、复发率低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熊国龙 《中外医疗》2014,33(6):35-36
目的研究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45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41.7±6.3)岁病程在9h-32年之间。所有患者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临床组应用卧位颈椎手法复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参照组单纯应用与临床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综合疗效情况。结果临床组优良率为90.24%,参照组优良率为41.46%,临床组其优良率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致病机理,纠正颈椎解剖结构错位,促进脑部供血.故治疗颈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口服,1剂/d,连用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血清E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下降或上升值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X2=4.4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好,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血清ET水平、保护与调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对照组睡前口服西比灵胶囊5mg,以上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和TCD复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5.6%)及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分别为86.7%和71.1%)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针刺推拿手法刺激颈项部相关穴位和肌肉、经筋系统,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缓解头项部血管痉挛,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从而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