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 148例体检者做7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分别为:鸡蛋383例(33.40%),鳕鱼147例(12.80%),牛奶114例(9.93%),虾60例(5.20%),花生56例(4.87%),大豆54例(4.70%),牛肉2例(0.14%)。其中对鸡蛋的不耐受程度较高,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青少年组比壮年组和老年组不耐受程度严重,青少年组与壮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人群中许多人存在食物不耐受,且不同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以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并为协助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617例体检者血清中对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同时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季节分布关系。结果:617例体检者中IgG抗体阳性334例,食物不耐受阳性率54.13%(334/617),其中对食物轻度不耐受为30.1%(186/617),中度不耐受者为16.7%(103/617),高度不耐受者为7.1%(44/617);14种食物中以鸡蛋的不耐受者最多,猪肉和小麦无不耐受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在夏季较高(57.94%),冬季较低(50.00%)。结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有助于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同时可协助临床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3.
黄洁明  钟冕 《重庆医学》2015,(20):2835-2837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0例接受检测者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疾病组发生食物不耐受率1.4%~71.2%,阳性率前3位为鸡蛋、牛奶、虾;疾病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物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通过饮食调节指导及回访0.5~1.0年,110例中86例次有临床症状者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率78.2%.结论 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食物不耐受所致疾病,科学饮食调节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痛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3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7.1%,各组Ig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系既有相同性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鸡蛋和牛奶是所有疾病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两种食物.食物不耐受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食物不耐受抗体IgG导致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对食物性变应原的反应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2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分析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结果 12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过敏原IgG抗体阳性率为96.8%,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具有临床意义,通过禁食致敏食物59%的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对诊断过敏性紫癜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全面掌握病人的过敏状态,为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学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惠州市1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食物不耐受试验检测食物不耐受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187例荨麻疹患者,检测其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人群.结果 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74.86%,鸡蛋、大豆、蟹、牛奶、虾等阳性率较高.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惠州荨麻疹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男性患儿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0例过敏性紫癜男性患儿及78例健康对照者14种日常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分析显示各年龄组的的主要致病原以鸡蛋、牛奶为主,对猪肉、玉米不耐受者较少,且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4种:鸡蛋、蟹、小麦、鱼。结论:男性患儿过敏性紫癜疾病与食物不耐受密切相关,部分食物过敏存在年龄差异,在此类病人临床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者对14种食物过敏原不耐受情况及健康管理方案.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半定量检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级,分析普通人群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情况及不同食物过敏原的不耐受情况.结果 35名健康体检者对14种食物过敏原的食物不耐受发生率为65.71%(23/35),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螃蟹、鸡蛋引起的食物不耐受率最高,分别为54.29%、40.00%;鸡肉未引起食物不耐受. 结论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进行分级,并对其进行健康管理,以避免诸多并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卫华  赵英  符生苗 《海南医学》2012,23(13):95-96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50例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150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8.7%,150例对照组中,IgG抗体总阳性率为35.3%。结论食物不耐受与IBS的密切关系,临床可以根据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结果,忌食或少食相应的食物,从而有效地改善症状、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食物IgG检测,可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结果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出现食物不耐受63例,总阳性率占87.5%。其中对鸡蛋不耐受者占63.9%,阳性率为最高,其次是对大豆不耐受者,占48.5%。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对该病患儿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及对该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普通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初步分析普通人群对十四种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4.4%(蘑菇)~90.1%(螃蟹),其中女性情况较为严重,在牛肉,鸡肉,牛奶,猪肉,大豆,小麦6种食物中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中也存在差异,青少年对鸡蛋、大豆,老年人对蘑菇不耐受程度比较高,其它食物不耐受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人群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不同性别年龄有所不同,其中女性及青少年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和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关系,为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迁延性、慢性腹泻病105例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0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94例(89.5%)结果阳性,对照组4例(13.3%)结果阳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67例,对照组4例;2种以上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27例(25.7%),对照组0例。其中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88例(83.8%),对照组3例(10.0%),其次是蛋清/蛋黄。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2级以上的共90例(85.7%),而对照组2例(6.7%),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与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发病有关,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哮喘患儿106例作为观察组,非哮喘但有肺炎或腹泻的门诊儿童7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血清ELISA方法检测14种食物的IgG抗体,设置〈50U/mL为阴性,〉50U/mL为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率为95.3%,而对照组仅为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耐受食物分布高低依次为:鸡蛋、牛奶、虾、蟹、鸡肉、牛肉、大豆、玉米、鱼、小麦、大米、西红柿、猪肉、蘑菇。食物不耐受与食物、呼吸过敏原检测比较在两种检测中完全一致的占66.0%(70/106),不一致的占34%(36/106),食物、呼吸过敏检测阴性的34例中,食物不耐受阳性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作为食物、呼吸过敏原检测的有力补充,在儿童哮喘方面的诊断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哮喘患儿的饮食情况有更加全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在珠海地区婴幼儿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302例门诊有食物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比较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并比较食物不耐受程度。结果 302例患儿中,283例(93.70%)特异性IgG呈阳性;总阳性率女性(94.78%)高于男性(93.05%),但男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组中IgG阳性率前4位均依次为鸡蛋>牛奶>鳕鱼>大豆。2个月至1岁、2岁组和3岁组特异性IgG总阳性率分别为90.24%、97.35%和91.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不同食物的阳性强度分布不同。结论临床上具有某些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中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不同项目总阳性率与阳性程度存在差异。食物不耐受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ILSA)半定量法检测80例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的水平。结果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食物不耐受的阳性率为88.75%,9例无食物不耐受的病例均为1岁以下的母乳喂养儿;1岁以下患儿以牛奶不耐受最高,1岁以上患儿以蛋清/蛋黄不耐受最高80%。结论食物不耐受是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变应原和血清总IgE的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5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与135例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与14种食物特异性IgG,并与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94.1%,慢性湿疹阳性率95.6%,而健康体检人群阳性率54.2%。以鸡蛋(蛋白/蛋黄)、牛奶、鳕鱼、螃蟹、大豆阳性率最高,鸡肉、玉米、大米、虾、西红柿、小麦次之,猪肉、牛肉、蘑菇较低。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均为100.0%阳性,而健康体检人群仅有29.8%。结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不仅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还与食物特异性IgG引起的不耐受有一定相关性;其检测可及时调整患者食谱,缓解临床症状,为患者诊治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7.
食物特异性IgG、IgE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各种食物特异性IgG、IgE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BS组(n=44)、慢性结肠炎组(n=47)、健康对照组(n=40)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IgE。结果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和IgE总阳性率比较,IBS组与慢性结肠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 orP〈0.05);慢性结肠炎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导致IBS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食用不耐受食物可能对防治IB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在儿童常见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引起本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主要食物致敏源,为儿童常见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以变态反应科、皮肤科、儿科和呼吸科门诊就诊的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门诊患儿中,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总阳性率为86.2%(75/87).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小麦3种食物的特异性IgG阳性率位居前3位,其次分别为大米、大豆、虾、螃蟹、西红柿、牛肉、玉米、鳕鱼、蘑菇、鸡肉、猪肉.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除鳕鱼外,各种食物均以引起轻度不耐受(IgG浓度+1级)为主.IgG阳性患儿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占IgG阳性升高患儿的69.33%(52/75).除男性患儿虾的IgG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外,其余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和小麦是本地区患儿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主要致敏源,儿童尤其是已有相应一些临床症状的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儿童一些常见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