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基底节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小儿基底节急性PTCI的MRI及MRA表现。结果病变均位于内囊基底节区,左侧7例,右侧4例,6例有轻度占位效应。4例增强MRI显示病灶及柔脑膜无异常强化,6例MRA未见颅内大血管明显异常。结论MRI可明确诊断典型的小儿基底节急性PTCI,对于迟发的PTCI需要密切结合病史,必要时需增强MRI及MRA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动脉造影(MRA)对无症状脑梗死(SC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头颅MRI、MRA和TCD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MRI检出梗死灶的患者中有65例行MRA检查,60例发现脑血管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2.31%。其中大脑中动脉异常最为常见为34例。80例患者均行TCD检查,74例发现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2.50%,多数表现为血流速增快。结论MRI是确诊SCI的重要条件,MRA能显示病变血管,TCD对SCI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两者合用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机制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小儿颅脑外伤住院75例病人CT资料.结果: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梗死灶梗死64例,占85%:脑叶区梗死,11例,占15%.19例伴双侧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25例,病灶均呈软化灶.首次CT扫描发现脑梗死仅有5例,复查CT发现脑梗死2O例.轻微脑外伤患者31例,其中术后4例.结论:小儿外伤性恼梗死多见于婴幼儿,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当首次CT扫描未发现脑梗死时,应根据病情需要行CT复查,尤其是外伤后偏瘫患者,CT复查更为重要,能明确是否出现梗死灶.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便塞灶,而且可以观察梗死灶的变化过程.外伤后出现梗死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后基底节区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入住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神经发育科并确诊外伤后基底节区梗死的19例患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预后进行随访。 结果 本组男11例,女8例,发病年龄6个月~5岁,3岁以下15例(78.9%)。床坠落伤8例(42.1%),跌伤6例(31.6%),打击伤3例(15.8%),碰撞伤2例(10.5%)。19例均表现明显的偏瘫,出现在外伤后24 h内7例(36.8%),24~48 h 8例(42.1%),48 h~7 d 4例(21.1%)。左侧偏瘫11例,右侧偏瘫8例。肌力为0~2级7例,2+~4级12例。伴烦躁7例,呕吐5例,言语不清4例,抽搐2例。19例头颅MRI检查均显示基底节区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无占位效应。19例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10例住院2周,9例住院3周。其中11例出院时肌力正常。随访时间6个月~5年,2例失访,17例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13例6岁以下患儿进行Gesell发育评估,均于边缘至正常。 结论 儿童外伤后基底节区梗死多发生于婴幼儿,外伤一般较轻,偏瘫程度不等,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经过积极内科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病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病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12岁.22例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均有偏瘫,其中左侧偏瘫13例,右侧偏瘫9例.伴有头痛呕吐6例,伴言语不清或失语5例,抽搐2例,肌力0级8例,Ⅱ-Ⅲ级14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22例患儿均显示范围大小不等的脑梗死灶,其中基底节区梗死14例,额叶梗死6例,多叶梗死2例.原发病为肾病综合症6例,病毒性脑炎9例,外伤4例,病因不明3例.  相似文献   

6.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病人行常规CT和CT灌注检查。 15例在起病后行MR检查 ,其中 3例行MRA检查。结果  5 / 18例CT平扫和灌注CT均可见梗死灶。 4 / 18例CT平扫未见缺血灶 ,灌注CT可见病灶 ,随诊MR证实为缺血性脑梗死。 3/ 18例MR证实为脑干梗死 ,CT平扫和灌注CT均未见病灶。 4 / 18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2例平扫隐约可见病灶 ,灌注CT未见病灶。结论 CT灌注成像可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缺血病灶 ,以CBF、MTT、TP最敏感 ,对小脑、脑干的梗死以及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灌注CT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7.
孙梅  陈慧龙  龚宇龙 《中外医疗》2012,31(21):168-169
目的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应用于脑梗死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7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对比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检查的特点。结果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电图异常58例,占72.4%,包括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27例,重度异常3例。TCD异常63例,占82.9%,TCD诊断脑梗死异常率明显高于E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经颅和脑电图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变化和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微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扫描影像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MRA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SWI原始图像后处理得到最小信号强度投影图(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结果 46例急性脑梗死病变在常规MRI序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MRA显示2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SWIminIP图示25例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较对侧相应区域减少.常规平扫检出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出血6例,检出率为13.0%;SWI检出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出血和微出血19例,检出率为41.3%.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减少间接反映梗死灶的氧代谢率减低.磁敏感加权成像比常规MRI平扫对脑内出血和微出血的显示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儿童外伤性基底节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儿童外伤性基底节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间收治的160例经CT和/或MRI证实的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CT显示基底节脑组织内呈低密度病灶,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其中98%位于单侧基底节区,左侧多于右侧,CT表现常迟于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而出现;其中82例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其脑底动脉环及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无血流信号。结论儿童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儿童期基底节区供血的大脑前、中动脉发育不成熟及调节能力差有关,动态CT和/或MRI检查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尤其是临床MRI检查技术的使用,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帮助,早期临床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常规磁共振(MRI)表现及意义。方法:连续性收录分析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首次发病,病程在7 d内,有单侧肢体偏瘫及中枢性面舌瘫等体征,分别在急性期(7 d)内及亚急性期(14 d)以后进行一次及以上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单侧基底节或放射冠区单一梗死灶或单一血肿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患者,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1.40±7.56)岁,均有肢体偏瘫的体征,并且在两次MRI检查之间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第2次的MRI图像上,均在远离病灶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部位,相当于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长T1短T2、或者长T1长T2的异常信号。结论:MRI可以检测到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临床上注意脑卒中后病灶远端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其继发性损害表现,这对区分与新发脑梗死或炎症等其他病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特点筛选烟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交流经颅多普勒(TCD)筛选烟雾病的方法和经验。方法:用TCD筛选出疑似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进一步检查,对确诊患者进行TCD、临床、脑电图及其它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2004年2月~2005年4月检出可疑烟雾病患者11例,其中6例经DSA或MRA证实。6例均有双侧前循环的狭窄或闭塞。部分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可检测到多条低流速、频谱紊乱的血流信号,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多数患者病史较长、缺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TCD结合临床特点是筛选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CT表现,寻找病变最早出现的部位、与临床表现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3年度患者60例,在病发后0.5-6小时内CT检查,后经CT、MRI或DSA证实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致大片脑梗死,但无合并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后动脉栓塞患者,对首次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其与脑动脉侧枝循环供血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57例表现出阳性征象,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3例,基底节区密度减低55例,岛叶密度减低42例,局部脑皮质密度减低40例,局部脑组织肿胀36例。临床症状重度23例,中度22例,轻度15例。结论出现连片急性脑梗死是按M1、M2、M3、M4、M5段沿途分布,最早出现病变部位由近到远延伸,依次是:1大脑中动脉主干高密度征;2基底节区密度减低;3岛叶及颞下前叶密度减低;4大脑背外侧前部颞额顶叶交界部皮质区密度减低;5大脑背外侧后部枕叶及顶后叶皮质密度减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早期CT表现病变部位及范围有相关性,P0.05,首次检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及大脑所属各部位病灶越多,其临床症状越重,CT或MR复查脑梗死大片病变范围越大,即病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危险因素的影像学检测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例,为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且有症状的患者,对照组20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CTA评价狭窄处粥样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CT灌注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观察组CT平扫检查12例患者有脑梗死16处,分别为单侧腔梗/脑梗死7例,双侧基底节腔梗2例,双侧斑片状脑梗死3例。均病灶显示8例。颈动脉40支,颈内动脉中度狭窄5支,重度狭窄12支,完全闭塞11支。颈动脉病变单反为5例,其他均为多血管多部位病变。分析粥样斑块在颈动脉狭窄处的特点,分为混合性斑块、软斑块及钙化斑块,软斑块cT值有较大变化范围,为-8~80HU。对照组脑CT灌注左右侧显示均为对称,观察组大脑左右半球灌注显示不对称14例。结论:导致中风危险性增高的因素众多,采用多CTA技术和多层螺旋CT灌注联合应用可行全面分析,包括主动脉弓、颈动脉、颅内血管等病变评价,使中风危险性的预测效果显著提高,对伴有脑血液动力学损害的患者可提高确诊水平,为临床救治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6例经头颅CT及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证实为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ty,MCA)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早期(1~3天)进行TCD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测,根据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相差的百分数高低分成流速对称组与不对称组,每组18例.随访6个月,记录6个月内发生的任何脑血管事件,并进行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分析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 6个月后,36例患者中6例死亡,5例再发脑梗塞.5例再发脑梗塞患者中80%(4/5)为两侧MCA流速不对称的,80%(4/5)为MCA中-高度狭窄.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不对称组BI评分明显低于对称组(p<0.05).结论 TCD异常可预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两侧MCA流速不对称性越大及狭窄程度越高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大,其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CT表现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方法对180例ACI患者行CT检查,并于发病后24-72小时内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比分析ACI患者CT表现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结果 ACI患者额叶、颞叶、顶枕叶和基底节等不同梗塞部位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塞大小与ACI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病灶大小有关,与病灶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6.
弥散加权MR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天理  钱怡宁  张茁 《北京医学》2002,24(5):291-294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MRI(DW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行DWI、MRA、DSA及TCD检查.结果 43%的TIA患者显示小血管腔隙性梗死,其中8%的患者DWI可显示T2WI不能显示的超早期梗死灶;90%的TIA患者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和(或)相应脑动脉的狭窄及闭塞;48%MRA显示动脉狭窄或不规则.TCD对颈内动脉末端MCA起始部及水平段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的准确性率为100%.结论 DWI及DSA是诊断TIA患者中超早期脑梗死和显示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手段,可以科学地指导超早期动静脉溶栓治疗,并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3D-TOF MRA可显示2-3级的脑动脉异常;TCD对中-重度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CT 高密度征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6 年 5 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8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根据首次CT 中是否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进行分组,两组前循环皮质梗死、基底节 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及放射冠梗塞中梗死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后循环梗死(包 括脑干、丘脑及枕叶皮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MCAS 常见于前循环、基底节 及放射冠梗死,在大面积脑梗死中HMCAS 构成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分水岭脑梗塞10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塞的病因和CT特点。方法:根据CT结果,参考Bigaussluvskg和Kashihara二氏分型法。结果:104例中,既往有高血压及/或发病时血压升高者78例,占75%。其中皮层前型18例,皮层后型22例,皮层下型64例,(内含皮层下前型,上型和外侧型)。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多见,占54%;18例皮层前型中,14例出现偏瘫,占77.8%。22例皮层后型中,15例出现偏瘫,占68.2%;皮层下型病灶多发,表现复杂。CT结果显示,皮层前型位于ACA/MCA交界区,相当额中回:皮层后型位于MCA/PCA之间以及ACA/MCA/PCA交界区,分别在枕叶和颞顶枕:皮层下型位于MCA皮层支与深穿支动脉之间,分布在基底节及侧脑室体旁。结论:本文结果显示分水岭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可能与高血压有关,临床表现多以偏瘫为主,CT显示病变主要累及ACA、MAC和PCA分布的交界区,尤其是MCA分布的基底节及侧脑室体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