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腹膈肌切开器械吻合治疗贲门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作者1996年5月-2004年5月所完成的经腹膈肌切开器械吻合治疗贲门癌238例的围手术期经验,总结其手术方法对贲门癌患者带来的利弊。结果238例贲门癌手术切除234例(切除率98.3%),因广泛转移不能切除4例,所有切除者术后病检切端均无癌残留。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例(2.5%),切口感染1例(0.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1%),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230例(未切除者4例未列入随访范围),失访4例,其中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60.2%,5年生存率37.2%。所有随访病人中,返流性食道炎16例(7.0%)。结论经腹膈肌切开器械吻合治疗贲门癌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时间,对贲门癌患者是一种恰当的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有合并症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后纵隔施行贲门癌根治术.方法对1993~2003年经腹采用管状吻合器进行纵隔内食管胃(空肠)吻合的1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贲门癌时,在癌灶以上5cm切断食管,无切缘癌残留;无手术死亡,2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低于开胸手术.结论经腹扩大后下纵隔视野,有利于施行贲门癌根治术、纵隔内食管胃(空肠)机械吻合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126例经腹手术的胃底贲门癌及70例经胸手术或胸腹联合手术的胃底贲门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种不同手术径路均无吻合口瘘,标本经病理证实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经腹手术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经胸或胸膜联合手术者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结论 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效果好,可避免经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有利于腹腔转移性淋巴结的清扫,创伤小,安全性大。只要适应症掌握恰当,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就能避免食管切缘癌残留及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适应证和操作技巧。方法对67例经腹手术的胃底贲门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吻合口瘘,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近期吻合口狭窄,术后病理食管切缘均无癌残留。结论术前对临床资料认真评估,适应证掌握恰当,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经腹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白建林 《当代医学》2012,(34):47-48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路径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胃底贲门癌切除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根据患者手术中的手术路径将10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手术路径经腹部进行,对照组52例,手术路径经胸部开始.比较两组患者切缘癌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在切缘癌阳性率(5.36%<9.62%),吻合口痰发生率(3.57%<7.69%),并发症(10.71%<17.31%)以及致死率(1.79%<5.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虽然二组术后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17.5%>12.5%)与术后生存率(85.71%>18.85%)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腹部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吻合器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胃器械吻合法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6例高龄食管癌(49例)和贲门癌(27例)患者施行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手术中施行消化道器械吻合,术后观察吻合口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32%),吻合口出血2例(2.63%),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食管切缘癌残存3例(3.95%),行放射治疗和保守治疗。随访1~3 a,并发吻合口狭窄4例(5.26%),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9.21%(7/76)。1 a生存率80.2%(61/76),3 a生存率55.3%(42/76)。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器械吻合安全快捷,但应注意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切缘癌残留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腹贲门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和优越性。方法 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共施行经腹贲门癌切除术59例,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5l例,食管空肠吻合8例。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食管切缘癌残留2例。术后恢复时间短。结论 经腹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空肠)机械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少,输血量少,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小于2cm的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蒋琰华 《河北医学》2002,8(8):705-707
目的:了为降低食管胃吻合术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了食管胃单层吻合加周围胃壁悬吊技术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并发症。方法:作者回顾分析近6年来31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我们采用食管胃单层缝合加吻合口周围胃壁悬吊技术来预防食道贲门癌手术病发症。结果:本组治愈311例,其中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占1.6%(5/311)。经扩张治疗后痊愈。术后死亡1例,占0.3%(1/311),术后11d死于肺部并发症。结论:食管胃单层吻合加周围胃壁悬吊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了解经腹应用吻合器行食管-残胃纵隔内吻合治疗贲门癌的优点与适应证。方法:经腹切口,采用GF-I型管状吻合器吻合,对39例贲门癌行切除术。结果;术后均无吻合口瘘,无呼吸功能衰竭,随访1-3个月大都正常。结论:经腹应用吻合器食管-残胃纵隔内吻合治疗贲门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更改切口方便,无吻口瘘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贲门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例老年人进展期贲门癌经腹全胃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1~5年。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52.63%和22.86%。结论:老年人贲门癌应首选经腹探查,大部分进展期老年人贲门癌选择恰当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经腹全胃切除术有利减少并发症且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胆道感染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科自1980年1月~1986年12月因患重症急性胆管炎而死亡13例,现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某些疾病是有季节性的。某些有昼夜变动的周期性或一些角度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不能用传统的几旬构成比或月旬相对比的方法,应该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圆形分布法目前在国内应用尚不多,其应用的原理是通过三角函数的代换,对季节性或周期性资料分布及高峰期所在时间提供较确切的吋点,对疾病的预防和死囚分析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儿脏器重量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受精龄为13 ̄38周正常胎儿的心、脾重量及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误诊的常见原因是对其发病特点认识不足,术前临床资料不■实,术中处理不够慎重。为减少临床误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对此病诊断的警惕性,认真行颈部触诊,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块组织学检查而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19.
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潍坊地区1274名(男649名、女625名)7~19岁城市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③结果 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男女生肱三头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7岁(13.2mm)和18岁(17.7mm)达到高峰;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6岁(13.7mm、13.5mm)和18岁(17.5mm、17.1mm)达到高峰;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3岁(19.5mm)和14岁(21.4mm)达到高峰。除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外,其他3项皮褶厚度从10岁起开始出现性别差异。④结论 在生理因素的决定作用下,物质生活水平、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皮下脂肪的沉积和厚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