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5例AMI行急诊PCI后的患者运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对 PCI后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本组无1例发生心包填塞,造影剂肾病支架血栓,所有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及预见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急诊PCI技术治疗AMI 28例,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28例AMI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同时行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残余狭窄均≤20%,TIMI血流Ⅲ级,计26例,占92.9%。围手术期无死亡或再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结论 PCI能安全有效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术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73例AMI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术进行加强护理.结果 7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开通病变血管并预后良好.结论护士做好AMI患者急诊PCI介入治疗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协助医生以最短时间使闭塞相关冠状动脉获得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33例急诊PCI成功,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94.29%,平均住院12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无心绞痛及死亡病例,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对于胸痛12~24小时,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应用升压药物(静脉注射多巴胺配合动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44例AMI合并低血压患者分别在优化应用升压药及IABP支持下急诊行PCI 32例(手术组)和非手术12例的疗效。结果优化应用升压药及IABP支持下急诊PCI明显较非手术患者降低了院内病死率(15.6%vs 50.0%,P<0.05)。手术组优化应用升压药患者,稳定血压所需时间和出现恶心、呕吐者减少。结论 AMI合并低血压早期行优化应用升压药或IABP支持下急诊PCI可明显降低其院内病死率,应用优化升压药方案配合急诊PCI治疗AMI合并低血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急诊组40例行急诊PCI治疗,择期组40例行择期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重构相关指标、血清学指标及术后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急诊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术前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升高(均P0.05);择期组LVEDD较术前缩小,LVEF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LVE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急诊组LVEDD、LVESD小于择期组,LVEF高于择期组(均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急诊组低于择期组(均P0.05)。急诊组术后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与择期PCI相比,AMI患者经急诊PCI治疗后左心室重构改善程度更优,故在AMI患者确诊后,临床应尽量选择急诊手术,以最大限度改善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老老年(≥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对照组),其中AMI组发病12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为AMI急诊组,其他AMI患者(AMI择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择期PCI,两组合称为非急诊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急诊组PCI即刻成功率(72.2%)低于非急诊组(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MI急诊组并发症比非急诊组和AMI择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9),AMI组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老年AMI患者中,急诊与择期PCI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虽然急诊PCI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两者在院内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80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34例,其中≥80岁31例,<80岁10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经过、冠脉情况、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80岁组与<80岁组比较,手术成功率(90.3%和96.1%)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35%和9.7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80岁以上高龄A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比分析36例老年与22例非老年人AMI急诊PCI治疗的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成功率和手术疗效.结果老年组36支梗塞相关血管,置入支架40枚,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为97.2%,非老年组22支梗死相关血管,置入支架25枚,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成功率100%.两组支架特点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且两组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老年人AMI行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前壁)在起病12h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病变适合者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前降支动脉(LAD)开通后血流为TIMI3级,基本无残余狭窄,4例患者LAD开通后血流TIMI2级,1例患者因左主干闭塞术中死亡,1例患者术后1小时内因心脏破裂死亡,3例患者术后合并左心功能衰竭,5例患者择期行其它血管PCI术,住院期间33例患者无再次急性心肌梗死事件发生,出院患者随访1年,33例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安全、可靠,相关并发症少,术后患者不受体位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