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 I)的关系。方法:测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67例和正常血压组43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踝臂指数。结果:①高血压组IMT大于对照组(P<0.05),AB I小于对照组(P<0.01)。②高血压组IMT与AB I呈负相关(P<0.01),对照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AB I可作为西宁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指标,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梁晓 《广西医学》2013,(6):717-71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组70例,单纯高血压组50例,健康对照组40例。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踏车运动试验判断有无心肌缺血,比较各组心肌缺血发生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肌缺血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心肌缺血发生率为78.6%,单纯高血压组为42.0%,对照组为12.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86±0.15)mm,单纯冠心病组为(0.71±0.12)mm,对照组为(0.66±0.15)mm,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肌缺血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可能与患者心肌缺血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血脂紊乱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伴血脂紊乱老年患者1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TC、TG、LDL-C、HDL-C)、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血脂紊乱老年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脂和动脉钙化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多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45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ACE基因的I/D多态性.同时用高分辨B超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Ⅱ、ⅠD、DD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0.71、0.72、0.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接收缩压水平分组后,不同收缩压水平间颈动脉内膜厚度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与IMT的相关系数为r=0.28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压、年龄、体重指教及甘油三脂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能无相关性.患者收缩压水平与颈动肪内膜中层厚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82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高血压测量结果分为正常组25例、增厚组43例和斑块组14例;根据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水平,以9.57作为临界值,分为低动态血压变异性组42例(7.02~9.57)和高动态血压变异性组40例(9.57~14.29)。比较不同IMT组血压变异指数差异;不同动态血压变异性组IMT差异。结果增厚组与斑块组24 hDBP、24 h SBP、dDBP、dSBP、nDBP及nSBP等动态血压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斑块组高于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厚组与斑块组24 hSBPV、24 hDBPV、dSBPV、dDBPV、nSBPV及nDBPV等动脉血压变异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斑块组高于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动态血压变异性组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右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侧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右侧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低动态血压变异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CDFI检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IMT可对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数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39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测,分别以脉压≤60 mmHg、61~80 mmHg、80~100 mmHg及>100 mmHg和脉压指数≤0.400、0.401~0.500、0.501~0.600及>0.600分为四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随着脉压、脉压指数的增加而增加;Sperman's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脉压指数的相关性最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脉压指数、脉压、年龄具有显著回归关系,脉压指数的标准回归系数大于脉压及年龄.结论:脉压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相关,且与脉压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的程度,反映脑梗死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贾淑琴  吴彤 《河北医学》2000,6(3):202-20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膜厚度、流速与血脂相关性。方法:应用肱动脉超声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Ⅱ~Ⅲ级40人及健康者40人,分别进行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流速测定并做血脂测定。结果: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流速、血脂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组患者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流速与血脂(除HDL、TG外)完全相关P〈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流速与血脂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未受药物影响、且未合并其他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及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检测 (ELISA法) ,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90例患者收缩压为 (150.16±9.18) mm Hg, 舒张压为 (99.92±6.32) mm Hg;颈动脉IMT为 (0.78±0.43) mm, 血清PDGF-BB为 (25.78±12.76) ng/m 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呈中度正相关关系 (r=0.483, P=0.000, P<0.001) .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杨靖  夏阳 《广西医学》2012,34(10):1360-136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计算其脉压,根据脉压大小分为3组:A组38例,脉压<50 mmHg;B组42例,脉压50~70 mmHg;C组40例,脉压>70 mmHg.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组患者IMT和IMT/内径比值,分析脉压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1)A组高血压患者IMT、IMT/内径比率分别为(0.82±0.18)mm、(12.36±2.00)%,B组分别为(0.96±0.23)mm、(13.84±2.20)%,C组分别为(1.09±0.25)mm、(15.39±2.90)%,IMT和IMT/内径比值均C组>B组>A组(P<0.01).(2)脉压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r=0.624,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随脉压增大而增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62例,测定CRP与IMT。结果:IMT增厚者CRP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CRP与IMT正相关,降低CRP的浓度,可能会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54例)、月见草油对照组(48例)。均应用正规胰岛素降糖治疗,治疗4个月测定血脂和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LDL—C均下降,HDL—C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薄,但治疗前后斑块数量无减少。结论辛伐他汀除能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外,还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稳定和消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股动脉管壁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线阵探头,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5例健康人的右侧股总动脉的血管壁弹性进行评估,测量右侧股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内中膜厚度(IMT)、计算血液与血管壁弹性比值(B/A),比较其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右侧股总动脉IMT、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therosclerosis plaque,ASP)发生率、股总动脉弹性比值(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右侧股总动脉血管壁弹性减低,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可快捷、简便评价高血压病患者股动脉管壁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332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特点及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组、2级组和3级组,并选择32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内径,并观察斑块发生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高血压各组颈动脉IMT均较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通过球囊扩张兔颈总动脉建立动物模型,模拟PTA对动脉壁的损伤.探讨PTA后早期动脉壁内膜、中膜变化的特点。方法:用球囊扩张兔颈总动脉建立动脉损伤动物模型,术后普通饲料喂养,在术后2d、7d、14d取手术侧动脉壁标本,切片做HE染色观察测量动脉壁内膜厚度及中膜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同只兔未手术侧动脉做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计算.了解其变化特点。结果:①球囊扩张后兔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在术后2d、7d与对照侧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14天球囊扩张侧动脉内膜厚度与对照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②球囊扩张后兔颈总动脉内膜出现增厚,而对照侧的内膜厚度无明显改变;③球囊扩张后兔颈总动脉中膜厚度与对照侧相比有明显差异,球囊扩张后兔颈总动脉中膜厚度在术后2d及出现增厚,术后7d及术后14d较术后2d增厚明显(P〈0.05),在术后14d与术后7d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是可行的,不但维持了血管在球囊扩张后正常的血流动力学,而且对于被球囊扩张血管段的定位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市郑工医院接受治疗的340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180例)和对照组(160例),研究组给予络活喜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和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BP、DBP、TG、TC、LD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络活喜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中的重要意义。方法:从2008-10~2009-10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健康体检者和心内科住院病人中筛选正常人群、高血压病人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IMT为0.97mm±0.12mm,高血压组IMT为1.08mm±0.16mm,P=0.00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人中有4人发生颈动脉斑块,高血压组有17人发生颈动脉斑块P=0.0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厚度明显正相关,积极控制血压对于减少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将148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n=52)、普通老年组(年龄60~74岁,n=74)和高龄老年组(年龄>74岁,n=22),对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CAG结果进行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中青年组高血压并发率低于高龄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P<0.05),高龄老年组右冠状动脉病变高于中青年组(P<0.05),三组ACC/AHA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弥漫长病变多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CHD有不同的临床和CAG特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CHD防治措施,对合理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大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velocity,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B型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动脉粥样斑块的定义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3mm。分组情况:①以有无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与无斑块组。②以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结果:①55例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与140例无斑块者相比,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者年龄、SBP、DBP、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2.122,P=0.0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546,P=0.015)、C-FPWV(OR=1.074,P=0.033)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②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比较,前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后者明显增高,而大动脉弹性则明显降低。结论:①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动脉弹性减低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具有相关性。②高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大动脉弹性降低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过程中起独立作用。③高血压是导致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大动脉弹性下降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25例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使用甘露醇前、后大脑中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3例急性颅内高压患儿注射甘露醇0.5 h后收缩期峰流速( 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P﹤0.05),20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2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脑血流信号。结论:急性颅内高压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TCD频谱变化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的患儿甘露醇疗效不佳,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刘卫星  徐林莉 《当代医学》2009,15(32):80-8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156例,分为A组(脉压差〉60mmHg组)和B组(脉压差40~60mmHg组),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内膜厚度,并计算斑块发生率。以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脉压差〉6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差为40~60mmHg的患者(P〈0.05)。统计分析显示平均脉压、平均收缩压及病程与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呈明显正相关,而平均舒张压与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中层厚度相关,脉压差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