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针对农村地区白内障患者,测量眼轴长度(OAL )&#65380;角膜厚度(CT)&#65380;前房深度(ACD)&#65380;晶状体厚度(LT)&#65380;角膜曲率(CC)等生物学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65377;【方法】 对2009年山西省眼科医院防盲手术医疗队实施复明手术的1 049例(1 210只眼)农村地区白内障患者,采用A型超声与角膜曲率仪进行术前眼球生物学参数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65377;【结果】 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中,年龄与眼轴(OAL)呈弱负相关(r = -0.23),年龄越小OAL越长,变异越大,80岁以上年龄组的眼轴长度和变异最小,男性OAL大于女性(P < 0.05);角膜中央厚度(CT1)双眼相等,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年龄无相关性(P > 0.05),男女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角膜周边厚度下方(CT4)最厚,鼻侧(CT5)最薄;前房深度(ACD)和CT1与OAL呈正相关,与晶状体厚度(LT)呈负相关;LT较正常人厚,男性大于女性(P < 0.05);角膜曲率水平径(HK)与垂直径(VK)呈正相关,与LT无关,女性HK&#65380;VK均大于男性(P < 0.05)&#65377;【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测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不同人群的眼解剖参数的正常值,该测量可为白内障手术及角膜屈光手术提供有价值的解剖学基础&#65377;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角膜缘松解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11 ~ 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35例(37只眼)白内障患者;依据术前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检测角膜散光的结果,分为对照组15例(15只眼,角膜散光< 1.5 m-1)和干预组20例(22只眼,角膜散光≥ 1.5 m-1;干预组于最陡角膜散光轴向上做一对角膜缘松解切口,同时按常规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而对照组仅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后1 ;1周;1月;3月观察两组角膜散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同时根据IOL-Master的检测结果,术前对照组及干预组角膜平均散光(m-1)分别为0.56 ± 0.23;2.44 ± 0.79;术后1天;1周;1月;3月对照组角膜平均散光分别为0.52 ± 0.18;0.46 ± 0.14;0.50 ± 0.19;0.49 ± 0.12,干预组角膜平均散光分别为0.96 ± 0.49;0.90 ± 0.45;1.12 ± 0.46;1.13 ± 0.43&#65377;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手术前后角膜散光无明显变化,干预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散光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但术后1月;3月与术后1周相比,角膜散光矫正效果有所回退;【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角膜缘松解是矫正白内障术前散光的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实验组300眼,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2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1wk、1mo、3mo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36-638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视力、角膜散光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程度、视力水平、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具有疗效好、经济、安全、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眼前段组织与房角开放度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正常人房角开放度数(AA)与眼前段结构的关系&#65377; 【方法】 收集211例(211只眼)正常人,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扫描其前房和晶状体,并测量前房深度(ACD)&#65380;前房横径(ACHD)&#65380;解剖前房深度(AACD)&#65380;睫状体带长度(CBL)&#65380;虹膜厚度(IT)&#65380;晶状体厚度(LT)&#65380;晶状体位置(LP)以及晶状体前极的位置(LAAP)&#65377;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这8个参数与AA的关系&#65377; 【结果】 AA的均值为(40 ± 17)°,男性(44 ± 18)°,女性(37 ± 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893,P = 0.004)&#65377;AA与ACD(r = 0.721,P = 0.000)&#65380;LT(r = -0.545,P = 0.000)&#65380;CBL(r = 0.615,P = 0.000)&#65380;LAAP(r = -0.717,P = 0.000)&#65380;LP(r = 0.557,P = 0.000)和ACHD(r = 0.175,P = 0.011)相关,与AACD(r = 0.130,P = 0.059)&#65380;IT(r = 0.129,P = 0.061)无相关性&#65377; 【结论】 女性的房角比男性窄;在眼前段组织中,决定正常人房角宽窄的最关键的因素为晶状体&#65380;睫状体和虹膜根部的附着位置&#65377;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5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到0.5~1.0患者(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1%)(P〈0.05);实验组术后1d、1周角膜散光情况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并发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方面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手法隧道内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56例(87眼)患者行隧道内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50例(73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观察术后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角膜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在植入非折叠人工晶状体后,术后两组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隧道内劈核和超声乳化模式治疗硬核白内障手术相比,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于洛阳博爱眼科医院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患者110例(132只眼),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术后6个月BCVA≥0.3和0.5分别有127眼和124眼,术后视力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角膜散光为(1.42±0.11)D,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1.73%;术中后囊破裂4眼(3.03%),前房出血2眼(1.52%),虹膜反复脱出4眼(3.03%),术后角膜水肿9眼(6.82%),一过性眼压升高2眼(1.52%),后发障2眼(1.52%),IOL偏位1眼(0.7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8.2%。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4):340-342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防盲工程中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51眼,采用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对照组51例51眼,行有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植入人工晶状体。分别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 d、1周和1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裸眼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适合在基层防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罗正才  杨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32-3734
目的分析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Ⅳ~Ⅴ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Ⅳ~Ⅴ级白内障患者,将接受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治疗的150例患者纳入MSICS组,接受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的1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散光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参数(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幅度、角膜内皮密度计数损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周,两组患者散光值均较术前降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观察组散光值低于MSICS组,视力高于MS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幅度、角膜内皮密度计数损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MS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应用于Ⅳ~Ⅴ级白内障患者,可降低术后散光值,减轻角膜内皮损伤,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