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5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D 二聚体 (D D)、纤维蛋白原 (Fbg)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的含量并与 2 0例正常孕妇及 2 0例育龄健康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 :妊娠期PT、APTT均缩短 ,且妊高征患者与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t PA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但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 D有明显差异 (P <0 .0 1、P <0 .0 0 1) ;妊娠期Fbg明显升高 (P <0 .0 1) ;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FDP有明显差异 (P <0 .0 1、P <0 .0 0 1)。结论 :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 ,妊高征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行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与妊高征孕妇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正常非孕妇女和正常妊娠孕妇各50例及99例妊高征孕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采用挪威NycoCardReaderⅡ型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血浆PT、APTT缩短,Fbg及D-D水平增高;妊高征孕妇血浆PT、APTT明显缩短,Fbg及D-D水平明显增高。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三组间TT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妊高征组中,血浆D-D含量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Ρ<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孕妇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有血栓形成趋向。产前进行凝血四项与D-D的检测,对指导病情监测和治疗、预防出血及避免DIC发生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功能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足月健康孕妇58例(正常妊娠组),妊高征患者62例(妊高征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东亚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和 D 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妊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患者血浆 PT 、APTT 、TT 明显缩短,FIB 、D 二聚体和 FDP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 D 二聚体、FDP 水平变化与妊高征密切相关,凝血与纤溶指标同时监测对于妊高征的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妊娠妇女凝血-抗凝与纤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的变化,探讨孕妇在不同状态下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3例妊娠妇女分为正常孕妇组43例和妊高征20例,采用磁珠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游离蛋白S(FPS);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并与非孕妇的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43例孕妇和20例妊高征患者血浆PT、APTT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缩短;TT延长率在妊娠组仅为1%,而妊高征为18%;两组Fbg水平增高明显;妊娠组F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妊高征患者表现明显降低;两组D-D水平均增高,且妊高征患者明显增高;妊娠组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尽管差异无显著性,但仍有3例高于对照组;妊高征患者增高率达100%。结论:妊娠妇女与妊高征患者均存在不同水平的凝血活化、纤溶亢进和内皮细胞一定程度的损伤,妊娠期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检测,对预防出血,降低DIC等的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四项、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妊娠时期孕妇130例为观察组,其中妊娠中期48例,妊娠后期45例,临产期37例;另选同期健康非妊娠妇女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妊娠时期孕妇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D及F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后期及临产期孕妇APTT、PT、TT明显缩短,FIB水平明显升高。妊娠中期至妊娠后期,APTT、TT、FIB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PT明显缩短(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APTT明显缩短,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PT、TT未见明显变化(P>0.05)。D-D、FDP水平在妊娠中、后期及临产期呈进行性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组产后APTT、PT、D-D、FDP水平均明显高于产前,FIB水平明显高于产前(P<0.05);产后出血组产前APTT、PT、D-D、FDP水平明显高于产后未出血组产前水平(P<0.05)。结论: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四项、D-D、FDP水平对预防产中及产后异常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法国STA-R(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检测89例肝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D和FDP水平。结果不同类型肝病患者PT、aPTT、TT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Fb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及肝功能衰竭患者D-D、FD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型肝病患者D-二聚体、Fbg水平呈现肝硬化失代偿或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慢性肝炎。结论凝血四项和D-D、FDP水平的联合检测可评估肝病患者的体内出凝血的状况,并根据Fbg、D-D和FDP综合判断是否继发纤溶亢进,可以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谢华 《中外医疗》2012,31(13):52-53
目的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体内凝血纤溶状态,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84例妊高征孕妇,并选择同期检测的122例正常孕妇作对照。分别测定APTT、PT、TT、纤维蛋白原、vWF和D-dimer等。结果妊娠高血压孕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TT值显著增加(P〈0.05),PT值显著降低(P〈0.05),而APT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此同时,妊娠高血压组孕妇与同期正常孕妇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相比明显升高,vWF和D-dimer含量同期正常孕妇相比也异常增加,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及妊高征患者处于高凝状态,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指标,对妊高征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凝血和纤溶功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妊高征患者,采用美国ACL- 200全血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 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 -1 )。结果妊高征患者的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纤维蛋白原(Fg)含量升高,PAI- 1活性升高,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P<0. 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上述指标与轻度妊高征患者相比,P<0. 05;t- PA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对妊高征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分娩前的凝血功能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足月临产孕妇和40名正常体检妇女PT、APTT、Fib、D-dimer。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女比较,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显著降低(P<0.05),Fib、D-dimer明显升高(P<0.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dimer可作为反映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dimer升高还说明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晚孕组)、正常非孕妇(正常非孕组)各30例及40例妊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病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dimer)含量等指标。结果: 正常晚孕组及妊高病组PT值均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P<0.01),而APTT与正常非孕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高病组中,中、重度妊高病患者vWF、GMP-140和TAT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晚孕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妊高病组中,中、重度妊高病者与正常非孕组比较Fbg、D-dimer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且随病情的发展而更加明显。结论: 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及妊高病患者处于高凝状态,且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指标,对妊高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