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临床上为治疗目的而发挥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而与治疗无关且不利于病人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根据中药药性、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程度、病理机制等,分为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致癌和致畸作用等。因此必须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研究发现,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无菌制剂,实践表明,中药注射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但由于中草药成分和组分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已不断有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报道。根据有关资料,现总结以下几种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元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3-13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沿革、基本情况、不良反应等阐述,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更加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进而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中药注射剂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以鼻塞、咳嗽等局部症状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极易向下呼吸道迁延而出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并发症。该病在中医学上称为伤风、外感发热,为肺气不足,肾血不纳所致。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分型防治、内外兼治的方式,能扶正祛邪,补阴固阳,具有突出优势。但中药成分复杂,系统地确定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和机制仍有挑战性。目前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小儿外感、反复上感,治疗手段主要集中于外治法,对于内治法中单味中药或复方成分的协同作用、药效作用、抗炎机理、具体靶点通路均不明确。本研究从中医治疗途径、单味中药和临床复方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治疗进行阐述,就中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经典名方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寻求有效药物,开发新型制剂,加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所谓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毒性作用、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本草》类文献在药物性味之下所标明的“大毒”、“小毒”,是指药物的毒性,而中药的不良反应罕有记载,近代医家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亦很欠缺,以致在临床上,一提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人们便习惯责之于化学药品。诚然,中药大多是植物类药,性质平和,毒性低小,“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  相似文献   

6.
马英  刘洋  马莉 《医学教育探索》2012,35(3):237-238
《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系统阐述了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和分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机制和干预,中药不良反应的因果判断和评价,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并收载了大量的中药不良反应案例。该书具有提纲挈领、内容详实、切合实用等特点,对于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具有现实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临床中药学专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片为对照用药,观察中药方剂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结果:在平均退热时间及使甲状腺肿消退时间方面,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1),但西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1);另外,西药组有较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而中药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辩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较好的效果,还具有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发展很快,在各类疾病包括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频发生,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我们对抗肿瘤治疗常用的艾迪注射剂、康艾注射剂、复方苦参注射剂、华蟾素注射剂、注射用香菇多糖等5种注射剂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pH值和部分含量进行了考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基因异常表达是肿瘤细胞携带缺陷基因无限增殖的关键,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临床治疗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因其抗癌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有中药活性成分可调控Cyclin、CDK和CKI等基因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为中药活性成分抗癌治疗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基因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西药治疗糖尿病存在低血糖等多种不良反应,不能阻止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竭,部分药物还存在继发性失效的情况。近年来,一些中药被发现具备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易于被患者接受,因此临床对中药治疗糖尿病寄予厚望。文中根据中药对胰岛功能保护的机制,从减少氧化应激,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及促进β细胞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增进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们传统上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小,有人甚至认为没有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误解。近几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相继见诸报端,而马兜铃酸事件、排毒养颜胶囊等报道更是令人震惊,中药的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将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治尿路感染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医治尿路感染不同,中药治疗不以杀菌为手段,而主要是通过清利湿热来达到治愈病症的目的,具有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小,无耐药性的优势。它利用中药既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又能够提高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力的作用,调理、改变尿路黏膜局部的内环境,也可以间接促进人体自身恢复,缓解病情。此外,采用利尿中药也是治疗尿路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彦萍 《医学综述》2014,20(21):3878-3879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和化疗,而这些方法存在治愈率低、不良反应明显等缺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可以明显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该文主要总结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及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以及药师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几年由中药引起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发病机制和中毒原因。结果:中药引发心律失常与药物的采集、炮制、配伍以及服用等各个环节均有关系。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开设咨询窗口等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减小青龙汤对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收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29例;中药组予加减小青龙汤,1剂/d,对照组予泼尼松口服,30 mg/d,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诱导痰Eos绝对数、Eos下降例数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有2例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因此治疗后,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9例和27例接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咳嗽评分、诱导痰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较中药组更明显(P<0.05),但中药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加减小青龙汤对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疗效不及泼尼松片,但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现的抗感冒药所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进行了整理研究和报导。根据已知研究,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耳鼻咽喉等器官。而造成这些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是西药制剂,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也有发现,但远较西药为少。认为大力提倡使用中药和开展抗感冒中成药制剂的开发与研究,对预防和减少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个体化治疗及中药复方治疗的特性均为判断中药不良反应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弥补通过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库检索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的不足,基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强调从患者临床表现的变化中捕捉中药不良反应的可能信息并加以确证与防护,即停药观察法、减量观察法、大剂量观察法(近于减量观察法)、动物药观察法(近于停药观察法)、既往用药史观察法及“留观”观察法等判断中药不良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论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雪威 《中外医疗》2009,28(4):161-162
目的介绍中药注射液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查阅近20年来的医学期刊,对10种常用中药注射液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中药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中草药在提取过程中未除尽的杂质等因素有关。结论只有更加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液,才能发挥中药注射液应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中药方剂增髓汤治疗乳腺癌化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乳腺癌化疗患者口服增髓汤,对照组患者口服利血生、鲨肝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肾功、胃肠道反应、脱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对血常规指标除血红蛋白无影响,其余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能减轻胃肠道反应,对肝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肾功、脱发无明显改变。结论:中药方增髓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有保护作用,并能缓解部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味中药与中成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查阅国内2000年至2012年中文部分相关期刊。结合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病历资料。结果:采用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抗凝、降脂、预防血栓形成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减轻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单味中药与中成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