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和近年来开展的经胃镜手术治疗等方法。 传统的开放式抗反流手术主要包括有Nissen胃底折叠术、Belsey Mark Ⅳ修复术和Hill胃后固定修复术。这三种手术方式都是将食管下括约肌送入腹腔,以增加其抗反流的能力,但并不能减少胃液对食管黏膜的侵蚀。如在行Nissen手术的同时加做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则不但增加了抗反流机制,而且减轻了反流液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与传统Nissen手术的原理和治疗效  相似文献   

2.
史伟东  苏秉忠 《医学综述》2009,15(24):3776-3778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外不适症状及(或)并发症。随着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患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增多,及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患者死亡,使此并发症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受到消化内科和相关学科的重视。该文综述了质子泵抑制剂试验、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阻抗测验、食管测压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及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抗酸药和促动力药治疗、手术与内镜治疗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6例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做好各项检查及准备,术中做到熟练、准确地配合医师操作,术后给予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手术进展顺利,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86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对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患者的专科护理是协助治愈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抗反流药物治疗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治疗方法,除抑酸剂、促动力剂外,另有诸多新型药物正得到开发和应用。抗反流手术尚缺少有信服力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近期和远期疗效还无法确定。文中就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据内镜下表现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损害程度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随内镜分级损害越重,其治疗效果越差。本文对87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分级损害程度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食管炎症 ,它可以引起包括呼吸道在内的多种并发症 ,能够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理想的治疗是针对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 2 0世纪九十年代初 ,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 ,病史短者 ,不应立即进行各种检查 ,可先对症治疗 ;对症状顽固存在或病史长者 ,则应先行内镜检查 ,并给予一定时期的药物治疗 ,只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和病史长者才应慎重考虑手术治疗[1 ] 。近几年 ,由于强有力抗胃酸药物的出现和微创手术的开展 ,已经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 ] 。…  相似文献   

7.
短食管见于病期长的GERD病人,或以前曾做过多次抗反流手术的病人.壁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食管缩短,并可伴有食管管腔狭窄.目的 讨论短食管的手术纠治.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短食管的处理较为复杂,在腹腔单纯做一抗反流手术(如Nissen手术)已不太可能,因为食管的缩短,难以把胃底折叠部分无张力地置于腹腔.在有张力的情况下做了抗反流手术,术后折叠部分会撕脱,或滑至胃体,引起胃梗阻.  相似文献   

8.
刘万里教授主张诊疗胃食管反流病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思维。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对胃食管反流病治疗采取分期疗法,发作期以快速愈合炎症、缓解控制症状为治疗目标,此阶段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缓解期主要是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中药为主、西药为辅。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刘万里教授强调优化诊疗方案的重要性,找到中医干预胃食管反流病的切入点,发挥中医药“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等特色优势,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现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消化道外症状日益增多,国内文献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多有报道痰气交阻或痰气郁结胸膈的类型,表明胃食管反流病,常伴有呼吸病及咽喉病症状,由于相当数量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临床胃食管反流表现不明显,没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且胃食管反流病有食管黏膜上皮结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e上皮化生)者为34%,常易漏诊胃食管反流病,影响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中医对哮喘、咳嗽、咽喉痛的治疗,经验丰富,疗效颇佳,对这类患者,尤其是常规治疗疗效不明显的,一定要考虑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选用抑酸剂及促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同时加用对哮喘、咳嗽、咽喉痛有效的中西药,以提高疗效。本文介绍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呼吸系病及咽喉病的现状及中医对它们的认识,旨在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不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金钼集团职工医院3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导致误诊的原因,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对32例被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胃镜及PPI诊断性治疗试验确诊后,通过分析其病例资料,讨论误诊原因。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临床表现多样,32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2例,支气管炎4例,慢性咽喉炎8例,支气管哮喘8例。因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因此,对于长期表现为胸痛、咽部不适、咳嗽、哮喘等症状,且原因不明,不易控制的患者,应把胃食管反流病列入鉴别诊断行列。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使患者能够及早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目前认识到GERD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西医治疗除少数并发症严重患者行手术治疗外,仍以抑酸及促胃动力治疗为主,因其疗程长,临床治疗病情易反复,患者经济难于承受。中医学对此病尚无统一的辨证论治法,我科开展并应用“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该病,观察到其缓解症状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据内镜下表现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损害程度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随内镜分级损害越重,其治疗效果越差。本文对87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分级损害程度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于涛  李建业  刘宾 《北京医学》2005,27(3):132-134
目的探讨胃镜下腔内胃黏膜折叠缝合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对14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者施行胃镜下腔内胃黏膜折叠缝合术,并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胃镜及24h食管pH监测的结果.结果术后反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7%(完全缓解35.7%,部分缓解50.0%),无效14.3%,24h食管pH监测结果显示反流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胃镜下腔内胃黏膜折叠缝合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安全、可靠的,能较好地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诊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方法。方法对2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忠者诊治情况回顾与分析,结果24例患者治疗后临廖症状基本消失。1例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且拒地手术。结论递减法药物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提倡,手术治疗疗效肯定,但应严格控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情况,了解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经胃镜、24h食道pH监测、^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染色检查,将50名Hp阳性不伴GERD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两组,A组(根除Hp组);B组(对照组):单纯抑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Hp根除及GERD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疗程结束1周后,Hp根除者与对照组GERD发生率均为0;疗程结束3个月后,Hp根除患者中GERD发生率为8.7%,对照组GERD发生率为8.3%,两组间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不会显著增加或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提示幽门螺杆菌可能既不具有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保护作用,也不具有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无明显相关性。溃疡治愈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可能与强抑酸剂停用后酸分泌反跳作用强化有关,而与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无关。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0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订的《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该共识意见在2014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依据。本文对该共识意见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昕 《肇庆医学》2010,(1):12-1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抑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及抑酸治疗效果。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以烧心及反流为主要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抑酸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食管外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行胃镜检查减少误诊,及早使用抑酸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尝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腹段食管延长+His角重建术治疗合并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0余例,目前短期效果要优于胃底折叠术,并发症明显少于胃底折叠术。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疾病,中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作者通过对有关胃食管反流病文献的总结,从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认识、中医治疗等方面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综述,希望对中医临床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