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千金要方》异文对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金要方》一书的古传本《孙真人千金方》与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差异校大,通过两种不同版本的对校研究,能够探寻出《千金要方》真实的面貌,为《千金要方》的系统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也证明宋人在校订《千金要方》时对其医学资料确有过大幅度的改动,特别是增补了大量的医学内容,使今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与孙思邈原作已有显著不同。而《孙真人千金方》则保留了孙思貌著作的原貌,对《千金要方》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尊称为“药王”,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人统称为《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孙思邈对妇人病尤为重视,将“妇人方”三卷列于《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并在该书序例中说:“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则是崇本之意也”。本文主要研究孙思邈对妇人病的诊治特点及对当代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千金翼方》旧署孙思邈撰,为辅翼《备急千金要方》之作。今本《千金翼方》与《备急千金要方》内容有重复处,学术观点有原则性不同处。今本《千金翼方》与《外台秘要》所引《千金翼方》不同,都非《千金翼方》原著。今本《千金翼方》的作者不是《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  相似文献   

4.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系其为补充《备急千金要方》而作,全书30卷。《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妇人方"三卷,《千金翼方》将"妇人"内容增至四卷,且两书皆将"妇人"卷置于众病之首,足见孙思邈对妇科的重视。本文对两书"妇人"卷的篇目和内容进行了比较,两书相同篇目13个,《千金翼方》新增篇目12个,两书相同篇目与新增篇目内容又有同有异;《千金翼方》重复《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228首,新增方119首;另外篇目分类亦有调整,如"产后心闷"篇中4首方皆选自《千金要方》"产难"篇。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医学或隋唐科技文化,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是不可跨越的.在医学史上,孙思邈和张仲景、李时珍并列为“三大医圣”;在药学史上,他还和扁鹊、桐君并尊为“三大药王”;在道教中,他又与葛洪、陶弘景荣列为三大道医.在先医庙、药王庙和道观中各享祭奉.孙思邈的一生,德高寿颐,资质雍容,博识多闻,精通医药,充满传奇,在他的诸多著作中,《备急千金要方》(下文简称《要方》)和《千金翼方》(下文简称《翼方》)最堪彪炳,被后世合称为《千金方》.  相似文献   

6.
认为"阿是"为吴语者,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台湾针家郭家梁。其后李锄等指出,阿是乃吴地方言之常用问语。"阿是"即"可是"。吴语是汉语中一支重要古老的方言,晋唐之前,即有记载。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阿是穴的记载,则为吴语"阿是"的最早文字记载。首先将"阿是穴"作为腧穴分类之一为《针灸述要》。"阿是之法"为医者取穴之法,而"阿是穴"则系使用"阿是之法"所取得的穴位,两者有因果关系。"阿是之法"即《内经》中"以痛为腧"及"按之快然"两种取穴法,并非一种独特的取穴方法。不可随心所欲地提出诸如"反阿是穴"之类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古人认为“医之难,而幼科尤难”。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五中,对其原因作了分析,他认为其因之一是“六岁以下,经所不载,所以乳儿婴儿,有病难治者,皆无所承据也”;二是“今之学者多不存意,良由婴儿在于襁褓之内,乳气腥臊,医者操行英雄,讵肯诂视”;三是“然小儿气势微弱,医士欲留救疗,立功差难”。但孙氏不随流俗,认为“夫民生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他博采群径,借鉴于唐之前的诸家医方,编撰了《千金要方》相《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卷五、卷十五、小儿痢第十,卷三十,小儿病及《千金翼方》卷十一,卷二  相似文献   

8.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9.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10.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11.
温胆汤一方来源于唐代孙思邈之《千金要方》,主治大病后胆寒不眠症。后世医家扩大了主治范围,如汪昂《医方集解》曰:“胆为清净之腑,又气血皆少之  相似文献   

12.
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医学科学家,他对伤寒学有很大贡献。“博采群经”,“广设备拟”(《千金要方·伤寒例第一》),一个“博”字,一个“广”字,就是《千金要方》伤寒两卷的主要精神,后人称之为广义伤寒。如开首即提出,天行温疫、瘴疠,继之是《小品》论伤寒与天行温疫之异,华佗的伤寒热毒,王叔和的伤寒  相似文献   

13.
浅议孙思邈妇科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医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今陕西省耀县人。毕生治学严谨,博学多才,著《千金要方》三十卷与《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氏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书名贯以“千金”。该书首列《妇人病》三卷,集数十载经验,对妇人病的论治颇样,值得后世研习。  相似文献   

14.
宋代校正医书局改编《千金要方》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现存有二种传本,一种是宋代校正医书局的校注本《备急千金要方》;另一种是未经宋人校改的宋刊本《孙真人千金方》(现存20卷)。这二种传本无论是在篇目次序(包括同一篇中的条文次序)还是在文字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出入。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几年前我们已经撰文做了初步分析,而新近的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解释这些差异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最近,余田民同志在“引导中医按其内在规律向前发展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提出“文史哲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课”、“洞悉中国古代社会、哲学、语言文字……是打开中国古代医学宝库的金钥匙”,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很正确的,如以孙思邈的《千金方》为例,该书中的某些理论就受古代哲学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受《周易》的影响就更为突出,如果不懂《周易》,要想完全打开《千金方》这个宝库是很困难的。笔者论述本文就是想说明这个问题,并以此文表示对余田民同志上述看法的赞成与支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欲为大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  相似文献   

16.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唐初著名医学家,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孙氏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其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如重视医德与医术相结合,将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重视对药学和方剂学的研究,被后世誉为药王;研究伤寒的观点和方法对后世启发颇多;提倡食治与养性、养老等。此外,孙思邈在针灸学研究方面亦十分突出,他保存了唐以前重要的针灸文献史料,并首绘彩色《明堂经图》;明确指寸取穴法,勘定穴位,发展经穴理论;完善针灸治疗大法,重视针灸预防与治疗作用;临证重视诊脉刺灸,治疗疾病针、灸、药并重,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今以《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中的针灸内容为据,探讨孙思邈在针灸学方面的主要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作为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把食物疗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弟子孟说的《食疗本草》无论在食药收录范围方面,还是在学术内容方面,都是对《千金要方·食治》的继承、补充和发展,并载有大量食疗验方,实用性更强。孙、孟二人可谓集唐以前食物疗法之大成,对后世食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读了《青海医药》一九八二年第四期李岳奇同志撰写的《孙思邈对蒙藏医学的影响与贡献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千金方》和《千金翼方》曾否被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带入西藏? 《千金方》和《千金翼方》系逊思邈的代表作。《千金方》全名《备急千金要方》,虽曰“方书”,实际上包括了唐以前历代医学著作中有关医论、医方、诊  相似文献   

19.
浅谈《千金要方》收集禁咒方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过孙思邈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渊源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孙氏《千金要方》中收集禁咒方的原因。认为禁咒方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同时也体现了孙氏“博极医源”、治病救人的仁者之心。   相似文献   

20.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