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溶栓治疗最早使用静脉内给药,以达到梗塞部位的心肌再灌注。1960年Bocek等曾报道AMI患者冠状动脉窦内灌注链激酶(SK)。1972年Kordendat等对狗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获得成功。1979年Rentrop等在人AMI时经冠状动脉内注入SK也可能溶解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来,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一直被认为是引起急性 心肌梗死(AMI)的基本原因。近年来,由于冠状动脉造影 技术的普及,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报道逐渐增 多,本文近10年来国内文献报道资料完整的冠状动脉造影 正常的AMI 49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延迟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义德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705-1706
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畸形、痉挛和阻塞所致)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从而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最终导致AMI。美国每年约有150万AMI患者,总的病死率在5%~30%。我国AMI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1991年北京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以探讨青年AMI发病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青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2例中,30例冠状动脉有病变,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结论青年人急性AMI多发病突然,症状典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单支病变比例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AMI患者早期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AMI患者80例按心功能分为KillipⅠ级组、KillipⅡ级组及KillipⅢ、Ⅳ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多支组,选择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48h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结果 AMI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Killip级别的升高,BNP浓度呈递增,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MI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及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组(P〈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患者早期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闭塞而引起心肌急性缺血性损伤,坏死,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AMI在临床上已得到重视。我们自1989年3月至1992年3月应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治疗AMI11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何国祥 《重庆医学》2007,36(14):1441-1443
急性心肌梗死(AMI)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近2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特别是直接PCI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使AMI的治疗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的临床试验结果正改变着人们对A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AMI的治疗最主要的是要及早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实行心肌的再灌注,必须争分夺秒,真正体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8.
张书刚  刘金来 《当代医学》2000,6(7):42-43,2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中的作用。方法:用临床心脏症状学、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静脉溶栓在治疗AMI病人的作用。结果:60例AMI病人接受静脉溶栓疗法,该组病人的胸痛、心电图ST段及心肌酶学异常减轻或恢复正常率在统计学上优于非溶栓组病人,但93%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静脉溶栓疗法未能使冠状动脉完全再通。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是一个能减轻AMI病人胸痛、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好疗法,但未能使多数病人已梗塞冠状动脉完全再通,故溶栓治疗后的病人仍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功能演变与再灌注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AMI时心脏功能的研究 ,一直是心血管病理生理及临床密切关注的课题。自 CCU建立以来 ,AMI因心律失常的病死率已大大下降 ,鉴于目前泵衰竭仍然是 AMI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对 AMI后心脏功能的研究及其有效再灌注治疗与心脏功能的改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1  AMI的病理及病理生理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 ,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 (或 )冠状动脉痉挛造成的 ,少数心肌梗死是由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所造成。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最终往往形成斑块 ,造成…  相似文献   

10.
童道丰  缪武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60-56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导致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引起AMI的原因可有多种,但基础病变大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MI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相似文献   

11.
尽管在19世纪已经有人认为冠状动脉血栓可能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但它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谜。后来,基于结扎冠状动脉的动物实验和少量的尸检观察的结果,人们才认识到冠状动脉缺血可导致摔死。直到本世纪初,急性心梗死(AMI)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坏死与临床症状之间的临床病理联系才被阐明。1901年,Krehl发表文章认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并不都导致摔死,只有动脉突然阻塞才引起严重的综合征,而且AMI可并发室壁瘤和心室破裂。在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发表10年后,Obratsov,Strazhesko和Herrick三人分别描述了AMI的临…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因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AMI死亡率.因此,在救治的同时护理工作甚为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为青年AMI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青年(≤45岁)AMI患者236例为AMI组,并选取同期青年健康人群300例为对照组,分析青年AMI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236例青年AMI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120例(50.85%),双支血管病变92例(38.98%),3支血管病变24例(10.17%);总病变血管支数376支,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12支(56.38%),右冠状动脉108支(28.72%),左冠状动脉回旋支52支(13.83%),左冠状动脉主干4支(1.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I组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心理压力、过度劳累或熬夜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心理压力大、过度劳累或熬夜、高血压、糖尿病、BMI、血脂代谢异常(血TC、TG、LDL-C、HDL-C水平异常)是青年A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血管病变、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最为常见,青年AMI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青年AMI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同期AMI患者按性别进行临床资料、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病例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病例的对比分析。结果女性AMI组年龄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为其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大。结论年龄大、糖尿病为女性AMI患者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行PCI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98例首次AMI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 CAG)分为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比较分析2组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结果:398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1例,占心肌梗死患者的7.79%。2组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的AMI患者在少于40岁的比例(65.4%对41.3%p<0.05)、吸烟(74.2%对39.9%p<0.05)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AMI患者心功能较好,在年轻人及吸烟者相对多见,常伴有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进入了以静脉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β受体阻制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为代表的时代.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ACEI在治疗AMI中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若不及时急救与护理,病死率极高.本科2009年1月至12月共救治15例AMI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中老年人[1],但近年来年轻人AMI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为探讨年轻患者AMI的发病特点,评价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我们对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接受直接PCI的34例首次AMI者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及预后特点.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靑年(年龄<45岁)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40例老年(年龄≥60岁)AMI患者进行比较.③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典型心绞痛、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老年组AMI患者比较,青年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P<0.01),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均较低(P<0.05).④结论 青年AMI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冠心病危险因素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并发症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具有典型的发病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者,及时诊断一般不堆,但AMI的临床表现差异极大,如不注意识别,易延缓诊断、误诊或漏诊。下面谈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AMI发病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间的关系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特别是原管腔较通畅者,突然发生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