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膀胱容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膀胱容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时联合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综述近年来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针灸选穴。结果提示临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腧穴以背俞穴、腹募穴、八髎穴等为主,大部分学者采用循经取穴,所选腧穴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包括背俞穴、募穴、下合穴等特定穴,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关元、中极、八髎、气海、三阴交、阴陵泉、水道、膀胱俞、肾俞、足三里、会阳、天枢、中脘、曲骨等。总结分析其病因病机及腧穴治疗作用机理后提示,脊髓损伤后伴发排尿功能障碍是临床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规范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针灸选穴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组(观察组)和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膀胱功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及自主恢复排尿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针灸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残余尿量均下降至50~100 ml以下,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发生急性泌尿系感染及输尿管反流症状。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无菌性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等,能有效地恢复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脊髓损伤后(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尿潴留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间歇导尿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结果:治疗2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30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40%,对照组65.12%(P <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比较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脊髓损伤后,体内相应部位的神经传导通路及中枢间的协调性受到影响,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近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高发病率及低治愈率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上常采用神经药物治疗、间歇导尿、麻醉技术、膀胱功能训练及外科手术等对症治疗。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特色及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称赞,该文就对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临床效果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以期为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检索198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的有关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结果:共计纳入文献61篇,数据汇总、分析显示,任脉(频次104)、足太阳膀胱经(频次101)、足太阴脾经(频次41)、足阳明胃经(频次31)和足少阴肾经(频次15)上的腧穴常被临床选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且根据腧穴使用频次治疗本病前3位的腧穴为中极(35次)、关元(32次)、三阴交(26次),临床使用率前10位的腧穴还包括膀胱俞(18次)、气海(17次)、阴陵泉(15次)、肾俞(15次)、次髎(15次)、八髎(14次,含上、中、次、下髎4对)、足三里(11次),多选取募穴、背俞穴和五输穴等特定穴治疗本病,手法以补法为主,联合电针治疗时多采用疏密波。结论:通过对数据库内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选穴多为循经选穴和局部选穴,并以调理脏腑、疏通水气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的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因此,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但目前仍是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成为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常规检查技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对膀胱尿道功能进行分类外,还可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指标.本文结合尿流动力学理论就近些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研究的成果进行概述,总结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是复杂的综合工作,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尿流动力学特点,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结合矩阵取穴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4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仅行综合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1个月后的膀胱功能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及自主恢复排尿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排尿状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患者45例按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分为两组,两组分别按随机数字各表分为两组:完全性损伤针刺组12例,对照组12例,不完全性损伤针刺组11例,对照组1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及间歇性清洁导尿;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及间歇清洁导尿,疗程为20d。治疗前后采用简易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法测出残余尿量;记录患者自主及辅助方式排尿次数,奥昔布宁类药物使用量。结果治疗前后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中的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减少率,自主及辅助方式排尿次数增加率以及奥西布宁类药物使用减少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容积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针灸,2组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等纬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可以引起控制排尿功能的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从而导致储尿、排尿功能障碍.中医针灸推拿等疗法对其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对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早日重返社会,以及延长其生存时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atomic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real-time conditions of bladder and urethral function was asse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A total of 134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105 males, 29 females; averaged 34.1 years old) were involv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cluding urodynamic evaluation,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for anatomical position, and Bors-Comarr classification. The associa- tions between the levels of injury and urodynamic finding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16.7 months (range 8-27 months).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ies occurred in 21 cases, and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ies in 113 cases. Of the 43 patients with upper motor neuron (UMN) injuries, hyperref/exia and (or) 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were demonstrated in 30 (69.8%), 31 (72.1%) suffered low bladder compliance (less than 12.5 mL/cmH20), 28 (65.1%) had high 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s (greater than 40 cmH20), and 34 (79.1%) had residual urine. Of the 91 patients with lower motor neuron (LMN) injuries, areflexia occurred in 78 (85.7%), high compliance in 75 (82.4%), low leak point pressures in 80 (87.9%), and residual urine in 87 (95.6%), respectivel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anatomical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urodynamic findings were ill defined.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this study reveal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injury and the type of voiding dysfunction. The anatomical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 can not be predicted in real-time condition of bladder and urethral function. Manage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ust be based on urodynamic findings rather than inferences from the neurologic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6例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其中脊髓损伤3例,脊髓栓系3例。术后均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结果:6例患者术后B超示肾积水,较术前缓解或消失,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尿动力学示膀胱容量为458.6±37.2m l,充盈期末膀胱内平均压为17.8±4.6cmH2O,无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肠粘液堵管,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有效地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充盈期末膀胱压力,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储尿环境,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最佳选择,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43例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训练4周,治疗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24h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每周尿失禁次数、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排尿次数、每周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膀胱容量和每次尿量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在降低膀胱残余尿量和升高膀胱容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膀胱训练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致二便功能障碍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致二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3例脊髓损伤致二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对二便功能进行评级,观察针灸治疗二便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应用针灸治疗83例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功能障碍的患者后,临床痊愈27例,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达86.75%。结论针灸在脊髓损伤致二便功能障碍的治疗上,取穴方便,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