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37例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度青紫组与对照组比较,TEG的γ值、k值和m值显著延长,α角、m_α值和ε值显著减小(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减少(P<0.05);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显著增高(P<0.01);高、低切变率全血粘度与TEG的ε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64(P<0.05、<0.01)。结论:重度CCHD患儿具有显著的凝血机能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粘度越高凝血机能越低。  相似文献   

2.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冠心组、脑梗组及糖尿病组患者Fg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及血脂等诸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g与血液粘度、血沉、血小板聚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就其对疾病的影响和观察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试验和其它部分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HD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P<0.05),提示血透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HD组全血比粘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透析后得到改善。作者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对止血、凝血功能的影响。充分透析能够有效防治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与冠心病(CHD)患者胆固醇、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及腹蛇抗栓酶(AHVAT)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66 例CHD 患者血浆FG、胆固醇(CHO)及血浆粘度、低切变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60 例正常人对照。将6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AHVAT治疗组32 例及肝素治疗组34 例,观察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CHD组血浆FG、CHO、血浆粘度、低切变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CHD组患者血浆FG 水平与CHO、血浆粘度、低切变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直线相关(P< 0.05, P< 0.01)。用AHVAT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 0.05)。结论:血浆FG 升高与CHO 升高有关,血浆FG 升高可导致CHD患者血浆粘度、低切变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升高,用AHVAT 治疗可降低CHD患者血浆FG及CHO水平,从多方面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对脑出血与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规律,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观测84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脑出血组红细胞压积高于脑梗塞组(P〈0.01);脑梗塞组纤维蛋白及血小板粘附率高于脑出血组(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发迹主要是红细胞压积增高;冢了梗塞患者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3例新生窒息儿和21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研究,结果新生窒息儿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均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P<0.01,P<0.05);苍白窒息儿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更高于青紫窒息儿(P<0.01)。提示窒息程度越重,缺氧、缺血程度也越重,血液粘度就越高。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可作为新生窒息儿诊断与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照观察34例初发Graves'病患者、28例甲亢性心脏病人及50例除外对血液粘度影响较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Graves'病组和甲亢性心脏病组全血比粘度高切值、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甲亢心组血浆比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心组与初发Graves'病组相比仅全血比粘度高切值、血浆比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三项显著增高(P<0.01),提示上述三项明显增高的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心发生,并认为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可有利于甲亢心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脂肪肝患者4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的高粘状态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测定27例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血液粘度较正常降低(P<0.01),其降低程度与红细胞压积正相关(P<0.01),与血肌酐负相关(P<0.01)。血沉明显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01)。透析后血液粘度(高、低切变率下)、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改善。透析前还原粘度(高、低切变率下)均异于正常,表明红细胞聚集加快,变形能力降低,硬度增加。透析后红细胞聚集更加快,变形能力有改善。结果提示透析后血液流变学性质较透析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监测病情变化,为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地44例Ⅱ型糖再会因液流变学检测,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栓指数Q值,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红细胞积、全血粘度230S-切变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乾血液处于浓、粘、糜、缓状态。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行降血粘度抗血小板聚集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50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测定了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细胞比容。结果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的全血粘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因素参与了青光眼的发病过程,成为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中多发性脑梗塞组14例,大面积脑梗塞组11例,及普通脑梗塞组37例,以同期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尤以中小血管(23s-1WBV、9.6s-1WBV)的全血粘度升高为著(P<0.001),多发性脑梗塞患者同时伴有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出血,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36例脑出血及38例脑梗塞患血液流学变的改变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血粘度增高主要在于红细胞压积高;脑梗塞者则主要为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性增高,作者认为在血液流变学疗法中,脑出血以降低血球压积为主,脑梗塞则主要是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正常兔与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兔3天、14天、28天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比较,发现糖尿病兔3天即出现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显著升高(P<0.01),28天后,除上述变化处,还原粘度、聚集指数、全血粘度显著升高(P<0.01).表明糖尿病兔早期即出现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为此,及早控制糖尿病以及由此引起的慢性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风CT扫描,血液流变学与辨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血液流变学及CT扫描角度,对急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度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纽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上具有鉴别诊断意义;脑梗塞组中之中脏腑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中经络组显著增高(P<0.05~0.01);气血瘀滞型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肝肾阴虚型显著)旨高(P<0.05~0.001);从CT扫描结果上发现痰火上逆之阳闭主要出现于急性大量脑出血患者,而痰湿上壅之阴闭主要出现于大面积的脑梗塞患者,肝肾阴虚型多见于穿通支的小面积的梗塞患者。结果提示血液流变学指标似可作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脑卒中的一客观量度。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起病前、后血压的变化,对128 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脑出血63 例,脑梗塞65 例) 起病前,起病时及起病后不同时间的血压进行记录并对其血压变化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脑出血及脑梗塞分组比较研究。结果:脑出血及脑梗塞组之间起病前血压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起病时与起病后血压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1 , P < 0 .05) 。脑梗塞患者在起病后较起病前的血压明显降低( P < 0 .01 , P < 0 .05) ,脑出血患者起病后在原高血压的基础上显著升高( P < 0 .01) 。提示:急性脑血管病与血压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高增加病死率或加重病情;同时,防止血压过低加重脑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应用普恩复治疗50例脑梗塞患者,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48%,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纤维蛋白原、血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红细胞压积比及血沉明显降低(P<0.05)。提示:普恩复治疗脑梗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②方法对48例发病3d内的脑梗死病人使用东菱克栓酶进行治疗,并予以临床评分及检测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③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R=0.679,P<0.01);D-二聚体明显升高(t=3.36,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t=4.168~17.774,P<0.01);而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无变化(F=0.418~0.790,P>0.05)。④结论东菱克栓酶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大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与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5例脑梗塞、5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仅全血比粘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仅能反映脑出血与脑梗塞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预测急性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及预防、治疗的客观指标,但不能做为鉴别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报告4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无血管并发症26例,有血管并发症14例)高凝状态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与30例健康人相应检测指标对照研究。40例患者低切变率、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和有血管并发症14例患者的高切变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1min、5min及最大聚集率皆比正常组高,尤其有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明显(P<0.01);凝血功能检测中,TT、PT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KPTT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尤其伴有血管并发症者其KPTT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