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中药148味,累计使用频次977次,其中频次在15次以上的药物共19味,累计使用频率达54.2%,将其视为高频药物,位于前10味的分别为甘草、钩藤、茯苓、白芍、白术、天麻、僵蚕、陈皮、党参、石菖蒲。药物多为甘平、苦温之品,多入脾经、肝经。聚类分析包括6类,涉及方剂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复杂网络分析中药排名前7的节点为钩藤,甘草,白术,白芍,天麻,石菖蒲,茯苓,药物联系强链接为钩藤-茯苓,白芍-甘草,钩藤-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多用甘平苦温归肝脾经之药,治以健脾平肝,息风止动,涉及处方有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全面评价香砂六君子及其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万方数据库、PUBMED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有关香砂六君子汤及其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0月(除外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外)。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资料选取和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对照试验,共1 40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未发现双盲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对比[OR=4.25,95%CI(3.10,5.84)]、中西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对比[OR=7.75,95%CI(2.75,21.89)]、中医联合其他方法(穴位埋线、针灸、推拿等)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对比[OR=7.31,95%CI(2.43,22.01)],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在复发率方面,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对照组相比较[OR=0.43,95%CI(0.28,0.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复发率低。但由于中医药疗效设计需要严谨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特别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及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吴良村教授辨治肝细胞癌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收集2014年01月01日~2017年01月01日期间吴良村教授在浙江省中医院门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病案。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有效数据表,对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药物归经及其功效归类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33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共计160诊次及用药150种,累积用药2681次,其中使用频数最多者为枸杞子,其次为北沙参、甘草、茯苓、青蒿、黄芩、鸡内金。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性药,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味药,归经使用频次最多的为足阳明胃经,药物种类使用频次最多的为补虚药。聚类分析结果最终将药物分为14类,涉及方剂有一贯煎,药对涉及青蒿和黄芩、茯苓和山药、白术和太子参、绿梅花和柴胡等,单药可见佛手、三叶青、白花蛇舌草。[结论]吴良村教授辨治肝细胞癌以一贯煎滋阴疏肝为主,随证辅以益气健脾、清利湿热、解毒抗癌、消食和中之法,临证用药多以甘、苦、平、寒性味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研究陈念祖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陈氏《女科要旨》《南雅堂医案》《医学从众录》中治疗月经病的处方81首,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与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提炼出陈氏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 收集的81首处方中,涉及药物共121味。≥6次的高频药物共32味,使用频数排前3位的是当归、白芍、茯苓。高频药物种类以补血药、补气药为主;四气以温性为首;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首,肝经次之,心经再次。聚类分析得出5组核心药组,涉及归脾汤、六君子汤、越鞠丸等方剂。用药特点:使气血化生而调和脾胃,畅气血运行而疏理心肝,守气血循经而调理冲任。[结论] 陈氏治疗月经病以气血为核心,调和脾胃气血、调畅心肝气机、调理冲任气血,多运用补血药、补气药、理气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和采用"双录入"数据提取,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核心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纳入分析的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文献共187篇,涉及379份处方及270味中药。药物出现频数累计4 724次,使用频数排列在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党参、升麻、山药、柴胡、陈皮、茯苓,用药类别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形成5个类别。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 30%,得出药对关联规则13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24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16条,基本以补虚药类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解表药类中的具有升举阳气功效的药物三者之间不同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以补虚为主,药物之间关联多以补中益气汤的组方为核心,以补益脾肾为大法且贯穿病程的始终,兼以清热、祛湿、解毒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收集全网文献中有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药复方,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里收录的文献,将收集所得的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频数分析显示所得40首处方共涉及药物92味,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有25味,使用频次在前11位(使用频次≥10)的是甘草、柴胡、黄芪、茯苓、白术、陈皮、党参、枳壳、五味子、白芍、川芎;频次居前4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为首;归经以肺经为要;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聚类新方;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以补气药为主,同时辅以理气、祛瘀、化痰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方法:以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期刊文献为主,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对符合录入标准的113篇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结果:形成7个聚类方,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相符。结论:用文献学和多元统计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医家用药的一般规律和诊疗特色,对中医药的传承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整理总结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医案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关联及聚类分析挖掘其用药经验和规律。[结果]共收集处方228首,中药197味,性味以温寒平、苦甘辛为多,归经以脾胃肺肝为主,高频药物有甘草、大枣、半夏、陈皮、黄连、枳壳、吴茱萸、蒲公英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甘草-大枣""半夏-甘草"等,计算得出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2个。[结论]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以仲景学说为指导,以气液代谢为物质基础,主张调和通达,强调护胃舒胃,并形成自有特色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兴东主任医师是内蒙古地区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他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不外乎"虚"、"郁"、"瘀"、"毒"四端,治疗以调气活血解毒法为主要治疗大法,主要药物有黄芪、莪术、半枝莲、党参、白术、丹参、柴胡、炒枳壳、炒白芍、白花蛇舌草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主症、合并症以及胃镜检查加减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内服复方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4个数据库中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内服复方文献,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将文献整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中药内服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开源软件包R i386 3.3.0对数据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311首方,208味中药进行分析,发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白术、甘草、防风、黄芪、太子参、茯苓、陈皮等;强关联规则提示以黄芪、白术、防风等核心药物组成的玉屏风散加减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方;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黄芪-龙骨-牡蛎、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党参等中药配伍.结论 通过对药物频数、强关联规则、药物聚类的分析,可以揭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组方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医药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中医药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处方中药,建立数据库,对中药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次统计,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并挖掘高频中药组合。[结果] 共纳入186首处方,涉及中药256味,频次2 250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共24味,前3位为黄芪、茯苓、白术;中药药性主要为寒、温、平,药味主要为苦、甘、辛,归经主要为肝、肺、脾经,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7个,核心药组43个;聚类分析得到5类处方。[结论] 中医药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以益气为主,有气虚、气血、气阴的偏重;祛邪治标类中药则偏重于清热化痰、理气活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3个数据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分析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与归经分析、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结果]近10年涉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剂190首,中药120种,药性以温性居多,其次是寒性和平性;药味以苦居多,其次是甘、辛;高频中药31味,丹参、川芎、黄芪、当归、红花等较为常用;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6条;经核心药物聚类分析,演化得到18个核心组合与9个新处方。[结论]活血通络、益气补虚、化痰散结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魏晨阳  王倩 《中医学报》2020,35(9):2031-2034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内治法用药规律。方法: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为关键词,检索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章74篇,确定方剂74首。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方药使用频次,主治功效,性味归经。结果与结论:共涉及中药116味,其中使用频次≥6次药物31味,补虚药占比最高,其次为清热药、理气药等。选择药物性味以寒、温、苦、辛、甘为主。药物多归脾、胃、肝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的中医用药规律,总结疾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借鉴。[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2019年12月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 Database)等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及个人经验类文献,提取方药信息,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建立用药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通过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筛选出的52篇文献中共有62首处方,涉及64味药,20类功效,共计362药物频次。频数分析显示,药物使用频率前6位的中药为菟丝子、山茱萸、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药性多为平性、微寒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辛味和苦味,多归肝经、肾经、脾经、心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强的主要为养精种玉汤方中的子类药物组合,其他还有子类药与补阳药的配伍组合。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2个聚类方,两组药物均奏平补肝肾阴阳、养血调经之效,其中第一组药物偏重于滋阴辅阳以补肾阳、兼以养血,第二组药物偏重于滋肾阴、益肾精。[结论]临床上中医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用药以补益肝肾为主要治则,滋阴为主、温阳为辅,以平为期,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方剂和药物信息提取,建立Excel方剂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数、高频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统计,应用SPSS Statistics 25统计学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统计学软件对所有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数据库共检索出791篇文献,筛选后纳入79篇,涉及方剂83首,中药107味,药物总频数845次。频数≥10次的药物有26味,前5味为柴胡、甘草、白芍、丹参和川芎;功效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等12类;药性有苦、辛、甘等7类;药味以温、寒、平为主;多归于肝、心、脾经。聚类分析将药物聚成6类,核心药物有龙骨、牡蛎、黄芩、桂枝、大枣、党参、半夏。因子分析可提取药组3个、药对2个、单味中药3个。所有药物关联规则可得到33个药对或药组,其中柴胡和白芍药对的支持度最高。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为主,苦、辛合用,寒、温并调,以肝、心、脾经为主,临床可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等思路遣方用药,达到"祛瘀调神"治"双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采用胃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方法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症状,但仍缺乏有效阻断或逆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研究较多,临证多应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健脾益气、化阏解毒法治疗可有效阻断或逆转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使药物预防胃癌成为可能。本研究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做简述,旨在探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建库以来至2020年4月10日的中国知网(CNKI),收集符合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及清洗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进行中药频次、功效、属性、关联规则及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4首处方,中药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组方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所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并进行中药频数、功效、性味归经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以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 研究处方1 245首,涉及460味中药,其中以甘草、白术、茯苓使用频数最高,高频中药类别以补虚药、温里药使用频数最高,药性多偏于温、平,药味以辛、甘类为主,关联规则以人参-茯苓→白术的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15组中药组合,因子分析提取出16个公因子。数据分析所得方剂多重在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结论] 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寒湿泄泻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补脾胃之气为主要治则,最常用的中药类别为补虚药。本研究结果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浙江省中医院王教授门诊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有效病例295例,将医案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用药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运用Liquorice软件对所有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 [结果] 共纳入295例有效病例,涉及155味中药、使用频次5 733次,其中使用频次≥27的中药有40味。关联规则分析表明,常用药对有徐长卿和蝉蜕、黄芩和蜜麻黄、鱼腥草和肺形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出6个核心药组,表明王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多运用清肺化痰平喘、益气健脾安神等治法。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出1首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益气健脾、活血祛风等功效的核心处方。[结论] 王会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用药寒温并用,扶正与祛邪并进,扶正分清肺脾肾三脏主次,祛邪首重行气化痰,兼以祛风通窍、解郁安神、活血祛瘀等,临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庞宇舟教授临床论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庞宇舟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用药记录,并对处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使用频次分析,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方剂46首,涉及中药111味,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高频药物)有甘草、桂枝、当归、白芍、附子、防风、威灵仙、白术、大枣、知母、茯苓、麻黄、生姜、川芎、牛膝、秦艽、乳香、细辛、独活、没药共20味。高频药物以补虚药、解表药居多,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心、肺、肝经。针对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共挖掘出10组关联药物组合,其中甘草-桂枝、甘草-当归、甘草-白芍、桂枝-附子等药物组合的关联性较强。聚类分析共挖掘出5组药物组合:第一组为乳香、没药、当归,第二组为白术、麻黄、知母、附子、大枣、生姜、白芍、防风、桂枝,第三组为甘草,第四组为秦艽、独活、川芎、威灵仙、牛膝,第五组为茯苓、细辛。结论 庞宇舟教授临床论治RA的原则为解毒补虚,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兼证加减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