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硬膜外导管嵌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5岁。于1998年8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患者一般状况属ASAI,脊柱也未见异常。患者入手术室后取左侧屈膝卧位,常规消毒并以18号穿刺针于L1~2椎间隙行直入硬膜外穿刺。穿刺时进针顺利,确认进入硬膜外腔后开始置管,置管至10cm处时有阻力,稍用力后即顺利进入。置管至16~17cm处时退出穿刺针并开始退管,当导管退出1cm时即感到拔管困难,又退出1cm后便完全嵌顿,也无法通过导管注入生理盐水。经局部按摩及椎旁阻滞后,导管仍不能退出。又令病人变换体位(右侧屈膝卧位、侧卧位…  相似文献   

2.
我科选择 30例剖宫产患者行L1~ 2 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尾向给药和头向置管注药双向给药法与剖宫产连续硬膜外L1~ 2 和L2~ 3 间隙穿刺头向置管注药法各 2 0例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性剖宫产病人 70例 ,均为初产妇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组 (A组 ) 30例 ,对照组 (B组、C组 )各 2 0例。2  方法1 ) A组取L1~ 2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穿刺针缺口朝向尾端快速注药 ( 5~ 7)ml,然后把穿刺针缺口转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 3.5cm ,平卧后视麻醉平面经硬膜外导管注药。2 ) B组取L1~ 2 、C组取L2…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导管椎关节嵌顿1例孙运波,王学智,于素桂,闵国英(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患者无脊柱畸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在左前倾屈曲位,于L1~2旁正中穿刺,置导管8cm,但管腔完全梗塞,回退困难,改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带管回病房。术后第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选择性单侧置管在老年低位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6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侧方置管)和B组(常规置管)。A、B两组病人均取患侧卧位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A组将穿刺针口斜面向患侧(术侧)旋转30°~35°,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4 cm,B组按照常规方法置入导管,比较两组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结果:A组麻醉阻滞效果、VAS评分显著优于B组(P<0.05),Bromage运动阻滞3级者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而1级者B组多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侧方置管法在老年低位手术麻醉中有较好的麻醉和运动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40岁。患子宫肌瘤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前病人一般情况良好 ,无感觉及运动异常。麻醉穿刺点选择L2 ,3 ,侧入法头向置管 ,穿刺过程顺利。当硬膜外置管 2cm时 ,病人突然尖叫伴右下肢抽动 ,自述右腿疼痛 ,立即停止置管进行观察 ,疼痛感觉消失。再次试探性置管病人无疼痛及异样感 ,硬膜外腔置管 4cm并注射地塞米松 5mg ,然后以 2 %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 ,麻醉完善 ,时间约 2h ,共用药2 0ml,手术完成顺利。术后自硬膜外导管注入VitB110 0mg ,VitB12 0 .1mg ,地塞米松 5mg ,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奥贝…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8岁,体重78公斤,身高165cm.因妊娠足月,害怕疼痛并认为是高龄产妇而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取左侧卧位,选L1-2点常规消毒铺巾,行正入法硬膜外穿刺,穿刺顺利,经穿刺针向头侧硬膜外腔置入导管,置入时稍有阻力,置管5cm后退出穿刺针,固定导管,平卧位后回抽无脑脊液和血液后给1%利多卡因5ml实验剂量,5分钟后无异常分次注入0.75%罗哌卡因8ml,7ml后消毒铺巾开始手术,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历时1小时30分钟,临近结束时准备再给3ml罗哌卡因后接镇痛泵发现硬膜外管注药有助力,无法注入药液即放弃镇痛,手术结束后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恢复穿刺时的体位导管仍无法拔出,将穿刺点及导管重新消毒后送回病房,术后第二天于导管及穿刺间隙周围注射局麻药后仍无法拔出,术后第三天患者回手术室,处原穿刺体位,仍无法拔出,后将患者扶起成坐位,双腿自然垂于床边,并由两名医生扶住患者呈弓腰位,穿刺部位再次消毒,并用经消毒处理的硬膜外导管钢丝内芯经硬膜外导管腔置入直至受阻,然后再轻轻往外牵拉硬膜外导管,顺利拔除导管,硬膜外导管前端3cm处有明显压痕,导管完整.  相似文献   

7.
涂正一 《四川医学》2001,22(12):1191-1192
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手术中应用普遍而广泛。但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却常因置管困难而改换穿刺间隙或麻醉方式 ,既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 ,又耽误手术进程。所以 ,找出置管困难的原因 ,在临床麻醉中既必要又十分重要。置管困难因素及处理 :1穿刺前因素 :穿刺前未对穿刺器具进行检查引起置管困难 ,穿刺针重复使用、针尖内卷、针口变小 ;少数导管过粗 ,置管时导管不能通过针口。穿刺前必须进行检查 ,导管置入穿刺针并从中通过 ,注意观察导管出针口后的方向 ,以便确定其在硬膜外腔大体走向 ;2穿刺技术及部位的影响 :未达黄韧带拔出针芯进针 ,…  相似文献   

8.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和置管易损伤硬膜外血管 ,导管也易误入血管内 ,不仅造成麻醉失败 ,还会导致局麻药中毒。为此 ,我们对 6 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于置管前注入试验量和常规操作置管后注药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 146例 ,其中男性 12 7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3~ 6 1岁 ,ASA 1~ 2级。术前无凝血障碍和未接受抗凝治疗。以 16~ 18号硬膜外穿刺针在T12 ~L4 穿刺 ,观察组为 6 3例 ,在穿刺成功后置管前先经穿刺针注入 1 6 %~ 2 0 %利多卡因 5ml (含肾上腺素1∶2 0万 ) ,然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9年 4月 ,对 1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 ,术中发生心搏骤停进行了及时抢救 ,复苏良好 ,现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 ,女性 ,44岁 ,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 ,术前用药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于L2~ 3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方置管 3.0cm ,置管时稍感不畅 ,回抽无脑脊液。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阻滞平面为T10 ~L1,10min后再经导管注入 1.5 %利多卡因 13ml,阻滞平面为T6~S3 ,开始手术后麻醉效果好 ,间隙30min后 ,又注入 1.0 %利多卡因加 0 …  相似文献   

10.
<正> 连续低位硬膜外腔阻滞穿刺时常采用直入法。有时会遇到放置硬膜外导管困难。我院1998年~2000年采用改良的置管方法处理多例患者,效果良好。1 穿刺置管所遇到的困难及方法的改良 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16或18G,10cm长硬膜外穿刺针,行低位硬膜外腔穿刺术。确定针尖已进入硬膜外腔,然后经针蒂置入硬膜外导管。有时会出现以下情  相似文献   

11.
持续牵引拔出硬膜外导管1例报告胡先力成都钢铁厂职工医院(610303)患者,女,26岁。身长142cm,体重64kg,孕42周。因患均小骨盆、胎儿宫内室迫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查:脊柱无畸形。经L1-2旁正中穿刺,向头侧置管顺利,目管1....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摘要患者女 ,5 2岁。拟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将患者左侧卧位于手术台上 ,取L2~ 3 椎间隙为穿刺点 ,用18号腰穿针进行穿刺 ,垂直进针约 6cm时感觉阻力消失 ,有落空感 ,行注气试验时无阻力 ,注入气体量约 3ml,之后放置导管阻力明显 ,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后置管仍未成功 ,随即将穿刺针进少许 ,可见有清亮脑脊液流出 ,退至无脑脊液流出位置 ,重新置管 ,反复多次做注气试验均呈阳性 ,此时患者出现右下肢胀痛 ,头痛剧烈 ,时觉恶心 ,即拔出穿刺针 ,改平卧位。查体 :P :92次 /min ;BP18 6 / 10 6kPa(14 0 / 80m…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穿刺包在腹腔镜胆道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穿刺包行胆道造影,方法简单,容易学习,成功率高。方法通过右侧肋缘下,胆囊管垂直上方,刺入硬膜外麻醉穿刺针,拔出穿刺针内芯,置入硬膜外导管,插入胆囊管,进行术中胆道造影,1例插管失败,改用带管头皮针胆总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结论使用硬膜外麻醉穿刺包,进行腹腔镜胆道造影,此方法简单易学,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一种自行研制的软头硬膜外导管和普通导管在硬膜外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软头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各200例,均选择硬膜外麻醉.穿刺环境温度2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置入软头硬膜外导管,B组置入普通硬膜外导管.分别记录穿刺置管时硬膜外导管回血、导管置入困难、置管失败、麻醉中导管回抽有血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在硬膜外穿刺置管时导管回血、导管置入困难等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结论 软头硬膜外导管对提高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着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娩镇痛是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产妇不仅要求分娩时母婴安全 ,而且要求分娩无痛。在过去 2 0年中硬膜外阻滞麻醉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1-5] 。尤其近 1年来局麻药罗哌卡因的应用 ,使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作用更趋完善。1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方法和药物选择硬膜外阻滞术分娩镇痛选在第一产程宫口开大至 3~4cm时开始 ,活跃早期进行。从穿刺点L2~ 3 或L3~ 4椎间隙刺入硬膜外腔 ,回抽无脑脊液后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并固定。先注入试验剂量的局麻药 1%利多卡因 5ml,待5min后证明未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和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冉启奎 《重庆医学》2007,36(7):647-648
目的 观察硬膜外(EA)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被随机分为EA组和CSEA组,每组50例.EA组用18G硬膜外穿刺针取L2~3间隙常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CSEA组用27G笔尖样腰穿针通过18G硬膜外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5m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麻醉效果和麻醉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EA组相比,CSEA组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完善,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EA组为14%,CSEA组为23%.结论 CSEA兼有腰麻和EA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比较理想的剖宫产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
  女,51岁,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经腰2、3间隙直入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置管过程稍微有些阻力,患者无神经根刺激症状。拔出硬膜外穿刺针后,调整硬膜外导管长度,但硬膜外导管拔不动。此时,硬膜外导管置入3.5 cm。用注射器注入1.0 mL生理盐水,无阻力,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0 mL后,麻醉平面达T10,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拔管时拔不动导管。让患者恢复穿刺时体位,强力弓腰,仍拔不动。后向硬膜外导管内下入硬膜外导管管芯(量好长度),用止血钳夹住导管与管芯(患者保持穿刺时体位),借住管芯的力量,把硬膜外导管拔出。拔出后见硬膜外导管光滑,无打折,倒刺,也无血迹。  相似文献   

18.
朱燕飞 《四川医学》1999,20(5):464-465
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7月对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6例,分娩时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效果良好。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骨盆内测量各径线无异常,无明显头盆不称,自愿接受经阴道无痛分娩者,共计66例。1.2 方法:于临产后宫口开大3~4cm,活跃早期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点选择L2~3或L3~4椎间隙并向上置管在硬膜外腔保留导管3.5cm。1.3 药物:0.125%的布比卡因加芬太尼100μg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首次给药8m…  相似文献   

19.
赵静  邓硕曾  刘进 《四川医学》2007,28(1):58-58
患者,女,46岁,60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于2005年12月10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既往史无特殊,HR85次/rain,BP115/68mmHg,体格检查腹部柔软、右下腹有压痛,余无特殊,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正常,拟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入室后心电监护下取右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以T11-12椎间隙为穿刺点,中路进针采用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腔,导管向头端置入硬膜外腔3cm,穿刺置管顺利,回抽未见血和脑脊液,固定硬膜外导管后翻身平卧,以2%利多卡因为硬膜外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20.
张永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68-266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体重110 kg,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右侧卧位,L1~2间隙穿刺,穿刺顺利,阻力消失,负压明显,置管20 cm时退出穿刺针.退出导管2 cm时困难,管内不能注射生理盐水,感觉拔管阻力明显,似被紧紧"卡住",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身体过度屈曲,仍不能拔出硬膜外导管.改腰穿L1~22~3间隙,麻醉效果好,手术顺利,手术结束后再拔管,仍不能拔出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