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化培训在提高ICU低年资护士气管插管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低年资护士47人分为观察组27人和对照组20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时间、动作准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培训有效提高ICU低年资护士气管插管动作准确性,缩短操作时间,使低年资护士能熟练掌握及时有效实施气管插管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方法:制订规范化培训教程,对2010年新人科的15名护士进行系统的业务素质、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新人科护士在培训前,理论考核成绩为(65.64±3.91)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5.27±3.47)分;经过5个月的新护士培训与考核,有1名护士不能胜任ICU的工作而被淘汰,有3名护士因为个人原因辞职,未完成培训计划,其余11名均顺利通过培训,理论考核成绩为(88.18±2.40)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1.46±2.12)分。培训后的成绩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培训后,进入临床工作的11名护士均掌握了ICU专科护理基本技能(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尽快使新护士适应综合ICU高强度的工作性质,应对ICU的常规工作,但培养成熟型的ICU护士还需要后续较长时间的不断地、规范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路径目标理论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观察并记录两组实习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操作成绩等数据,作为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平均成绩为90.1分;对照组实习生的理论平均成绩为79.6分,其他成绩实验组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路径目标理论应用在肾内科护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法对基层医院内科新护士专科技能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分到我内科6个病区的护士为研究对象,经抽签确定内一、内二、内五的新护士18名为对照组,内三、内四、感染科新护士21名为演练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带一跟班带教,演练组在一带一基础上增加内科最常见疾病观察、抢救流程及纠纷处理的情景模拟演练培训,两组学员完成学习后进行基础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评判护士的综合能力。结果演练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两种带教培训方法结果演练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演练法对基层医院新护士专科技能培训可使护士尽快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更快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及要求,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教学模式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新入职护士共69人,培训周期均为3个月。2016年新入职护士34人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为对照组;2017年新入职护士35人采用规范化培训模式为观察组,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生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培训后,各项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各项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对口腔专科护士四手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医生、患者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了新护士从临床护士到口腔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培训路径表对内分泌科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内分泌科新入职的33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培训1年;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新入职的2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使用培训路径表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1年;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基础、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临床实践能力,不良事件发生及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测评。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基础知识、操作成绩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媒体制作、健康教育、护理查房、授课能力等临床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对观察组新护士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对照组发生9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培训路径表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内分泌科新护士基础、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提高了新护士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护理大专生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0人,观察组用强化实验法,对照组沿用传统实验法。结果 观察组书面测验的平均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实验抽查平均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期中考试平均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实验法对影响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因素有较强的干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理论和实验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新入职的88名护士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批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和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信息素质、学习合作能力等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自信心、认知成熟度等CTDI-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等培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的掌握度,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加培训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在新进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3名毕业1~3年的新进护士随机分成观察组(37名)、对照组(36名),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课程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0)。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观察组护士总分(303.89±23.81)高于对照组总分(280.36±17.22),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得分(126.54±5.65)高于对照组得分(116.58±6.36),总分和4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中采用思维导图,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007级41名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的调查,了解其临床实践的效果。方法:比较规培前后学员成绩,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对学员培训前后德、能、勤、绩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和培训后学员操作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培训后高于培训前,P〈0.05;规培前后学员德、能、勤、绩比较,培训后学员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规培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规培为护士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有利于年轻护士的成长和发展,推动了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对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将在本院手术室工作的50例护士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行层级培训方法,并观察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培训在临床手术室护士培训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各项能力,同时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2月在郫县中医院ICU工作的5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观察组护士采用PDCA培训法,即按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4个阶段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培训结束时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培训法能较好地培养ICU低年资护理人才,提高IcU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低年资护士(工作0年~1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培训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评价2组护士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在考核成绩及护士对培训过程与效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的培训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临床专科理论、专科操作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规范培训流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海口市中医医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新进急诊科的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患者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评分及各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培训后,对照组护士理论考试评分[(80.23±4.3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理论考试评分[(94.36±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 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急诊科新入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本院在职女性护理人员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明确责任、绩效考核及改善工作氛围等激励机制,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根据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来评价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实施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χ2=6.69,P〈0.05)。结论:采用激励机制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化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及工作能力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急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志愿者照护实践对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与试验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文关怀理论培训;试验组在常规理论培训基础上增设志愿者照护实践,每2个月1次,每次4 h,连续4次。培训后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I)、临床沟通能力量表(CCCS)和护理职业生涯管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试验组低年资护士CAI认知、勇气、耐心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CCC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试验组职业生涯管理晋升公平、提供职业信息、促进职业发展各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注重培训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志愿者照护实践,有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深化优质护理工作内涵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岗前培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配置中心入岗护士进行无菌配置岗前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岗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士105名,按入岗先后随机分成对照组45人和观察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现场讲授和操作示范来实施岗前培训,观察组护士在采用传统的现场讲授和操作示范的基础上,增加《配置中心护士专业技术的24项指标》作为教材发给护士来实施岗前培训。培训后两组护士均按《配置中心护士专业技术的24项指标》自评掌握程度,确认完全掌握并经操作考核合格后,允许上岗。比较两组入职无菌配置护士的工作效果。结果《配置中心护士专业技术的24项指标》,两组100%正确完成的有9项,观察组护士最高的出错率10%,对照组护士最高的出错率29%;观察组执行操作规范正确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配置药物错误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配置中心护士专业技术的24项指标》作为教材应用于配置中心无菌配置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的教材,能够提高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志宏  姚美玉 《中外医疗》2014,(17):167-168
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6月-2012年7月在护理质量控制中实施可追溯管理方法作为观察组,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该科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和服务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和急救物品管理的护理质量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为0.009%,观察组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为0.03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9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追溯管理可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我院新生儿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法。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1)管理后两组护士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体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满意度、工作被称赞与认可满意度、对工作的控制与责任感、同事关系及交流机会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士工作及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