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金以来《灵枢经》的版本流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回顾北宋以前《灵枢经》流传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古本《灵枢经》在内容与结构上都与今本《灵枢经》有所不同。对北宋时期《灵枢经》的流传情况作了考察,认为《灵枢经》在北宋初期已大部分亡佚,而北宋哲宗时经政府版行之高丽献本《针经》是《灵枢经》首次有明确史载的版刻。此后,《灵枢经》全本才得以流传于世。《灵枢经》在北宋末南宋初又一次失传,南宋绍兴乙亥年(1155)经史崧献出家藏旧本《灵枢经》后才得以重新传世。在考察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今本《灵枢经》即是史崧将哲宗时刊本《针经》易名《灵枢经》并加以校勘整理而来。并对《灵枢经》宋金以来到清末的版本源流进行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黄帝内经>中"黄帝坐明堂"的明堂进行考证.方法:采用历史文献考据、田野调查、考古发现等方法.结果与结论:河南省新密市黄帝都城中的"黄帝明堂"有大量历史文物佐证是黄帝时期的"明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设管理系统平台(TPI),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完成<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建设.方法:将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完成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著录47本,收录<黄帝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结论:建立<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黄帝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火针属针灸穴位特殊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针与灸独特的双重作用.<灵枢经.官针>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灵枢经·筋经>:"焠刺者,刺寒急也".火针具有温阳通络、祛寒除湿、解毒散结、祛腐排脓等作用.尤其在西北地区主治风寒湿痹、痛症、瘰疬、痈疽等顽固性疑难疾病疗效显著.但在操作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刺法要求,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意外事故,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黄天骄  王育林 《中医学报》2022,37(2):231-235
四物汤的源头很可能与《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有关.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四物汤首次正式成方,用于治疗外伤瘀血.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则用之于妇产科诸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妇人大全良方》的收录是四物汤得以流传的标志性事件.金元学术争鸣时期,出现了大量四物汤化裁方,刘完素、李果、朱丹溪、王好古等人的著述中均有...  相似文献   

6.
经眼48种现存《易筋经》传本中的避讳研究,结合各传本中的内容,具有版本价值,可作为《易筋经》早期代表的传本凡15种。包括抄本8种,刻本7种,未见明本。较早的传本均为抄本,道光间方见刻本。沈氏校本不避清代皇帝讳,其序有称“顺治辛丑”,故当抄成于清康熙前期,此为最早。雍正抄本,避“玄”字讳,不避“弘”字讳,并载有雍正年序,抄成于雍正间,当为次早。西谛本避“玄”“弘”两字讳,当为乾隆间或其后抄本。现存刻本中以道光三年之傅金铨校刻本为最早,这也可能是《易筋经》最早的刻本。祝文澜本及来章氏辑本均可能晚于此本。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所存《灵枢经》是残缺不全的,而其残缺程度如何,至今无人考证。为了探究《灵枢经》之残缺大概,以新校正为依据,分析其校正医书的情况,认为从新校正校正《素问》及《甲乙经》时所引用《灵枢经》原文的多少,又校正《素问》时当引《灵枢经》处反引《甲乙经》等情况,可以推测北宋时所存《灵枢经》残缺的概貌。  相似文献   

8.
《窦太师针经》为元代针灸古籍,现存清代及民国两种抄本。清代抄本题作“秘抄杨氏家传针经图”,民国抄本与“玉龙歌”合抄,题作“玉龙歌”。经考证,这两种抄本确系《窦太师针经》的不同传本,但确切书名尚无定论。其作者并非窦汉卿本人,当是窦氏传人整理,又经后人补注。其中清代抄本具有本文、附注、提行集注、眉批等多种构成。由于《窦太师针经》为甄权后又一次,也是唯一次对针灸腧穴基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而极具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易>为五经之首,由<易经>和<易传>两部构成,<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奠基之作,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这两部巨著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两者对养生观均有较系统、精辟的论述,且观点鲜明.然而,<内经>成书于<周易>之后,故受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便有历代诸多医家"医易相通"、"医者,也"、"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之说.唐孙思邈云:"不知<易>者,便不足以以知医".明张景岳曰:"早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由此可见,<内经>的养生观源于<周易>.  相似文献   

10.
拨法验案3则     
拨法,是笔者在学习、运用和研究针灸疗法的过程中,受中国<灵枢经>、<史记>和<汉书>等古籍的启发,通过对手针、足针、指针和其它特种针法的研究,经自己多年临床的反复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疗法.这一疗法是以双手拇指的指甲代针,指压如针头大小的经脉起点时,触发循经感传,并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0余年来,笔者在加拿大从事针灸的临床工作中,已将其广泛运用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后遗症、哮喘、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关节炎、多种皮肤病、肥胖病和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拨法验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宋周守忠纂辑的《养生类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汇编类养生专着,该书摘录了190余种着述中的养生内容,这些着作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及佛道文献,其中有不少是佚书。通过对《养生类纂》征引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在辑佚、整理古籍方面的文献学价值。同时也发现其引文存在脱文、文字讹误、误注出处等问题。最后探讨了该书与明代养生文献《养生余录》的关系,认为《养生余录》上篇《总论养生篇》的内容是摘自《养生类纂》卷一《养生部》。  相似文献   

12.
《丹溪心法》是由其弟子戴元礼、赵以德、刘淑渊等整理朱丹溪之心得,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朱丹溪临床治疗经验的医学著作,该书对经络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朱丹溪提出的十二经见证、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是对经络病候、诊断归经的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发展了《内经》的经络学说,丰富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内容;灸法有补火泻火的功效,对灸法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同时对中医养生研究颇深,在情志养生方面有独到见解。对《东坡养生集》9卷诗文进行整理,总结苏轼情志养生的思想及方法,希望对《东坡养生集》的文献研究有所裨益,并且为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探究《黄帝内经》影响下的《金匮要略》"气化观"。运用历史考察、文本分析等文献研究方法,对先秦两汉文化背景下,《黄帝内经》等著作中"气化"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哲学、医学内涵进行分析,从道、法、术3个层面揭示在其影响下的《金匮要略》"气化观"的形成原因。秦汉哲学认为"气化"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因和运动的法则,古代医学认为人体气化遵循天地四时阴阳、五行的运行方式,这些都影响了《金匮要略》健康观、诊疗观及其遣方用药原则的形成。《黄帝内经》对《金匮要略》气化理论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世流传时间最早、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医学科学著作。它是中国先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生活实践和解剖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血气、精、神、津液、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奠定了具有辨证思维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并为中医药学尔后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几千年来,《黄帝内经》建立起来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在保证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了临床实践的严格检验,同时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化体系。文章从针灸手法、辨证用药、医学教育等方面论证了中医科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产后痹是一种产后妇女高发的慢性难治性病,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系统全面论证痹证的病因、证候、分类和治则,没有方药。基于《黄帝内经》"致痹"理论,探讨产后痹的病因病机,挖掘出古医籍中行之有效的经方。研究发现桂枝汤可通过调和营卫气血,达到除痹止痛之功,是治疗产后痹的有效经方,具体应用临床疗效显著。因此,重视《黄帝内经》理论的深入挖掘和探讨,扩大经方的治疗范围,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证《千金要方》新雕本、宋校本条文错互的现象,发现宋校本的医论条文与篇题相合,论说集中,内在逻辑严密,呈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其方论条文的编排,注重事类相从,条理清楚,查找便捷,实用性更强。结合宋代理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主校者馆阁官员的身份特征,提出:出于增强方书实用性的目的,宋臣对《千金要方》重新编次,使其内容编排更加趋于合理,临证查用方便快捷;宋校本具有理、法、方、药条文序列系统规范的特点;应当对宋臣医书整理的理念、指导原则、过程特点、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医学术内涵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辨章学术,以便正确理解、有效利用宋校医书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 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是我国法医学的萌芽时期,秦律、《封诊式》、《黄帝内经》均有法医学的内容,战国时期已有包括检验程序、检验人员和检验报告书等内容的检验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备急千金要方》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备急千金要方》承宗张仲景学说,对《伤寒论》所有的条文,首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予以搜集汇编,为伤寒学派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思邈不仅重视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而且在《素问》及《难经》对广义伤寒认识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补充《伤寒论》证治方药的未备,融创新于继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