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游涌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0):1078-1079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好发的一种常见病,在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中约占25%,国外报道前列腺炎发病率为2%~10%,有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有过前列腺炎症状。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病程迁延,诊断标准不统一,疗程长且效果不佳,加之前列腺炎易导致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碍悼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就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路明 《医学综述》2004,10(6):384-384,F003
慢性前列腺炎(chmnic prostatitis,cP)是一种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由于其症状多变,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不统一,患者虽长期治疗,但效果不佳,且前列腺炎易合并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有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和疗效,现将近几年来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一般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占泌尿外科男性病人的25%~40%,病因十分复杂,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感染是其中重要的病因^[1]。由于对该病缺乏必要的认识,使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甚至不合理用药,造成病情易于反复,经久不愈。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增多,为了解前列腺液微生物感染的菌种及危险因素,笔者对2005~2007年来我中心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做了前列腺液常规培养、鉴定和支原体、衣原体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治疗方法不统一,故有的患者虽经长期治疗,但总体效果不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确切,笔者就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近况予以述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先采用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静脉给药3天,后改为口服抗生素维持14天。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口服司帕沙星,每日1次,每次300mg,共15天。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常规口服头孢克肟0.1g,2次/日,7-14天。结果治疗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愈148例,治愈率74%,显效32例,有效率90%,无效2例。结论只有针对前列腺炎的病因给予相应综合治疗,才会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瑞发  马腾骧 《当代医学》2001,7(10):39-42,29
本文着重复习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分类,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子的常见病、多发病,占男科疾病门诊的1/4~1/5,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加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比较复杂,体征亦不典型,因此给治疗上带来一定难度。对此类患者必须进行较为系统的病史询问和检查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措施。笔者自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此类患者68例,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是最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疾患,也是全科临床中经常遇到的病例。该病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病因尚不清楚。其临床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溢液,并伴有会阴、腰背、耻骨上区等部位的隐痛不适等。由于大多数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在诊治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炎时容易误判而导致疗效不佳,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特异的病因学分析和诊断后才能采取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炎 ,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 ,约占泌尿科门诊病人的 2 5 %~30 % ,Stamey认为约有一半的男性在一生中曾罹患前列腺炎。由于其病因复杂 ,症状变化多样 ,临床上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方法 ,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些新的观点、分类方法、治疗方案等不断涌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前列腺炎的诊疗水平。1 前列腺炎的分类以往的二十多年 ,临床上大多采用以Mears -Stamey“四杯法”为基础的传统分类法 ,即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ABP)、慢性细菌…  相似文献   

10.
联合方案治疗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一种难治性疾病,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生理特点设计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前列腺穿刺直接给药,辅以射频仪治疗药物吸收,口服α1A受体拮抗剂改善排尿症状的三联方法,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肛窦炎并发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19例肛窦炎并发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二者同时治疗,治愈率为91.6%,随访1年半无复发。结论肛窦炎并发细菌性前列腺炎时易被漏诊;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加重肛窦炎的病情,二者同时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兆宏  刘春雨 《医学综述》2009,15(16):2463-2465
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是青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临床征象多样,主要表现为排尿刺激症状,生殖器及盆腔疼痛。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缺乏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段。由于前列腺固有的解剖及生理特点,致使慢性前列腺炎难以治愈。近年来,国内外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阎鹏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5):609-610,626
目的:探讨检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尿酸(UA)水平的意义。方法: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标准,将在我院确诊的113例CP患者分为两组,ⅢA组59例,ⅢB组54例,实验另设正常对照组21例(未患CP的健康志愿者),三组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炎评分(CPSI-P、-U、-T),测定EPS中WBC计数和UA浓度,治疗4周后再分别进行上述测定。结果:①CP患者的EPS中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前后CP患者CPSI评分,EPS中U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PS中WBC在治疗前后Ⅲ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B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PS中UA水平可能与CP发病有关,EPS中UA测定对C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东  杨世春  陈照祥  潘慈康  邵淑梅 《四川医学》2002,23(10):1007-1008
目的:观察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尿动力学相关参数。方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行常规尿动力学检测,观察比较相关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各尿动力学参数有明显不同。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发病及诊治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组临床综合症,目前已居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人们对慢必旬腺炎的认识,本文论证了社会与心理因素在该病发生和诊治中的作用,认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性病的蔓延及错误的宣传导向是导致慢性前列为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不足和紧张焦虑心理,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由于慢必表列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仔细分辩各种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准确作出诊断、及时给予治疗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淋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等有关问题。方法:对206例较顽固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行前列腺液多媒体显微诊断检查,发现47例淋菌、支原体、衣原体前列腺炎。其中淋菌性前列腺炎16例,支原体、衣原体性前列腺炎31例,分别选用氟氯西林、红霉素等药物治疗21天。结果:16例淋菌性前列腺炎治愈14例,好转2例;31例支原体、衣原体性前列腺炎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3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亦与淋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治疗中应选用能分别对淋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能很好地弥散至前列腺组织内的药物,提倡大剂量、超时限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DC测量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患者各43病例资料,分析其常规MRI表现,并分别测量病变区的ADC值,求取平均值,统计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结果:43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局灶性病变31例,弥漫性病变12例,ADC值平均值为923±110.4;43例前列腺炎患者中,局灶性病变20例,弥漫性病变23例,ADC值平均值为811±102.6。两组间ADC值平均值比较,P值小于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对ADC值的测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内IL-6(白细胞介素6)、IL-8浓度水平对区分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意义。方法 100例前列腺手术的BPH病人,在术前行前列腺液IL-6、IL-8浓度检测。术中取前列腺组织标本,根据病理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确定单纯BPH患者与BPH合并CP患者。结果 BPH合并CP病人EPS中IL-6、L-8浓度较单纯BPH病人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 EPS中IL-6、IL-8浓度水平与BPH患者是否伴发CP的关系密切,二者在区别单纯BPH与BPH合并CP时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疾病患者中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法检测71例健康对照者、48例前列腺炎患者、1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9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01);前列腺增生组部分病人血清PSA浓度升高,但局限在一定范围,一般不超过10.0ng/ml;前列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4.0ng/ml)。结论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灵敏的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缙 《热带医学杂志》2007,7(7):656-657,66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120例门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ng/ml且合并前列腺炎;所有患者口服莫西沙星,治疗随访4周;根据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三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及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仅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低于4.0ng/ml的一组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ng/ml且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既可提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又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前列腺穿刺活检造成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