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减少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某院实施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患者114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个体化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囊袋血肿、囊袋感染、电极导线移位、起搏器综合征及肌肉刺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 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和老年患者自身情况,对26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加强术后活动指导、心电监测、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26例患者中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病人生活质量,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艳  李雪峰  郑秋璐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81-1982
目的探讨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和患者自身情况,对32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加强术后活动指导、心电监测、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32例患者中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3年7月~2004年6月收住本科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9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由主管护士具体负责,从术前3天起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教育、术前严格训练及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测和具体指导及护理等;对照组:按术前后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7.61%,对照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5.06,P〈0.05,实验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该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有效,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18例患者行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做好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方法:对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47例中7例有并发症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囊袋感染1例,气胸1例,肩手关节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后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可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谢冬梅  张雪梅  张晓军 《西部医学》2011,23(9):1817-1818
目的探讨102例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华西医院老年科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例102例,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均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术后发生出血和感染2例(1.9%),1例发生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出现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征5例(4.9%),尿潴留和便秘者各1例。在本组10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并发症10例(9.8%),经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对症处理大部分均得到满意转归。结论对老年起搏术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喻晓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3987-3988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以有效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精神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信任度。结果22例患者术后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1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行永久性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囊袋破溃及感染(9.1%)、电极导线脱位(2.7%)、心包填塞(1.8%)、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1.8%)。结论: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心脏病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治愈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它虽然损伤小,操作简单,但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该院自1985年首次安装永久性起搏器至今,已安装了各种类型起搏器400例,将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DCA循环护理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可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邓小琴  吕欢艳  覃丽萍 《当代医学》2012,18(18):131-13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永久性人工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施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老年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手术完成的4周后对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生活质量具体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心情舒畅程度、肢体活动功能等。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8.2%,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9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例患者。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永久性人工起搏器置入患者而言,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病情。  相似文献   

13.
徐小雅 《西部医学》2012,24(4):794-79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其中起搏器囊袋积血2例(28.6%),起搏器感知障碍1例(14.3%),起博器综合征1例(14.3%),电极脱位2例(28.6%),肺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14.3%)。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重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226例,对入选患者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运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价,比较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不同时间点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水平等变化.结果 1)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水平:入院当天处于高水平;与入院当天比较,术前1晚、术后3 d明显下降(P〈0.05);而出院当天显著下降(P〈0.01).2)出院时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覆盖率,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收治AMI合并慢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植入临时起搏器后,观察血压改变、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脉压差较植入前明显升高(P〈0.01);在临时起搏器的支持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抢救成功率90%;平均植入时间(10.5±2.5)min;平均起搏时间(5.2±3.5)d;经临时起搏后,恢复窦性心律,顺利渡过超急期,仅1例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予相应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临时起搏器在AMI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肯定,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抢救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不同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起搏部位将其分为A组(30例,于右心室心尖部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B组(50例,于右心室间隔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水平(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右室心尖部(RVA)、右室流出道间隔(RVOTs)两种不同起搏部位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150例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不同起搏部位分为A组(68例,植入部位为RVA)、B组(82例,植入部位为RVOTs)。起搏器植入前后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射血分数(LAEF)及血浆脑钠肽(BNP)监测数据,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植入后3、6个月及B组植入后1、3、6个月LVEF、LAEF依次明显升高(P<0.05),A组、B组在植入后3、6个月血浆BNP水平依次明显下降(P<0.05);而植入后1、3、6个月B组LVEF、LAEF明显高于A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植入后随访6个月内,A组、B组均有房颤、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病例出现,但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RVA比较,RVOTs起搏更有助于左室、左房射血功能恢复,对心功能的影响更小,更适合作为首选起搏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留置导引钢丝患者的救治与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2016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1例心脏严重增大的患者,因病情原因,无法使用传统起搏器安置法,现采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导引钢丝保留体内不撤出,起支架和固定作用,以防电极脱位的创新救治方法,并对其实施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愈后良好,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术后随访期间无不适. 结论 以此该方式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尚属国内首创.针对临床特殊患者,采用植入起搏器后保留导丝的创新救治方法具有可行性,围手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4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所有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inger法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观察置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5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54例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35例基础心脏病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并发症共出现6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包括囊袋出血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心律失常1例,电极移位2例。结论及时发现并排除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监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维吾尔族老年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老年患者120例,均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半年分别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采用标准评分法对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维吾尔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SAS、SDS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患者在术后焦虑、抑郁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并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病例数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SAS、SDS得分与患者经济情况、定期程控、心脏起搏方式和术后并发症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术前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后长期心脏起搏的维吾尔族老年患者平均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转。经济情况、定期程控、术后并发症和心脏起搏方式等是患者术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在随访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