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唐敏 《安徽医学》2004,25(4):303-304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分别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 ,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结果 本组病例经两种方法治疗均获痊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仅 2例见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 在川崎病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 ,疗效肯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无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险 ,临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此种疾病有可能引发患儿心血管的病变,临床应该给予重视.丙种球蛋白用于治疗小儿川崎病,不同剂量对于此类疾病所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研究目的:通过实验来观察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于小儿川崎病的作用效果,研究出最有效的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丙种球蛋白的剂量.研究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5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临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对于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小儿川崎病具有不同的效果,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比常规剂量的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杨丽清  张卫  周维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34-134,159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124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加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血沉(ESR)、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2.1d,对照组2.9d,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治疗组Plt、ESR、CRP低于对照组。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川崎病能够提高疗效,有利于延缓病情,但对远期疗效,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56例川崎病惠几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典型川崎病可按诊断标准,不典型的川崎病可依据其他特殊表现进行相应的诊断;全部患儿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其中加用丙种球蛋白40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4例;治愈40例,好转14例.转院2例.无1例死亡。随访36例,随访时间1—5年,28例患儿〈1年恢复正常,2例好转仍在随访观察中。结论大多数川崎病患儿症状较典型,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也可以根据其他表现作出判断;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的防治冠状动脉损害,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黎建云 《吉林医学》2012,33(7):1442-1443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分析5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总结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对川崎病的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50例全部临床治愈,效果显著。结论:认识川崎病的诊断、治疗,以免误漏诊,尽早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确保治疗效果,防治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分析丙种球蛋白在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实施治疗的68例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分两组,分别实施阿司匹林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粘膜充血、手足肿硬以及淋巴结肿大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不无安全性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实施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次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Ⅱ组予单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Ⅱ组的疗效优于Ⅰ组(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采用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是一种更为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钱胜  刘波 《吉林医学》2015,(1):47-48
目的:通过试验对比探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患有小儿川崎病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发热、黏膜充血、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良好,明显好于单纯常规治疗,建议临床广泛应用此法治疗小儿川崎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38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IVIG一次静脉点滴+阿司匹林口服,B组单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疗效。结果:静脉用IVIG加阿司匹林能显著缩短用药后发热天数,降低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结论:静脉用IVIG+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为治疗川崎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不典型与典型川崎病(KD)临床常见的主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为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儿科确诊为川崎病的68例患者(典型KD49例,不典型KD19例),进行临床主症的筛选,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心脏彩超。并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典型KD临床主症以发热、球结膜充血最常见,非典型KD以发热最为常见,而实验室指标两组均有血沉、血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异常。典型KD冠状动脉的损害发生率高于非典型KD。68例中65例应用丙种球蛋白加阿司林治疗后症状控制,有3例治疗后48~72h仍有发热,加用强的松后,体温于用药3d内降至正常。结论典型KD的临床主症发生率较高,不典型KD患儿临床主症的发生率低,临床要结合KD患儿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及相关治疗的效果,对疾病给予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为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胡秋梅  郗俊平 《海南医学》2006,17(5):15-15,87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川崎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和11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g/kg·d×2d]治疗较单一阿司匹林疗效显著(P<0.05),总热程缩短(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由28.8%降至11.7%,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由31.2%降至16.7%。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防治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急性期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β水平的变化,为其选择糖皮质激素(GC)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急性期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血中GRα和GRβ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IVIG静注前KD患儿GR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IG后第3天、7天内,GCR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KD患儿GRβ水平在IVIG治疗前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KD冠状动脉异常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治疗前后GRα、GRβ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D急性期及早给予外源性GC,则可以发挥更强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每次0.4g/kg,1次/d,静脉滴注,连续5d,同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明显效果,93.8%的患者2-6d后水疱停止发生,黏膜损害消退,激素用量减少,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可缩短病程,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激素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对本院7年60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地区川崎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治水平及预后情况,规范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治疗,改善预后。方法 抽调我院1995年1月至2001年12月7年间收治的60例川崎病住院病历及门诊随访病历登记。结果 我院住院患儿病人呈明显逐年增加,且该病在本地区呈现春夏交季及冬季两个发病高峰,1-5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1.3:1。急性期43例病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24例出现冠脉异常,占56%。恢复期彩超随访仍有7例冠脉异常,占16%;住院患儿发病10天内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为45%。结论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疾病,5岁以下发病率高,心脏后遗症多,目前已成为儿科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应提高广大基层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早治,降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疗效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川崎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一次大剂量(2 g/kg)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d)],1次/d,连用5 d。两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急性期30~50 mg/(kg.d),热退后改为3~5 mg/(kg.d)。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正常、无冠状病变后停药。结果治疗组24 h内体温下降者24例,72 h内退热者5例,>72 h者1例。对照组24 h内体温下降者3例,72 h内退热者15例,>72h者8例,其中3例于退热后再次发热。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血白细胞均有下降,1个月后血小板、心电图大部分正常;治疗组出院后1个月时复查有2例发现冠状动脉损害,其中1例于3个月时消失,1例于6个月时消失。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时有4例发现冠状动脉损害,其中2例于12个月时消失,2例于24个月时消失。结论早期大剂量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缓解川崎病的急性期症状及预防或减少冠状动脉损害起重要作用。而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1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A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g/kg;B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g/kg×2d;C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5d,各组其他治疗相同。观测患儿退热、淋巴结肿大、粘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症状消退的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CA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退热、淋巴结肿大、粘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症状消退时间较B、C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A、B、C各组CAL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2g/kg,单次给药治疗川崎病,能更好的退热,并有效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48-50+53
目的总结并探讨川崎病(KD)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7年9月我院住院的269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1)比较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2)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为标准进行分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敏感性川崎病与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1)典型川崎病组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组(P0.05)。不典型KD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除了CRP外(P0.05),两组其余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为标准进行分组,除口唇、肛周改变外,IVIG敏感性川崎病其余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P0.05)。除CRP、ALT、AST外,两组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脉改变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应强调早期评估临床参数,对高度怀疑为川崎病患儿应多次复检提高阳性率,尤其注意CRP的变化,对无反应川崎病注意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8.
Hu JW  Zhou ZS  Yang L  Zheng CN  Wang K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8):1259-1264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GC)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系统评价的要求,制定检索策略和纳入标准,检索14种电子文摘及全文数据库,手工检索3种日文杂志,收集GC联合IVIG治疗KD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0.23.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3个试验,患者416例,其中GC+IVIG组209例,IVIG组207例.GC+IVIG组与IVIG组比较,治疗后1个月内和1个月后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0.74,0.69;95%可信区间(CI):0.23~2.40,0.35~1.38;P=0.62,0.30];GC+IVIG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IVIG组[加权的平均差值(WMD):-0.93 d,95%CI:-1.15~-0.70,P=0.00];GC+IVIG组治疗失败率低于IVIG组(9.09%比17.48%,OR:0.49,95%CI:O.28~0.86,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22~3.03,P=0.76).结论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在IVIG的基础上加用GC比单用IVIG能够进一步降低KD患者发生CAL的风险.在IVIG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C能够缩短KD患者发热时间,降低治疗失败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ucocorticoids (GC) plu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Methods Fourteen electronic databases and 3 Japanese magazines were searche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describing the use of GC plus IVIG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were collected.The data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nd trial information were extracted by two independent researchers.Cochrane review methodology was used for assessing the trial quality and efficacy.Each dichotomous outcome was measured in terms of odds risk (OR) while continuous outcomes shown as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s(WMD).And a meta-analysis was made with RevMan5.0.23.0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416 cases in 3 trials were included.There were 209 cases in GC+IVIG group and 207 cases in IVIG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GC+IVIG and IVIG groups within 1 month or 1 month posttreatment(OR:0.74,O.69;95%CI:0.23-2.40,O.35-1.38;P=0.62,0.30].The fever duration was shorter in GC+IVIG group than that in IVIG group(WMD:-0.93 d,95%CI:-1.15--O.70,P=O.00).The treatment failure rate was less in GC+IVIG group than IVIG group(9.09%vs 17.48%,OR:0.49,95%CI:O.28-0.86,P=0.01).No difference in adverse events was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OR: 0.81,95%CI:O.22-3.03,P=0.76).Conclus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at GC plus IVIG can further reduce the CAL risk of KD patients.But it may lower the treatment failure rate in K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均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 g/(kg·d)静脉输注,使用1~2 d(若热不退用2 d);研究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 g/(kg·d)静脉输注,使用1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53,P<0.05);而2组患儿的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8、1.552、0.719,均P>0.05)。2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2组间上述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7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有13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研究组有1例患儿在静滴丙种球蛋白后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畏寒、恶心,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后缓解并最终消失,所有患儿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川崎病,丙种球蛋白2 g/(kg·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 g/(kg·d),且并发症少,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