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23例剖宫术后与腹前壁粘连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价值。方法常规经下腹部扫查,适度充盈,过度充盈膀胱及排空膀胱检查。结果在超声检查中,23例表现宫底位置升高,子宫前壁与腹前壁紧密贴近,子宫狭部拉长。结论超声对剖宫术后子宫与腹前壁粘连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斯学  刘从兵 《河北医学》2007,13(11):1341-1342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应用价值,并唤起临床医师的适当关注。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一年左右因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期腹痛,下腹部扪及包块的136例患者行经腹超声检查,总结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及临床对照。结果:136例患者,26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结论:超声是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4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5年余,术后半年发现肌瘤复发,彩超示肌瘤直径约1 cm。术后2年意外妊娠,停经40余天时彩超提示早孕,子宫肌瘤直径约2 cm ,停经2月时彩超提示子宫肌瘤4 cm ,因计划外妊娠,行人流术。术后2年未检查。9月前再次自然受孕,当时彩超提示多发子宫肌瘤,最大直径约6 cm ,孕晚期彩超检查提示多发子宫肌瘤较大者位于宫底部,大小为8.2 cm ×6.2 cm ,边际网清,内回声不均。患者入院后因瘢痕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巨大儿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发现腹壁与膀胱及子宫前壁广泛致密粘连,钝锐性分离粘连,暴露前壁,在下段上方切开子宫肌,娩出胎儿及胎盘组织。常规缝合子宫后,进一步分离子宫底部与腹壁之粘连,游离出子宫,见宫底及后壁被大网膜粘连包裹,子宫右角部凸出一8 cm ×6 cm肌核,子宫后壁浆膜下散发小肌瘤,直径在1.0~3 cm不等,肌壁间及宫颈后唇均触及不规则肌瘤,边界不清,子宫左后壁与乙状结肠致密粘连,给予肌瘤挖除,关腹过程中发现下腹两侧盆腔腹膜外数个大小等质硬结节,直径在0.3~1.0 cm ,于腹膜外行结节剥除,剥除过程中腹膜完整,见图1、图2。术后病理报告:(腹膜)多发性平滑肌瘤,(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伴坏死。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剖宫产后4年腹壁肿块伴经期疼痛,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耻骨联合上10cm,切口上方可扪及3.5cm×1.3cm肿块。超声表现:低频探头检查:子宫切面大小5.6cm×4.3cm×4.4cm,宫体前位,后壁回声不均匀,内膜线居中,宫内未见肿块声像图。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良轩  高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57-3157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通过对9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其声像图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表现为腹壁皮下脂肪层或肌肉层内实性不均质、不规则、低回声、无明显包膜包块。有剖宫产史及明显的周期性下腹疼痛。结论:根据声像图特征,再密切结合剖宫产史及周期性下腹疼痛,能得到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对超声声像图特征给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在腹壁切口部位发现肿块,16例在皮下脂肪层内,13例累及到腹直肌前筋膜,7例累及到腹直肌,1例累及到膀胱浅筋膜,5例累及到大网膜。最大的肿块为:(48×26)mm,最小的肿块为:(13×9)mm。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超声诊断,方便快捷,无痛苦,而且重复性较强,可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为最佳的诊断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准确度;分析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度为92.0%。超声声像图特征:有60.0%的产妇存在子宫下段切口肌层位置楔形凹陷缺损;子宫前壁峡部剖宫产疤痕位置可发现妊娠物,妊娠物和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子宫切口位置肌层的分界线不清晰,血流丰富,回声紊乱,宫颈形态并无明显异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缺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患者的子宫切口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有缺陷的子宫切口疤痕分为两型:疤痕团块型18例(56.25%),切口假腔型(亦称切口憩室)14例(43.7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有其特异性,超声能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提高超声医生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10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诊断证实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声像图进行总结性分析研究。结果 10例腹壁肿块均位于皮下脂肪层或肌层内。声像图表现为实性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大部分内部可见小的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常呈毛刺样,无明显包膜。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可见散在的点状或条索状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改变。结论根据声像图特征,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定期随访后,1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血流信号增多。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本院妇产科诊治的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30例为观察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超声随访观察确诊。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 d内完成超声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多普勒技术测量病变内阻力指数(RI)。比较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超声学特征,包括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回声特征、包膜及内部血流特征等。结果:子宫肌瘤位于宫底3例,宫体27例,中下段10例;单发21例,多发9例;呈类圆形,1-2 h后复查超声形态无变化;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假包膜;呈均匀性低回声,其中5例伴有强回声光点;对邻近结构呈压迫改变,内可见点状血流,其RI为(0.55±0.04)。子宫局限性收缩均位于宫体,中下段16例;单发26例,多发4例;呈类圆形,1-2 h后复查超声形态明显变化或消失;边界不清,周围无假包膜;呈等或略低回声,胎盘边缘呈唇样改变;内无血流信号,其RI为(0.82±0.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鉴别诊断中,超声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阴道彩超检查对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廷坤  赵靖  廖林 《西部医学》2010,22(11):2134-2135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手术效果。结果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典型孕囊型(5例)、不典型孕囊型(6例)和包块型(25例)三种类型;3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30例,误诊为宫角部妊娠3例,双子宫一侧妊娠1例,滋养细胞疾病1例,残角子宫1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医用防粘连膜预防剖宫产术后切13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自愿主动要求剖宫产及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300例,按产程不同分为未临产剖宫产组、第一产程剖宫产组、第二产程剖宫产组。剖宫产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各组孕妇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共150例),治疗组将医用防粘连膜(壳聚糖膜)覆盖于子宫下段切13周围及与腹壁切13相对应的子宫表面及附近肠管表面;对照组未放置医用防粘连膜,术后常规关腹。比较各组间的术后切口粘连率与子宫下段前壁切13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现术后切口粘连1例,对照组术后切口粘连37例。其中未临产剖宫产组18例,第一产程剖宫产组7例,第二产程剖宫产组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防粘连膜能有效地防止剖宫产术后腹壁粘连,同时所需费用少,患者无痛苦,又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广泛应用后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吴文 《当代医学》2014,(13):91-92
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因素、近期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将北海中医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行剖宫产的525例产妇分为观察组(175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和对照组(350例)(首次剖宫产),对2组术中发生出血率、术中出血量、出血因素、近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发生率(17.14%)、出血量(180~1000 m 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的因素及近期并发症相比,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切口撕裂及近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多的主要原因与子宫存在有关。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积极预防感染,提高首次剖宫产技术,预防术口与周围组织粘连,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时加强围产期保健可以有效地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率及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治疗盆腔后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18例盆腔后部深部浸润型EM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行改良LAVH,腹腔镜下离断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及子宫血管,初步钝性分离子宫直肠间隙,至致密粘连处停止分离,转阴式手术。切开阴道粘膜后先分离宫颈与阴道间隙至腹腔,离断子宫骶韧带及主韧带后,自子宫主韧带断端水平截除宫颈,自子宫与直肠粘连处截除子宫体,从已打开的阴道前穹隆翻转残余子宫体,暴露子宫后壁与直肠粘连处,直视下沿子宫后壁锐性剪开、分离并切除与直肠粘连之子宫体,直肠内手指做指示,切除异位灶。结果18例患者全部按预定术式完成手术,2例因异位灶侵及直肠肌层,患者拒绝切除肠管,异位灶持续存在。18例患者手术时间(144±42)min,术中出血量(155±86)ml,无直肠及膀胱输尿管损伤。18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16例完整切除病灶者预后良好,2例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缓解,病灶持续存在。结论采用自阴道前穹隆翻出残余子宫体,暴露子宫后壁与直肠粘连处,在直视下切除直肠阴道隔异位灶及粘连子宫的方法,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90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琴  游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59-1461
目的:探讨初次剖宫产对二次剖宫产形成的各种影响。方法:对190例二次剖宫产(研究组)和200例首次剖宫产病例(对照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两组均采取子宫下段横切口,研究组切除原手术疤痕进腹,对照组取下腹部横切口,比较两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术中粘连情况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二次剖宫产组因不同程度的粘连引起的T1、T2均明显长于首次剖宫产组(P<0.05),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术中粘连率均高于首次剖宫产组(P<0.05)。结论: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50-50,52
目的:探讨行经子宫手术中清洗腹壁切口、规范使用可吸收线对预防切口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清洗腹壁切口、丢弃缝合子宫后的可吸收线的患者3000例作为观察组,2000年10月~2005年10月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未使用清洗腹壁切口、丢弃缝合子宫后的可吸收线患者2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发生切口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子宫手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几率分别为0.10%(3/3000)及0.86%(18/2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子宫手术中清洗腹壁切口、丢弃缝合子宫后的可吸收线可达到预防切口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B型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床旁B型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愈合情况。方法:对441例剖宫产术后7d~9d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进行观察。结果:术后7d~9d宫腔呈带状强回声清晰420例(95.24%),宫腔液性暗区前后垂直厚度在0cm~1.5cm者11例(2.49%),厚度>1.5cm者及宫内有团块者10例(2.27%),按声像图将子宫切口分为4类:Ⅰ类切口稍隆起420例(95.24%);Ⅱ类切口明显隆起12例(2.72%);Ⅲ类切口肌壁间血肿形成6例(1.36%);Ⅳ类切口处形成局限性包块3例(0.07%)。结论:B超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能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动态随访观察宫腔及子宫切口变化,对防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柳英  陈德新 《四川医学》2010,31(7):999-100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的作用及预后评估。方法经阴道超声行纵切及横切面扫查:①观察妊娠囊是否位于子宫底(纵切面)及一侧宫角(横切面);②判定妊娠囊与蜕膜化子宫内膜的关系;③妊娠囊与外周子宫肌层的关系;④将超声检查的提示性诊断与临床手术后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随机观察52例,28例超声提示宫角部妊娠,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6例,另2例随妊娠进展,在1~2周后随访时演变为宫内正常妊娠。超声提示间质部妊娠24例,后均经临床证实。结论经阴道超声行纵切及横切面扫查在鉴别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时确有重要价值。尤其当妊娠囊大小约在1.5~2.5cm时,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