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泽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泽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来源的于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hirtus Pegelt和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的干燥全草.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之功.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经痛,产后瘀血腹痛,水肿[1].  相似文献   

2.
史杨 《大家健康》2015,(3):30-31
泽兰是中医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常用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之功。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经痛,产后瘀血腹痛,水肿[1]。现代研究表明,泽兰具有抗凝、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等多种作用[2]。泽兰在众多方剂中配伍应用,治疗妇科疾病收到较好效果。本文就泽兰在治疗妇科疾病的应用作一浅述。1.功效与主治泽兰来源于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虎兰、地瓜儿苗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消痈的作用。《本草通玄》:"泽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考证《履巉岩本草》中麸盐子及五倍子苗的基原,为后续中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并结合植物名称、形态特征、性味功效等,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进行植物分类学的合理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发现,麸盐子与漆树科黄连木植物形态特征、性味功效描述相符,历史记载较少,近似名"盐麸子"多见于本草典籍;五倍子苗与盐肤木形态特征相符,盐肤木变种"滨盐肤木"形态则与五倍子苗差异明显,且今杭州周边未见"滨盐肤木"分布。[结论]《履巉岩本草》所绘麸盐子药图为今漆树科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而五倍子苗药图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相似文献   

4.
《中华本草·苗药卷》经编委会和全体编纂人员3年多时间的努力,终于在2005年12月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有幸先睹为快,感觉这是《中华本草》这一历史性的祖国传统医药学文献整理宏大工程的新成果,是《中华本草》民族药卷开始编纂以来,继《中华本草·藏药卷》、《中   相似文献   

5.
山楂叶是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叶子。经本草考证,山楂之名始载于《本草纲目》[1],在此之前,以"赤爪草"始载《新修本草》[2],历来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山楂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美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该属植物280余种,中国约产17种。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首载于《别录》,《唐本草》称为忍冬花,《履岩本草》称为金银花,《温病条辨》称为银花,《植物名实图考》称为鹭鸶花,《江苏植物志》称为金花,《中药材手册》称为双花,《陕西中药志》称为二花,《江苏验方草药选编》称为二宝花,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花雷,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但我省产量丰富,除了满足我省用药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收载刺酸草的基原,以便深入研究其药性药理,同时更深入挖掘地方本草资源。[方法]通过古今文献和植物学形态比较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药物名称、植物特征、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等因素进行考证。[结果]通过比较本草文献和植物学形态特征,发现《履巉岩本草》中刺酸草的药图所绘主体特征符合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但也带有同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的部分特征。结合实地考察,杠板归与刺蓼所处生境普遍,分布较广,常见于《履巉岩本草》所绘药图取材范围内;两者植物形态相似,性味功效相近,药物名称等方面均与刺酸草的特点相符。[结论]《履巉岩本草》中所载的刺酸草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同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亦可一起作为刺酸草的民间用药资源拓展。  相似文献   

8.
祝均辉医师是湖北省咸丰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名誉院长、著名苗医苗药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苗医苗药风湿专科学科带头人,著有《风湿病苗药本草荟萃》、《湖北苗药》二本专著,是湖北中医杂志特约编委,从事中医、苗医临床工作达3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治疗中医疑难杂症为其所长.笔者有幸跟师学习1年,现将几则典型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 概述《本草品汇精要》以宋《证类》为基础,对北宋至金元、明中叶约三百余年间药物的发展与变迁及对旧本草药物品种的增补与改移作了一次较系统的总结.虽然该书大部分品种承《政和本草》,对此后的本草如《绍兴本草》、《饮膳正要》以及金元医方本草中的品种亦注意收集,汇其品种,述其精要.因此,考察该书的药用品种,对研究当时用药的基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今天澄清药用品种的混乱历史亦提供了线索。全书植物类药物(包括草、木、果、菜、米谷诸部)粗略统计约1150种,今国内现存部分残卷中植物类药物除去重复者计400余种,药图600余幅,其中新  相似文献   

10.
《救荒本草》在本草学上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救荒本草》在本草学上的成就肖国士(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长沙410005)关键词《救荒本草》评价本草学《救荒本草》是朱木肃吸收历史和现实经验,大量收集民间素材为备荒而作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生灾荒的时候能有效地帮助人们辨别野生可食植物及其用法。这部著作初...  相似文献   

11.
吕斌 《开卷有益》2014,(6):23-23
芦荟最早见于《开宝本草》,现世界上品种多达300种以上,但主要药用品种是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和斑纹芦荟三种。芦荟的叶、花、根均可入药,尤以叶中的汁液经浓缩加工制成芦荟干块,即为芦荟的药用品。在我国古代,应用芦荟治疗疾病已相当流行,关于芦荟的药用价值和治疗作用,在《药性论》、《海药本草》、《开宝本草》、《本草图经》、《得配本草》、《本草再新》中均有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12.
西汉史游《急就篇》提到的“芜荑盐豉醯酢酱”,既可作为调味品食用(如辛用芜荑、咸用盐、苦用豆豉、酸用醯酢等),又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很早即作为药物被记载于本草书籍。这种药食兼用的双重性,反映了寓食于药、寓药于食的特点,也揭示了医学发展早期药食同源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本草.苗药卷》、古代医籍及现代文献查阅对苗族香药进行分类整理;共整理出苗族香药73种,分属于43科,具有清热、祛湿、活血、开窍等作用;期望为以后苗族香药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所载药物蜜蜂草的植物基原,挖掘其药用价值,并探讨《履巉岩本草》的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植物资源志要及实地考察等,从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性味功效以及药名考释等方面对蜜蜂草进行综合考证,并探讨蜜蜂草及《履巉岩本草》的价值。[结果]通过本草文献与植物学形态之对比,发现《履巉岩本草》蜜蜂草与今唇形科植物小野芝麻[Galeobdolon chinense(Benth.) C.Y. Wu]特征相符;实地考察发现小野芝麻在低海拔的路旁及疏林下广泛分布,符合《履巉岩本草》取材范围的生境;小野芝麻与蜜蜂草性味功效相近,主治用法相通;小野芝麻为草本植物,花叶具蜜香且全株密被柔毛,与蜜蜂体被绒毛相似,恰合“蜜蜂草”一名。[结论]小野芝麻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1220年南宋时期的《履巉岩本草》之蜜蜂草,是治疗毒疮、外伤出血、肺结核等疾病的良药。《履巉岩本草》全书彩色药图精美生动,对该书的研究,既是为重续药史守正创新,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精华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贾春华  范洪亮 《河北医学》1996,2(6):651-653
《本草图经》本经外药的效用分类与启示(067000)承德医学院贾春华,范洪亮指导金永德《本草图经》本经外类药,见于胡乃长、王致谱所辑《图经本草》(原名《本草图经》,宋后文献亦多称为《图经本草》,以昭示本书药图之地位)卷十九、二十。之所以将此两卷所载药...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二时辰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重瓣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var.Plena D.Don.,其根(或带有少量根茎)在福安民间供药用。据《福安畲医畲药》记载,其性温,味辛,具有通行十二经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理气通便,解毒等功效[1],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一味民族药。据考证其最早是以"铁线牡丹"之名收载于《滇南本草》[2],但《滇南本草》中所述之功效与《福安畲医畲药》中的功效并不完全相同。近年来,该药不  相似文献   

17.
《吴普本草》植物形态价值集中体现在关注植物形态的多个部位,关注的主要部位为叶子,描述细致形象,药名包含植物形态信息等。然该书也存在着记载植物形态的药物数量有限、部分药物之间的植物形态可比性不强等缺点。《吴普本草》的植物形态不仅对完善本草著作的编纂体例产生了相当影响,而且丰富了当时和后世药物学和植物学著作的内容,还为相关学术研究和资源识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滇南本草》很重视用药的方法以及服药时间,别具特色。善用新鲜的药物、剂型善用散剂、以药作食,尤其对酒的运用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民间药“冷草”,对腹中冷痛,积聚症结等顽固重症有良效。对其原植物进行考察和鉴定,为玄参科婆婆纳属轮叶婆婆纳Veronicastrum sibiricum(L.)Pennell。首载于《开宝本草》。其在明代以前唐宋历代本草所载,被称为“威灵仙”。药用部位、功用、主治与明代《本草纲目》以后至今所用的毛茛科铁线连属的“威灵仙”以及玄参科轮叶婆婆纳现今作斩龙剑用的也不尽一致,而现今把它们分别称呼是较为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食疗是祖国医学瑰宝之一,在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记载。“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思想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从周朝的“食医”分科到唐朝的“食疗”本草问世,食疗法已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