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阴阳本指部位而言。古人有以“内外”论之者 ,有以“上下”论之者。前者吸收了“浑天说”的主张 ,基本能反映人体内外之“阴阳出入”,较符合动物“中根”之理 ,《黄帝内经》中存有其主要思想 ;而后者则未能摆脱“盖天说”之禁锢 ,仍以天地升降为模式 ,适合于植物“气立”的上下升降机制 ,并不适用于探讨“根于中”的人体之阴阳出入。《难经》昧于此理 ,反强取植物之理以解动物之机。为迎合其上下阴阳论 ,竟不惜削足以适履 ,附会“奇经”别演上下循环、虚设“命门”模拟炎上之火 ,以至无视“阴脉”牵强“人头”以为“诸阳”独会者 ,殊不可从。文章初步提炼出了阴阳的定义 ,指出了阴阳相贯的经络实体 ,阐释了《内经》的四时模式、《尚书》的五行理论  相似文献   

2.
“阴阳自和”中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秦汉时期提出“阴阳自和”的概念和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及其后世研究对人身“阴阳自和”有了明确认识和临床运用。从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来看,“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即人身的自组织规律,“阴阳自和”论是中医学关于人的自组织理论。但迄今的研究对这项理论重视不够,需要重新把它提出来,作为阴阳学说的一项基本理论,加深理论和临床研究,提示“阴阳自和”在发病和愈病中的枢机地位,发现  相似文献   

3.
1“阴阳自和”的基本理论内涵“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反映了阴阳的根本性质。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阴阳自和”的含义可分为两层。首先,它表明阴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和”,即所谓“阴阳和平”、“阴平阳秘”,它是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相反,“阴阳不和”,“阴阳离决”是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医学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广泛用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阴阳平衡态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相似文献   

5.
“阴阳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秦汉时期提出“阴阳自和”的概念和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及其后世研究对人身“阴阳自和”有了明确认识和临床运用。从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来看,“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即人身的自组织规律,“阴阳自和”论是中医学关于人的自组织理论。但迄今的研究对这项理论重视不够,需要重新把它提出来,作为阴阳学说的一项基本理论,加深理论和临床研究,揭示“阴阳自和”在发病和愈病中的枢机地位,发展诊“自和”、用“自和”、助“自和”、调“自和”的诊治方法,确立“调其阴阳之所自,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治则。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它非常重视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来调养精神,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如《灵枢·本神》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  相似文献   

7.
“七篇大论”专事五运六气理论,篇卷浩大,内容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非早已亡失的《素问》第七卷;《阴阳大论》是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参考书之一,王叔和《伤寒例》卷首名文相符地展现其相关内容千四百字,亦与篇卷浩大的“七篇大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行文遣词用字的风格上略不相通,故认为“七篇大论”出于《阴阳大论》的结论难以得到支撑;通过唐代王冰以前相关医学文献的纵横比较后可以认为,“七篇大论”是自成体系,另有所本的别种古医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所见“阴阳”一词的涵义分析,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阴阳”一词在上述四大经典中的全部义项,并以注家释义作为语证。  相似文献   

9.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出:“察颜切脉,先辨阴阳”。明代医家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3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中医治病,首辨阴阳,对于临床较为棘手的慢性便秘的治疗同样遵循。  相似文献   

10.
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非谢承德福建省长汀县中医医院(366300)杨滨福建中医学院第五届西学中班(350003)关键词阴阳,朱丹溪,张景岳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可能存在阴阳的“常不足”与“常有余”现象。因为阴阳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有余”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张景岳补肾阴阳观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医学张景岳善用温补,重视补肾,并从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要求,认为:补肾之法,真阴为本,育阴之用,涵阳为度;扶阳之炒,培阴生阳,形成了独特的补肾阴阳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阳不入阴"是失眠的关键病机,包括阳盛、阴虚、阴盛、阳虚四个方面。由于阴阳既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因此临证中失眠病机较为复杂,常见阴虚与阳盛合并,或阳虚与阴盛共存。调和阴阳,使阴阳相交是失眠的治疗大法。阳盛证治宜清肝泻火、清心安神;阴虚证治宜滋补肝肾、宁心安神;阳虚证治宜温补心肾、通阳化气;阴盛证治宜化痰开窍、活血化瘀;若阴阳俱病、虚实夹杂,则需阴阳并调、气血兼顾、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3.
肾气、肾精、肾阴、肾阳共同构成了中医学"肾"的概念。而肾气、肾精、肾阳、肾阴的概念并非产生于同一时期,肾阴、肾阳概念的产生晚于肾气、肾精,并且受到彼时盛行的理学影响颇深。肾阴、肾阳概念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修正《黄帝内经》《难经》相关理论的不自洽,又适逢其会地成为了景岳学术观点嬗变的滥觞。景岳之"真元论""大宝论"使右归思想日趋完善,也为景岳创制右归丸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中医学最重要的进步是在温病学方面的成就。因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治疗上"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须要处处顾护阴液,故温病学派给人的感觉一般来说是崇尚阴柔、好用寒凉、用药轻灵等等。这其实是治疗温病本身的需要,并非温病学诸大师的一隅之偏。清代温病诸师中,叶天士、王孟英等皆主阴阳平衡观,反对景岳之"贵阳贱阴"观点,反对空谈先天阴阳,认为无补于临床。而吴鞠通则持"阳大阴小论"和"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反对阴阳平衡,主"贵阳贱阴"论调。这些特点应该引起学术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失眠之病机与人体气机运行失常,阴阳失交有着密切关系.基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运用顾植山教授"司天-司人-司病证"的诊疗思维方法,张晋教授将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与《伤寒论》六经欲解时及针刺疗法相结合,运用"司天-司人-司病证"的诊疗思维方法,即辨天时运气、辨人体时期、辨病邪虚实,从时间及空间的角度对失眠进行论治.三阴...  相似文献   

16.
十二经脉"阳经长,阴经短"是王富春教授提出的经络理论观点.从阴阳属性,经脉循行,所属腧穴和原穴以及古代文献四个方面来阐述其理论观点.以此推动经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脏腑相合理论首见于《内经》,传承发展于历代医家,以解剖居位远近为萌芽,以“象”测“藏”方法而拓展,阴阳配属思维以充实,经脉互为络属为基石,来探讨脏腑相合理论的发生缘由。  相似文献   

18.
"阴中求阳"是在补阳药中佐以滋阴药,目的是补阴生阳,适用于阳损及阴。"阳中求阴"是在补阴药中,佐以温阳药,适用于阴损及阳。  相似文献   

19.
人体食欲调节的阴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体食欲调节网络的分析,阐述了人体食欲调节的阴阳观,食欲的平衡调节体现了阴阳的制约,协调及互根互用的关系;食欲调节的紊乱体现了阴阳间平衡的失调,阴阳学说对指导人体食欲调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阴中求阳"是在补阳药中佐以滋阴药,目的是补阴生阳,适用于阳损及阴。"阳中求阴"是在补阴药中,佐以温阳药,适用于阴损及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