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8岁,58k g,子宫肌瘤,一般情况佳,体温36.5℃,心率76次/分,呼吸14次/分,血压133/77mmHg,手术前常规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均正常.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观察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病例报告]选择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麻醉诱导期给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2.0μg/kg、依托咪酯0.4 mg/kg及万可松0.14 mg/kg.在气管内插管前30 s给观察组患者静脉推注乌拉地尔0.6 mg/kg,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0 min时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见插管时对照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诱导前,而观察组患者则明显低于诱导前.[讨论]麻醉诱导期气管插管前预防性静脉推注给予乌拉地尔可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所引发的心血管反应,可避免因气管插管所致的麻醉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儿童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12岁拟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45例,ASA分级Ⅰ~Ⅱ.随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依次给予氯胺酮、丙泊酚、维库溴铵,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3 μg/kg,Ⅱ组给予0.4 μg/kg,Ⅲ组给予0.5 μg/kg,3分钟后气管插管.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舒芬太尼0.2 μg/kg,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拔管后送入麻醉后苏醒室.记录患儿入室后(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可(T2)、5 min(T3)的血压、心率.记录气管插管期间的不良反应(例如:呛咳、体动等)及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心率低于60次/分).记录患儿诱导后心率下降超过诱导前30次/分的例数(HRlow).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在术后恢复室停留的时间.记录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躁动评分(例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结果 组内比较:与基础值比较(T0),诱导后(T1)各组的血压及心率均降低(P<0.05),Ⅰ组患儿,插管后即刻(T2)血压及心率均高于诱导后(T1)(P<0.05);Ⅲ组患儿,T2,T3时点血压及心率仍低于T0;组间比较:Ⅲ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即可(T2)、5 min(T3)的血压、心率低于Ⅰ组.Ⅲ组患儿有2例出现心动过缓,3例患儿心率降低超过30次/分.结论 儿童患者0.4 μg/kg的舒芬太尼既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对患儿血压、心率的影响较小,更适合于小儿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4.
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患者,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胆囊切除病人40例,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T)组,全麻喉罩(L)组,每组20例,ASAⅠ~Ⅱ级,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琥珀胆碱1.5mg/kg,静脉诱导3min后,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观察通气、心率、血压,拔管后血压、心率和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时血压和心率波动大于喉罩植入。结论:插喉罩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不如气管插管剧烈,且操作简单,对咽喉刺激小,插入或拔出时,心血管反应明显小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0岁。诊断为胸1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并不完全性瘫痪,经保守治疗后,双下肢感觉恢复,肌力Ⅲ~Ⅳ级。伤后68d,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后路椎管扩大、A-F内固定、椎间植骨术。术前检查血钾4.19mmol/L,其他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体重55kg。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诱导前血压110/75mmHg,心率76次/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98%。以氟芬合剂4ml、异丙酚110mg、琥珀酰胆碱100mg静脉注入,气管插管一次成功,予机械通气。插管后3min后血压降为  相似文献   

6.
张绪东  赵金玉  楚艳艳 《医学综述》2009,15(12):1891-1893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安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择期剖宫产的足月临产妇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1mg/kg、阿曲库胺0.3~0.4mg/kg快速诱导插管,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20μg,静脉泵入丙泊酚5~8mg/(kg.h)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和5min产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5和10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活动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收缩压稍有下降,插管后又略有升高,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全组胎儿娩出时间均≤10min胎儿娩出后1和5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全麻对母婴无明显影响,术中循环稳定,胎儿娩出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对剖宫产术母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聂利霞  杨曦 《四川医学》2002,23(8):840-840
患者 ,男 ,30岁。因车祸致会阴、左大腿皮肤及皮下组织广泛撕脱伤 ,失血性休克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毕气管插管及双通路静脉输液入ICU监护。检查 :T不升 ,P15 0次 /分 ,R13次 /分 ,血压7/5 k Pa。给予动态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机辅助呼吸 ,一路静脉通路快速补充全血 ,另一路静脉通路静滴 5 %GS5 0 0 ml+多巴胺 5 0 0 mg,滴速为每分钟 10~ 30滴 ,BP波动在 10~ 14 /7~ 10 k Pa。手术 2小时后患者麻醉清醒、烦躁 ,经吸痰 ,拔气管插管后自诉头疼。查血压2 1/14 k Pa,升压药由 2 5滴 /分减至 5滴 /分后 ,血压降至 15 /1…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2mg/kg,R组注射瑞芬太尼1~2μg/kg(时间〉1min),F组注射芬太尼4μg/kg,两组均注射维库溴胺0.1mg/kg,3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与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可明显抑制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9.
李坤  廖生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18-1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麻醉管理。方法:40例ASAⅠ级行腹腔镜疝内环扎术婴幼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5~1mg、丙泊酚1~2mg/kg、雷米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mg/kg或阿曲库铵0.6mg/kg。麻醉维持:微量泵泵泣丙泊酚5mg/(kg·小时)、雷米芬太尼0.2μg/(kg·分钟)。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呼吸,气道压18~23cmH2O,PETCO2维持在35~50mmHg。观察麻醉前(To)、注药后5分钟(T1)、插管后5分钟(T2)、气腹10分钟后(T3)、气腹后20分钟(T4)、停气腹后(T5)、气管拔管时(T6)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变化情况。结果:本组麻醉过程平稳,除注药后5分钟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5)外,其余时间血压、心率均与麻醉前水平相当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有上升趋势,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和压力后得到改善所有患儿均无术中知晓,术后5例发生恶心、呕吐.结论: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行气管插管全麻,采用压力控制呼吸,气道压18~23cmH2O,维持PETCO2在35~50mmHg可安全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  相似文献   

10.
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连续输注多巴胺用于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中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的安全性。方法重度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单纯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哌库溴铵诱导;Ⅱ组诱导前静脉用输注泵输入多巴胺3μg.kg-1.min-1,再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哌库溴铵诱导。在诱导前、给药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5、10min分别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结果多巴胺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下降不明显,心率减慢,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对照组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和减慢;而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升高和加快明显。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小剂量多巴胺维持有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下表面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病人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40例,年龄20~60岁,ASAI或Ⅱ级,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以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4μg/ml行麻醉诱导,插管时用2%利多卡因4~5ml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监测诱导、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插管时按面罩通气难易、下颌松弛度、声带位置高低、置入喉镜难易、是否有咳嗽体动以及对套囊充气反应等方面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价。结果:与插管前即刻比较,插管后即刻心率加快,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血压升高(P〈0.01)。插管前后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条件综合评价的满意率为90%。结论:无肌松药下用2%利多卡因4~5ml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复合异丙酚4μg/ml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诱导病人气管插管时,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2.
蔡亲峰 《海南医学》2012,23(8):76-77
目的探讨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顺序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溶于NS至20 ml;在10 min内完成诱导麻醉,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0.5~1.0 g/kg、维库溴铵20~30 mcg/kg维持麻醉。观察给药前、给药后、插管时和插管后1 min、3 min、5 min患者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插管后1 min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给药前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显著减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血压和心率反应,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32岁,体重48Kg,一般情况佳。因子宫脱垂行manchester's手术。术前阿托品O.5mg、安泰乐100rag。硬膜外腔注入1.5%利多卡因20ml,麻面达胸6。继硫喷妥钠200mg,司可林50rag,气管内插管。笑气一氧、硬膜外维持麻醉。术者于阴道粘膜下注入1:5000肾上腺素20ml后,血压由90/60升至140/100mmHg,心率由110升至132次/分,很快收缩压200mmHg以上,心率减慢,用纯氧换气。数分钟后血压降至46/32mmHg,出现室早,肢端和口唇发绀。给氨丙嗪10mg、氢化可的松2g。长期持续低血压。用肾上腺素90分钟和5小时胸部x线证实轻度肺郁血,给速尿40rag。术中输血输液,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10kg以下小儿唇裂整复术气管内插管全麻的安全及可行性,对60例患儿入手术室后,先行肌注氯胺酮4mg/kg,开放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诱导药物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2~4μg/kg,维库溴胺0.1~0.2mg/kg,术中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和术毕时点患儿血压(MAP)、心率(HR)。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误吸、喉痉挛等并发症。结果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0mmHg,脉搏氧饱和度(SPO2)保持98%~100%。诱导前后诱导后、插管后和术毕时点相比患儿MAP和H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管内插管全麻用于10kg以下患儿唇裂整复术中血压和心率平稳,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抱入室.A组麻醉诱导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以丙泊酚50 μg/(kg·min)、氯胺酮50 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B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以瑞芬太尼0.05~0.1 μg/(kg·min)、顺阿曲库铵0.05~0.1 μg/(kg·min)、依托咪酯8~10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诱导后、置入导管、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和SpO2均较平稳,心内操作时两组患儿HR、MAP均增加(P<0.05).A组呼吸抑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控制呼吸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术中呼吸抑制、呕吐等并发症,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小儿腹腔镜手术140例,诱导给咪达唑仑0.2 mg/kg,芬太尼2~4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05~0.1 mg/kg诱导麻醉,1%异氟烷、丙泊酚0.1 mg/kg维持麻醉,根据术中肌肉松弛情况给予维库溴铵70 μg/kg,气管插管.监测心电图、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平均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等指标.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术中腹腔压力8~20 mm Hg,新生儿和幼儿气腹压力不超过12 mm Hg.结果 所有患儿术中ECG为窦性心律,气腹后脉搏、MBP都升高,维持PetCO2在35~50 mm Hg之间,放气后5 min心率、MBP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 小儿腹腔镜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有利于呼吸管理,减轻手术操作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保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  相似文献   

17.
冯燕春  谢闵仲  宁捷 《右江医学》2012,40(5):643-645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n=21)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n=21)。A组病人先应用4.5%七氟烷深呼吸诱导,氧流量为6L/min,入睡后即减小七氟烷到1.5%,氧流量调小到2L/min,面罩紧闭辅助呼吸;B组病人静脉输注丙泊酚,按1~2.5mg/kg诱导,慢速推注至病人入睡,再继续维持推注至BIS值低于50并维持5s。两组均待病人入睡,眼睫毛反射消失后用面罩紧闭辅助呼吸,同时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顺阿曲库铵0.2mg/kg,当BIS值低于50并维持5s后明视下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2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的SBP、DBP、MAP、HR变化,病人入睡时间、可行气管插管时间及插管反应。结果两组病人T1时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且B组下降更明显(P<0.01);A组心率变化不明显,B组心率下降明显(P<0.05或<0.01)。T1时B组的SBP、DBP、MAP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1)。T2与T1比较,两组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两组心率变化不明显。B组病人入睡时间、可行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插管反应。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诱导平稳安全,血流动力学稳定,更适合老年人高血压的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临床对危重患者应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寻找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方法 选取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静脉给予芬太尼(5 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 mg/kg)+氯胺酮(1 mg/kg),对照组患者选择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 m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mg/kg);观察2组患者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患者经过麻醉诱导后插管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心率下降,与诱导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升高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危重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是临床最为有效且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34岁。发现腹部包块伴隐痛7年,于1991年5月14日入院。查体:血压16/10kPa。左中腹部触及约6cm×5cm大小的包块,固定。血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ECG示窦速,心肌损害,左室大。B超、CT检查,提示腹膜后肿瘤。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入室后血压18/12kPa,心率82次/min,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顺利。切应时血压升至24/13kPa,疑麻醉浅,经加深麻醉血压不降。手术挤压肿瘤时,血压骤升至36/19kPa,心率130次/min,诊断嗜铬细胞瘤无疑。即增加静脉开放,行平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苏醒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Ⅱ~Ⅲ级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R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16 μg/(kg·min)维持;PF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 μg/(kg·min)和间断推注芬太尼2 μg/kg维持.两组均记录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头架固定、切皮、切开硬脑膜、关闭硬脑膜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值.手术结束后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气管插管后,PF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PR组(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R组明显短于P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与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相比,丙泊酚80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16 μg/(kg·min)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更加迅速,能更好地控制术中血压变化,而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