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HDV重叠HBV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DV血清标志HDAg、抗HD、抗HDIgM和HBV血清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clgM,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3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60例重叠HDV感染,重叠感染率为18.98%;CH和FH组HDV感染率显著高于AH,FH组HDV复制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CH及AH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静脉吸毒人群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柳州市静脉吸毒者中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8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BsAg、抗-HDV、抗-HDV、抗-HG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DV、抗-HGV的阳性率分别为27.4%、89.4%、49.1%、8.7%,均显著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存在不同的重叠感染模式。结论:静脉吸毒者中HBV、HCV、HDV和HGV的感染率和重叠感  相似文献   

3.
71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HBV,HCV,HDV和HEV)感染对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71例宁波地区肝癌患者HBV,HCV,HDV和HEV血清标志及血浆HBV,DNA和HCV,RNA进行检测。结果 HBsAg和/或HBV,DNA总阳性率为91.54%,HDV阳性率为12.68%,HEV阳性率为2.82%,而抗-HCV和/或HC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HDV)的状况,并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DV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对3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检测,并对所检出的乙肝病毒(HBV)和HDV重叠感染患者及其对照组进行了疗效比较。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的患者之间,血清HDAg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血清HDAg阳性率为最高。HBV、HDV重叠感染患者与单一HBV感染患者的治疗结果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指标之间均P<001。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情越重,重叠感染HDV的比率越高,重叠感染HDV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及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法对非肝病组405例和504例肝病患者进行了抗-HCV检测。结果非肝病组抗-HCV阳性率为3.0%(12/405),肝病患者为29.6%(149/504)。证实本区域在非肝病组中存在较高的HCV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肝病患者中HBsAs阴性者的抗-HCV明显高于HBsAg阳性者(P<0.01),且抗-HCV阳性率、HBsAg与抗-HCV双阳性率均随肝病的严重化程度而增加,提示HCV感染在肝病的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且HCV与HBV混合感染对肝病的病程及转归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HDV/HBV体外感染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HDV/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2的人胎肝细胞;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结果: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在感染后第2天至第16天均可测出,其中上清液中HBsAg、HDAg以感染后第4天至第12天达高峰,结论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区献血员HGV与HBV及HCV混合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西安地区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献血员342例血清中的HBsAg和抗-HCV,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HGV-RNA。结果发现在西安地区HBsAg与抗-HCV均为阴性的献血员中HGV-RNA,阳性率为3.50%(7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丁型肝炎病毒(HDV)在十堰地区感染情况,探讨HD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时或重叠感染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法:取各型乙肝病人、HBsAg携带者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HDV和HBV标志物。结果:HDV标志物阳性率重症肝炎高达66.7%,HDV重叠感染主要分布在慢活肝,占50%。结论:HDV感染在十堰地区很常见,HDV和HBV重叠感染与临床慢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P C R 和 E L I S A 技术对32 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 T P) 患儿的外周血进行了人细小病毒 B19( H P V B19) 、 E B 病毒( E B V) 、巨细胞病毒( C M V) 及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系列检测。结果:病例组 H P V B19 D N A 阳性8 例(25 .0 %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E B V D N A 阳性2 例, C M V D N A 阳性3 例, H Bs Ag 和 H Be Ag 同时阳性2 例,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为46 .9 % (15/32 例) 。提示:近半数儿童 I T P 病例的发生可能与上述病毒感染有关,而 H P V B19 较其他病毒与 I T P 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对60例已排除甲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抗-HEV、抗-HEV-IgM、HDV-Ag、抗-HDV-IgM,抗-HDV、抗-CMV-IgM及抗-EBV-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RNA。结果表明:13.3%(8/60)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61.7%(37/60)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成人散发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构成,对近年住院的散发性急性肝炎274例,用ELISA、斑点杂交及PCR进行血清病原学分型并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分别占51.82%,25.91%,8.39%,0.36%,20.07%,其中混合感染占13.89%。5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占10.20%,其中药物性肝炎,占2.90%。认为本地区甲、乙、丙、丁、戊5型肝炎均有散发,可单一感染,可混合感染,可能存在新型病毒性肝炎。此外,药物性肝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引起肝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规检测肝功能、HBVM,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和TORCH、CMV的血清抗体。结果 324例患儿的HBVM及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TORCH、CMV血清抗体均为阴性。41例出现ALT升高,肝脏损害发生率为12.65%,≤1岁者为15.97%,>1岁者为9.7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升高与临床脱水程度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停止后复查ALT,均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引起肠道外感染,肝脏是受累脏器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病毒的感染模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甲—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或抗体 ,PCR法检测HBVDNA ,HCVRNA。结果  2 40例肝硬化血清病毒的感染率依次为 :HBV >HCV >HDV >HGV >HEV >HAV。HBVDNA阳性率为 61 2 5 % ,HCVRNA阳性率为 15 2 2 %。结论 肝硬化以HBV的感染的“小三阳”为主要模式 ,以HBV ,HCV ,和 /或HDV ,HGV ,HEV双重及多重感染为多见 ,病毒核酸 (HBVD NA ,HCVRNA)是判断肝硬化患者有否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4.
ABO血型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疾病关联分析方法对HBsAg和,抗-HCV阳性献血者与同期健康献血者的ABO血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O血型与HBsAg和抗-HCV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ABO血型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城乡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拭子法,将透明胶纸粘贴于受检者肛门周围后取下贴在玻片上显微镜下检查虫卵。结果:城市和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173%和65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儿童感染率分别为4645%和439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城市儿童各年龄组感染率为571%~28.00%,其中4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28%。农村儿童各年龄组感染率为627%~67.2%,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农村儿童感染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男女儿童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对一组219例已排除HAV、HBV、HEV、EBV、CMV、药物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同时检测第二代抗-HCV、第三代抗-HCV及HCV-RNA。结果显示:该组患者上述三种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的检出率分别为50.0%、59.0%及51.6%,合计HCV的感染率为74.0%。三者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检测多种HCV的血清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HCV的检出率。有输血史及无输血史患者HCV感染率分别为87.1%、6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HCV标志物的检出率以第三代抗-HCV为最高,而且70.0%伴随着HCV-RNA(+)。  相似文献   

17.
王芝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38-4139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人群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状况及不同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对肝炎患者病情与预后影响。方法: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抗HAV-IgM、HBV-M、HCV-IgM、IgG等均采用ELISA法。结果:302例病毒性肝炎,单纯HAV感染43例,单纯HBV197例,HCV感染21例,HEV3例,HBV合并HAV感染24例,HBV合并HCV混合感染8例,HAV合并HCV感染3例,HBV-HDV重叠感染1例,HAV-HBV和HCV混合感染2例。结论:年龄21岁~69岁,男性221例,女性81例,HBV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病毒性肝炎占所有肝炎总数77.1%(233例),重型肝炎占18.91%,慢性肝炎占45.03%,急性肝炎占36.09%,重型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远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这说明病毒感染类型对肝炎的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系,混合感染是慢性肝病患者发展成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第二代ELISA法和nset-PCR分别测定140例血透患者血清中HCV和HCV RNA。结果:抗HCV和HCV RNA的阳性率在血透组和非血透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且随着血透时间延长而增高,5个以上患者达94.6%;HCV感染率与否输过血无关;采取严格隔离透析、透析器复用等预防措施可降低HCV感染率。结论:血透明显增加丙型肝炎的感染,且与输血无关,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HCV在血透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多种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及肝癌患者 HBV、 HCV、 HEV、 HGV感染状况及其与肝癌的关系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采用 EL 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 HBs Ag、抗 - HCV、抗 - HEV、抗 - HGV,用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 HGV- RNA;用成组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分析 HBV、 HCV、 HEV及 HG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结果 :HBV、 HCV、 HEV、HGV相应的肝炎病毒感染率 ,健康人群分别为 17.8% (5 1/ 2 87)、 7.3% (2 1/ 2 87)、 6 .6 % (19/ 2 87)和 5 .9% (17/ 2 87) ;肝癌患者分别为 77.8% (2 8/ 36 )、 19.4% (7/ 36 )、 8.3% (3/ 36 )、 13.9% (4/ 36 ) ,HGV- RNA检出率为 13.9% (5 / 36 )。肝癌患者 HBV、HCV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 (P <0 .0 5 ) ;研究对象 HBV、HCV、HGV感染率高于广西及国内其他地方的自然人群 ;HBV、HCV、HGV、HEV感染者患肝癌的危险性 (OR)分别为 :11.5 2 ,3.38,2 .2 6和 0 .85。结论 :广西肝癌高发地区HBV、 HCV、 HGV流行较严重 ,再次证实 HBV感染是肝癌重要危险因素 ,其次是 HCV,不能排除 HGV感染与肝癌发生有关 ,HEV感染与肝癌发生无关 ,肝炎病毒感染是广西肝癌高发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巨细胞病毒重叠感染是否为加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损害的因素.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巨细胞病毒IgM,对15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与20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1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重叠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功能进行观测比较.结果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与急性甲型肝炎比较: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胆汁瘀积症状及病毒血症与后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消化道症状无差异(P>0.05).肝功能比较:巨细胞病毒肝炎与息性甲型肝炎梗阻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肝实质损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巨细胞病毒重叠感染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临床表现及肝实质损害指标与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以急性瘀胆型肝炎表现为主,预后良好;巨细胞病毒重叠感染不能加重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肝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