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目的比较患儿颈下、腋下、与腹股沟测量体温的差异,以探索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小儿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将60例患儿中体温正常组42例,发热组18例均采用普通玻璃体温计,在18~24℃室温下,每位患儿先测颈下温度,再测腋下温度、腹股沟温度,由同一护士监测读数,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儿颈温、腋温、腹股沟温测量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颈部暴露充分,幼儿穿开裆裤,故测量患儿颈部与腹股沟处体温时,体温计放取方便,易于观察和固定,尤其在冬季可以用颈部、腹股沟代替腋窝测温。  相似文献   

2.
严艺苑 《吉林医学》2011,(18):3821-3823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应用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03例采取温箱内吸氧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6例;新生儿肺炎2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重度窒息8例,其他2例。均采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给予治疗,对温箱内采取消毒、调节温箱内温度和湿度、监测温箱内氧浓度及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温箱内吸氧及其他对症治疗,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患儿均获得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新生儿温箱内吸氧是一种较好的吸氧方法,通过细心、规范的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输氧是治疗新生儿缺氧常用的方法之一。以往我科多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输氧法,该方法存在诸多弊端。近来我们采用新生儿温箱内输氧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新生儿温箱内输氧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不同部位体温测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37-2238
目的:比较新生儿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差异,探讨最适合新生儿的体温测量部位。方法:对286例新生儿进行肛温、颌下温、腋温测试,并进行对照。结果:颌下温和腋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肛温高于颌下温和腋温(P<0.05)。结论:采用新生儿颌下温测量是准确、简便、安全、快捷的测量方法,可以代替腋温,必要时可加测肛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新生儿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差异,探讨最适合新生儿的体温测量部位。方法:对286例新生儿进行肛温、颌下温、腋温测试,并进行对照。结果:颌下温和腋温差异无显著性(P&gt;0.05),肛温高于颌下温和腋温(P&lt;0.05)。结论:采用新生儿颌下温测量是准确、简便、安全、快捷的测量方法,可以代替腋温,必要时可加测肛温。  相似文献   

6.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暖箱中新生儿不同部位皮肤温度之间的差别,从而找出简便可行的暖箱中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置暖箱中42例新生儿,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腋温、背温、腰温、臀温、肛温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暖箱中新生儿腰温均明显高于腋温、臀温和肛温(P<0.01),而背温亦高于腋温和臀温(P<0.05)。结论:暖箱中新生儿测试腰温简便、安全,可取代背温测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儿培养箱内初生早产儿体温测量的最佳部位及方法。方法:选择出生日龄10min~4h置于婴儿培养箱内保暧的早产儿100例,分别同时测量肩胛间温度与肛温,所得数值应用Yes-j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肩胛间温度与肛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婴儿培养箱内初生早产儿肩胛间温度能准确反映患儿机体的真实温度,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省力,减少测体温造成的外环境温度波动,避免使早产儿日体温温差増大等优点,可替代肛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8.
余晓芳  李敏 《农垦医学》2004,26(3):236-237
测量新生儿的体温是临床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常的测温部位是口腔、直肠、腋窝3处。而临床上最常用的测温部位是腋窝。但此部位在冬季不易暴露,测温较麻烦,特别是新生儿患者,在测温时更是费时费力,稍不注意就会着凉使病情加重。为寻求简便、安全的测温方法,我们对新生儿颈部测温法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度测量临床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进行不同部位体温观测,比较不同情况下臀部皮温与腋温和肛温的关系。结果:不同一环境温度下相同部位体温比较,腋温、肛温及臀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臀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同一环境温度下相同部位体温比较,腋温、肛温及臀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臀部皮肤测温法可替代腋温测量法,能客观地反映新生儿体温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程福霞 《包头医学》2013,37(4):229-230
目的:探讨快速复温法对早产儿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低体重早产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将早产儿置于远红外辐射保暖台复温6小时后再放入暖箱内保暖;对照组直接置于暖箱内复温,同时测量入院时、入院后2h、6h、8h、12h的肛温情况,比较早产儿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复温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体温的稳定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快速复温法可促进早产儿复温及保持体温的稳定,从而减轻低温对组织器官的损害,更有利于低体温早产儿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不同部位肺癌皮下移植瘤存在的差异,为肺癌研究者提供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小鼠Lewis肺腺癌细胞(ll2-luc-m38)分别注射于C57 BL/6小鼠的右腋皮下、右腹股沟皮下、脚垫皮下,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小鼠皮下移植瘤成瘤情况及转移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和死亡率,肿瘤组织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固定、观察转移灶。对皮下移植瘤行切除术观察小鼠术后生存情况和转移情况。结果 腋下组和腹股沟组成瘤时间较早,成瘤率为100%,脚垫组成瘤时间较晚,成瘤率为33%;腹股沟组和腋下组瘤体积增长迅速,其中腹股沟组瘤体积增长最快;接种后第21天腋下组70%的小鼠出现了肺转移,转移灶数目较多;腹股沟组50%小鼠出现肺转移,且转移灶数目较少;脚垫组小鼠未观察到肺转移灶。脚垫组小鼠死亡率最高。腹股沟组和腋下组小鼠可行皮下移植瘤切除术,术后存活率为100%。结论 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腹股沟组和腋下组成瘤率高,可耐受移植瘤切除术,手术死亡风险低,便于监测,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其中腋下组转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腋温的最佳测量时间。方法抽取院系学生296名,在同一时间将2支体温计汞端分别置于左、右腋窝深处,固定一侧测量10min(对照组),另一侧分别夹取3、4、5、6、7、8、9min(实验组)。结果实验组7个时间段与其对应的对照组体温测量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腋温的最佳测量时间为10min。  相似文献   

13.
移位肩胛颈骨折的手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WJ  Liang XJ  Cheng DG  Lu XY  Zhang L  Li H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15-16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颈骨折的入路和固定方法。方法对14例肩盂下缘向内严重重叠移位的肩胛颈骨折患者,采用府卧位后入路施术,置入钢板螺钉分别固定肩胛冈和腋缘的方法治疗。本组左侧肢体9例,右5例;均为新鲜的肩胛颈骨折,骨折线走向:起于肩胛上切迹,经过肩胛冈,止于腋缘盂下2—4cm,平均3cm;肩盂下缘向内重叠移位的程度2—4cm,平均3cm。按Miller等的分型:均为Ⅱ-B型肩胛骨骨折。手术指征为肩盂下缘向内重叠移位的程度大于1cm。伤后至手术的时间:3—10d。结果14例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的病例,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拍X线平片,显示骨折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标准,肩盂倾斜角度正常。全部病例骨折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4周-8周,平均6周。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术后1—7年,平均3.5年。未见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肩峰撞击征等并发症。按Hardegger的评定标准评价:优8例,良4例,可2例。结论肩盂下缘向内严重重叠移位的肩胛颈骨折,直接影响上肢的功能,应手术治疗。肩胛冈和腋缘形态规整骨质较坚硬,适合放置植入物。俯卧位后入路施术容易复位和固定骨折,钢板螺钉应分别固定肩胛冈和腋缘,手术既恢复了肩胛骨解剖学形态和三角形的力学结构,又固定牢靠,是治疗肩胛颈骨折较佳的固定方法。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煅炼,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改进方法与优点。方法确定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情况后,将提出的疝囊行高位荷包或贯穿缝扎,近侧残端即回缩到腹膜外间隙,将内环缝合2~3针即可。结果79例术后1 d即可下床活动,1周后拆线,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结论改进后的疝修补术,方法简单,修补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王卫东  孟海亮  廖永华 《医学争鸣》2009,(18):1787-1790
目的: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室2002—2005年间,对124例患者,128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77岁)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的结果.结果:平均随访3a,Harris评分达82分.有两例患者因假体松动而翻修,其余患者影像学检查假体稳固,有骨质生长.6例患者因腹股沟区疼痛而再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通过临床评分及影像学检查,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可以安全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腹股沟疝应用无张力修补术15例的临床资料。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15例老年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手术。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痊愈,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治疗效果优。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式合理、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儿童和成人猫抓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淋巴结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方法 对57例住院儿童和同期住院的45例成人猫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和成人猫抓病均有淋巴结肿大.儿童组皮疹、乏力、头痛、咽痛及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比成人组高,成人组胃肠道症状更多见.儿童组多个(≥2个)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成人组高,而成人组单个淋巴结肿大几率高.淋巴结肿大部位:儿童组以颈部、腋窝为主,成人组以腹股沟、腋窝为主.儿童组白细胞总数、血沉升高几率显著高于成人组.两组误诊率无 差异.结论 儿童猫抓病临床表现更加多样化,发生多个淋巴结肿大的几率高,两组间淋巴结肿大部位及病理分期有明显差异,儿童与成人猫抓病误诊率均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各种腋部瘢痕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腋部瘢痕挛缩畸形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其适应证和疗效。结果:五瓣法和肩胛皮瓣岛状转移法疗效稳定,中厚植皮如果术后缺乏持续的功能锻炼,再次挛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轻度瘢痕挛缩宜采用五瓣法矫正,中、重度的瘢痕挛缩,如果肩胛部局部条件许可宜采用肩胛皮瓣岛状转移修复。  相似文献   

19.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和瘢痕 ,介绍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电凝法。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 2 95例 ,共 40 3条肢体 ,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 ,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 :术后除 1例外 ,均无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住院时间仅 2~ 3d。结论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此方法损伤小、出血少 ,并具有成形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方法:采用Bardmesh(补片)和Perfix plug(网塞)治疗86例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活动能力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9min,切口无明显疼痛,无紧绷感;术后6~8h下床活动,2周恢复日常工作;术后切口血肿2例,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2—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好,对人体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补片长期留置体内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