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内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其他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4.01±0.35)°比(5.48±0.59)°],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96.54±2.74)%比(90.47±3.39)%],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47±1.36)d比(12.58±2.64)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98.73±24.25)ml比(212.35±34.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术后身心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包括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术前、术后、术后1周、6个月的VAS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9),观察组给予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肉剥离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VAS和O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伤口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术前,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增高、后凸Cob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症状,纠正胸腰椎畸形;但相较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相关微创优势,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手术治疗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跟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1周、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相近,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疗效。方法:以58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侧位X片测量后凸畸形角度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畸形角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机体功能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72-475
目的:通过中期随访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宣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将其中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者25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者15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选取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伤椎高度、椎体Cobb角度等数据并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显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减少,两组间伤椎高度、椎体Cobb角度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更小的创伤、更低的失血量、更短的手术用时和更快的恢复时间前提下能取得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相似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韩东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30-2931
目的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8例)。给予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第1天理论失血总量、术后第1天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采用CT或MRI检查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理论失血总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隐性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两组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升高,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24 h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疗效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5例,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通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以及通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的变化来评价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70mL。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当中未发现医源性脊髓或神经损害,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王剑岚  杨渝勇  彭亦良 《重庆医学》2013,(30):3638-3640
目的观察UPASS-Ⅱ脊柱微创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应用UPASS-Ⅱ脊柱微创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26例没有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组),并与同期收治的另外26例采用传统开放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平均9.2个月。虽然两组患者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术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伤口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UPASS-Ⅱ脊柱微创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早期稳定受伤脊柱,却不牺牲任何脊柱的运动节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信阳淮河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和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s角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可减轻患者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病人9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应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病人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谢春亮  梁昌详 《河北医学》2016,(7):1116-1118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和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 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矫形影像学效果。结果:两组患者 VAS 评分在手术后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 VAS 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在手术后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矢状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矢状位数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矢状位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后凸 Cobb 角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刁天华  周富道  张敬标 《海南医学》2014,(12):1818-1820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腰椎骨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伤椎植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同时随访两组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随访时,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不仅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而且可提高伤椎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6.
陈贵  贺加明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42-1043
目的:探讨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与43例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肌肉受损指标肌酸激酶变化情况、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及复位丢失率和术前术后相关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且微创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0天肌酸激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微创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显著大于开放组(P?0.05);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开放组(P?0.05);复位丢失率则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快于开放组(P?0.05)。结论:在C臂引导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于开放手术,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诊断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且适宜行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组),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凸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微创、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无神经损伤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肌酸激酶活性(CK)的水平;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影像学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1.83±2.01)cm vs(8.67±1.54)cm]、手术时间[(1.12±0.33)h vs(2.31±0.82)h]、术中出血量[(114.6±20.8)mL vs(276.5±40.8)mL]、术后引流量[(78.3±18.8)mL vs(162.4±45.6)mL]、切口愈合时间[(7.3±2.2)d vs(15.4±4.1)d]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01±0.78)分、(2.07±1.04)分、(1.97±0.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2±1.47)分、(5.83±1.31)分、(3.87±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43.1±3.3)mg/L vs(50.3±1.7)mg/L]、IL-6含量[(3.87±0.83)ng/L vs(5.24±0.98)ng/L]、TNF[(178.65±21.44)ng/L vs(193.52±18.76)ng/L]、CK[(54.1±11.1)IU/L vs(74.4±13.6)IU/L]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影像学高度[(84.3±7.2)%vs(85.1±6.8)%]、后凸Cobb角[(8.23±2.97)°vs(8.27±3.01)°]、椎体矢状面指数[(90.8±15.4)%vs(91.2±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快且术后炎症反应水平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皮质骨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选择我院骨外科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0例/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比较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伤椎高度比值、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均更低,观察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均更高,观察组的上部和下部Cobb角均更小,P均<0.05。术后5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其脊柱功能,恢复伤椎高度和脊椎生理曲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胸腰段骨折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09~2015-01在我院住院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T10~L3)62例,其中31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1例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各项临床指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矫正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0~27月)。和开放组比,微创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手术方法 均能缓解疼痛,微创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影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相比,临床效果相当,但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