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鹏 《海南医学》2009,20(10):83-84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5年2月到2009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112例65岁以上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肿瘤性49例(43.75%),粘连性34例(30.36%),腹内外疝嵌顿16例(14.29%),肠扭转9例(8.04%),粪石性肠梗阻4例(3.56%)。手术治疗98例,其中88例获良好疗效,10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14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肿瘤性、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因其常合并其他疾病,故病情危重、复杂,临床进展快,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强化围手术期治疗,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肠梗阻18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岗  郑旦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0):1047-1048
目的探讨经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外科手术治疗185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诊断、手术方式。结果术前明确病因103例(55.7%),术中、术后明确病因82例(44.3%),绞窄性肠梗阻37例(20%)。根据不同病因和术中情况采用11种手术方式治疗。177例治愈,出现术后并发症14例(7%),4例(2.2%)死亡。结论肠梗阻的病因复杂多样,本组中19种,其中粘连、肿瘤、嵌顿疝、肠扭转、粪石为前5位病因。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在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8年32例腹腔镜治疗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病案资料.结果 病因诊断准确率100%,包括粘连性肠梗阻23例、肿瘤性肠梗阻6例、腹内疝3例.肠粘连松解术25例、小肠部分切除术6例,腹腔镜探查活检术2例,疝复位并修补3例.手术时间中位数130 min,术中出血中位数150 mL,中转开腹率9.7%,术中术后并发症1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5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 d.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有效率74%.结论 腹腔镜能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慢性不全性肠梗阻,而且具有微创效果,尤其适用于阑尾炎和妇科手术后引起的慢性粘连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4.
童创  李先海 《安徽医学》2007,28(1):26-27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肠梗阻发病原因及探讨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06年5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急性肠梗阻210例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0.9%;肿瘤性肠梗阻占33.8%;嵌疝引起肠梗阻占14.8%。入院后72小时内手术131例,72小时后手术7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死亡7例,病死率3.3%。结论粘连和肿瘤是成人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病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对可疑肿瘤患者,尽量采用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后明确诊断再作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肠梗阻223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223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肿瘤、粘连、嵌顿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分别占60.5%、23.3%、11.7%。本组223例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51例,发生率22.9%。死亡16例,病死率为7.2%。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尔泰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对15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关腹前腹腔内应用术尔泰,观察术后5年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与88例同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5年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0例(12.9%),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1例(23.8%)(P〈0.05)。治疗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5)。结论术中正确使用术尔泰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0年来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年间收治的385例肠梗阻资料。结果 病因明确335例(87%),其中机械性肠梗阻338例(87.8%)。非手术治疗235例(61.0%),手术治疗150例(39%),术后并发症6例(4%),死亡16例(10.7%)。结论 10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粘连性肠梗阻中81.4%为手术后所致,青年、无手术史的肠梗阻主要为结核性粘连所致。肿瘤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对手术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病因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9年5月老年性肠梗阻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依次为肠道肿瘤(61.3%),肠粘连(21.0%),嵌顿性疝(4.8%),麻痹性肠梗阻(4.8%),肠套叠(3.2%),病因未明(3.2%),异物梗阻(1.6%)。56例进行手术治疗,死亡2例(病死率3.2%)。结论:重视对高龄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是减少老年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蔡巧英  徐江南  李丽军  叶锋 《浙江医学》2017,39(18):1588-158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方法收集行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3.3%),均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复发。开腹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8例(13.33%),其中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采取手术治疗;再次发作4例,多次发作2例。腹腔镜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术后早期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概念、发生率、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9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研究中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1%,出现术后肠梗阻症状的时间为术后4~40 d;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腹胀、腹痛、呕吐;影像学腹部X线平片有液气平面等相应梗阻征象;8例考虑与术后粘连和炎症因素有关,另外1例术中证实为空回肠交界处与第一次手术切口粘连成角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8例经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外周补液等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手术治疗缓解。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50 d之内出现梗阻症状和体征,并有影像学的参考证据,或经手术证实。粘连和炎症为发病主要因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要影像学的参考依据及外科医师的临床经验。治疗取决于引起梗阻的原因及临床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外科治疗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39例肠道肿瘤和18例肠粘连,分别占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主要病因的56.52%和26.09%;54例(78.26%)合并基础性疾病,其中14例伴有两种以上的基础性疾病.患者痛程(从感觉到疼痛等症状到就医确诊的时间)8h~13d.患者中42例(60.87%)手术时出现耐受力问题(出现严重负氮平衡、水、电解质失衡或酸碱失调、非正常血压等);4例(5.80%)死亡;15例(21.74%)有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就诊不及时和手术耐受能力下降等;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袁锋  戴世明  严雄  谭同军 《吉林医学》2012,33(31):6738-6739
目的:总结老年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6例老年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6例,病因:肿瘤性梗阻55例(57.3%),粘连性梗阻22例(22.9%)。手术75例(78.1%),非手术21例(22.9%)。治愈88例(91.7%),死亡8例(8.3%)。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肿瘤性梗阻为首位,合并症多,做好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31例,手术治疗4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首要病因为恶性肿瘤(26.3%).临床治愈64例,好转1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多由肿瘤引起,病情发展迅速,及时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大肠癌致肠梗阻高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升结肠癌和横结肠癌患者均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大多数乙状结肠癌和降结肠癌患者采用Hatmann手术,其它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和结肠造瘘术,直肠癌患者1例(5.3%)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1例(5.3%)Hatmann手术,另有1例(5.3%)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术后1例(5.%)切口感染,1例(5.%)吻合151瘘。结论提高对高龄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知,选择好手术时机和方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32例60岁以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中Ⅰ期切除24例,Ⅱ期切除6例,捷径手术2例。结果:32例中16例(50%)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6例,吻合1:7瘘2例,腹腔感染4例,肠梗阻2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9.3%),住院11~28d,平均18d。结论:肠梗阻明显者一般通过纤维结肠镜即可明确诊断,术前诊断不明确患者应考虑给予肛门指诊和纤维结肠镜或CT检查。手术切除是老年结肠癌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处理并存病以及选择适宜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司海波 《黑龙江医学》2011,35(11):839-84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3~2008年间,收治的32例60岁以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中,Ⅰ期切除24例,Ⅱ期切除6例,捷径手术2例.结果 32例中,16例(50%)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6例,吻合口瘘2例,腹腔感染4例,肠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给予及时手术,治愈80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2.44%。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急性肠梗阻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而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肠梗阻患者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急诊外科收治68例高龄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组56例,保守治疗组12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发生并发症、病死、治愈的情况。结果68例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41.18%,总病死率20.59%,总治愈率79.41%。手术治疗组并发症23例,保守治疗组并发症5例;手术治疗组病死10例,有合并症死亡9例,保守治疗组病死4例,有合并症死亡3例,有60例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其他疾病,有合并症与无合并症治疗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4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术后死于肺栓塞。5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中22例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3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部分裂开,6例肺部感染,均经过积极对症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掌握高龄肠梗阻患者临床特点,全面采集病史,严密观察病情,恰当辅助检查,综合认真分析,是早期诊断和成功治疗高龄肠梗阻的关键,采取积极主动的综合治疗,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年龄不是决定是否手术治疗的主要因素,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方式是主要因素之一,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人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70岁以上老年人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性肠梗阻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肠粘连和肠扭转,47例中绞窄性肠梗阻20例。手术后并发症1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性肠梗阻病因以肿瘤性肠梗阻,肠粘连和肠扭转为常见,高龄不是手术禁忌。做好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指证,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海阳 《河北医学》2004,10(2):140-142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87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45例(占51.7%),其余42例(占48.3%)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腹平片、B超、CT等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87例病例治愈70例(占80.5%),死亡17例(死亡率为19.5%),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应动态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和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