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查阅针灸治疗泄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针灸治疗泄泻的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针灸处方大辞典》及现代权威文献中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泄泻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的136首处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位腧穴为天枢、足三里、中脘、大肠俞、脾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神阙、气海;穴位配伍方面,出现频率最多的对穴配伍有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枢,大肠俞、天枢,脾俞、天枢,足三里、中脘,三穴配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足三里、天枢、神阙,足三里、天枢、脾俞配伍;足阳明胃经为针灸治疗泄泻的首选经脉,胃经腧穴选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以下肢和胸腹部穴位为主,且常用五输穴、募穴和背俞穴。结论临床必须坚持针灸局部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的重要原则;高频次的选用能代表治疗思路;针灸治疗泄泻以天枢、足三里、中脘、大肠俞、脾俞、关元等为主要穴位。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作为临床常见症,针灸治疗本病已在临床广为应用,具体简便安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本案选取温针灸治愈虚寒型偏头痛典型案例,分析其病机为寒邪束阳,气血失和,指出其治则为畅气行血,通阳达邪,组穴特点为选以循经所过之胆经、胃经、膀胱经为主,配以任脉、脾经诸穴以扶正固本,穴取风池、太阳、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为该证型的临床治疗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PubMed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PCOS伴IR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0.0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101篇文献,涉及腧穴81个。针灸治疗PCOS伴IR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关元、三阴交、中脘、天枢、足三里等;常用腧穴分布于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五输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24组穴位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其中肝俞-膈俞-脾俞-肾俞-卵巢-水分、天枢-带脉-丰隆-阴陵泉-水分、下脘-中脘-气海-水道组合的关联度较高。聚类分析得到3类腧穴组合:(1)气海、中脘、天枢;(2)归来、太溪、大横、水道、下脘、太冲、血海、带脉、阴陵泉、卵巢、水分、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中极;(3)子宫、关元、三阴交、丰隆...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针灸选穴。结果提示临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腧穴以背俞穴、腹募穴、八髎穴等为主,大部分学者采用循经取穴,所选腧穴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包括背俞穴、募穴、下合穴等特定穴,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关元、中极、八髎、气海、三阴交、阴陵泉、水道、膀胱俞、肾俞、足三里、会阳、天枢、中脘、曲骨等。总结分析其病因病机及腧穴治疗作用机理后提示,脊髓损伤后伴发排尿功能障碍是临床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规范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针灸选穴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主穴进行分析,总结出普遍适用于IBD的穴位。方法:检索2007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的针灸治疗IBD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报道文献,提取文献中选用的十四经腧穴,建立IBD的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2.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获取文献190篇,提取穴方244首,涉及的64个腧穴中,天枢、足三里、关元、上巨虚使用频次最高,胃经穴位选用最多。胸腹部穴位选用最多,选穴重视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配合。特定穴中选用最多的是募穴,下合穴、背俞穴次之。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足三里-天枢。聚类分析得到3个有效聚类群和5对核心穴组。结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IBD时,均可选用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气海、中脘作为基本穴位处方。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取穴规律。[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20年来发表的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58篇,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丰隆、中脘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为主;选用腧穴多集中在胸腹部,募穴、合穴、下合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安全、有效,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  相似文献   

7.
阳痿又称勃起功能障碍,针灸治疗阳痿有一定疗效。符文彬教授认为,气机郁滞、心神失守、宗筋失养为阳痿的病机,治疗可采用疏肝调神整合针灸疗法,选穴以任脉、督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治疗模式的主要选穴如下:针刺选用百会、印堂、引气归元穴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太冲、合谷、三阴交和水道;精灸选用引气归元穴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肾俞、命门、涌泉等;刺络放血选用双侧心俞、肝俞;皮内针选穴肝俞、心俞、肾俞等,以巩固治疗。“一针二灸三巩固”的疏肝调神整合针灸疗法治疗肝气郁滞型阳痿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与肝、脾密切相关,病久及肾,脾肾阳虚,脏腑失于温养,常致病情迁延难愈。采用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抓住关键治则"温补脾肾",方用四神汤、理中汤等,穴选神厥、中脘、天枢、足三里、肾俞等,能取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文献,建立单纯性肥胖的现代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现代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所选经脉以胃经选用频次最高,其次为任脉与脾经;所选腧穴频次最多为中脘穴,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天枢次之.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曲池-丰隆-气海-中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9个核心用穴群及重点用穴、辨证用穴两类.结论 本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选穴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现代医学对温针灸治疗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CG)作用机制的研究,同时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从中医经穴方面进行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弱(寒)型CG的机理探讨,总结出临床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寒)型CG时,以补为主,多选取中脘、关元、双侧足三里穴,四穴合用,共奏补益脾胃、温经散寒、益气扶正之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为针灸临床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采用Microsoft Excel以及SPSS Clementine软件中Apriori算法进行信息挖掘与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选取腧穴使用频次前5位是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下巨虚、中脘;选取经络使用频次前3位是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在穴位配伍方面,双穴配伍天枢、足三里组合频率最高,支持度61.67%。三穴配伍时足三里、中脘、天枢或足三里、上巨虚、天枢最为常用,支持度40.00%。结论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取穴、组方方面有一定规律可循,本研究可为临床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取穴及腧穴组方规律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单双日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30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25/27),优于针刺治疗组的78.57%(22/28);治疗后积分温针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法治疗膝骨关节病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治疗方法:以清利湿热,疏调肠胃为治疗原则,常选用上巨虚、足三里(双侧)、天枢(双侧)、关元,止泻穴。以中脘、曲池、内关、气海、合谷、支沟、太冲、大肠俞、大椎为备用穴。手法一  相似文献   

14.
薛红梅  金萍 《中医学报》2020,35(6):1248-1251
李月梅教授根据女性特点,在"通元针法"基础上拟定了女性不孕针灸基础方,即"通元针法"基本处方:A组:强间、脑户、大椎、百会、心俞、膈俞、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涌泉(常用灸法);B组:百会、生殖区、印堂、中脘、天枢、关元、中极、卵巢/子宫交替刺激、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辨证分期治法:卵泡期:隔日1次,A组、B组交替刺激,采用飞针法进针,操作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A组肝俞/肾俞交替温针灸,B组气海、关元和卵巢/子宫交替温针灸,涌泉加用灸法,留针30 min;排卵期:在卵泡期处方基础上,A组加用阳陵泉、白环俞;黄体期:在卵泡期处方基础上,A组加用命门,毫火针点刺。  相似文献   

15.
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流行病,医学研究证实,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防治肥胖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医学界对肥胖病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无论是在临床治疗还是机理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肥胖病的临床研究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体针疗法临床选穴多以脾经、胃经、大肠经经穴为主,整体和局部配合。李淑荣等[1]选取中脘、天枢、大横、关元、髀关、足三里、地机,使用30号2寸毫针直刺,针刺得气后,采用捻转泻法,产生较强烈针感,留针30分钟。隔日针刺1次,10次1个疗程,休息3 d后进行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9%。随访3月仅有2例复发且程度较轻。王梦文等[2]选取中脘、大巨、天枢、滑肉门、瘦穴(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肺俞、心俞、脾俞、胃俞为主穴,随证加减,针刺以深刺为主,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2.5%。李季等[3]选用胡氏水穴,分两组:第1组选用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支沟。第2组选用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白环俞、太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防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整理、分析2006年至2019年的期刊文献,检索记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文献量及所有腧穴的使用频次,分析针灸防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常用腧穴、少用腧穴及其归经分布。结果有63篇有关针灸防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医学期刊文献,涉及的穴位共有32个,文献使用频次在5以上的常用腧穴有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下巨虚、关元、内关、气海、太冲、大肠俞、脾俞、胃俞、支沟、大横。共计12个腧穴;文献使用频次在1~5的少用腧穴有支沟、大横、三阴交、中极和公孙等20个腧穴。分部选穴是以腹部的局部选穴与小腿部的远道选穴为其基本规律。结论推荐针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使用足三里、天枢、中脘、上巨虚、下巨虚、关元、内关、气海、太冲等。但穴位选取数量多、范围广,取穴组方无明确规范,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古代针灸医家采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病症的一般规律,从而确定其基本穴位配方。方法:借助《中华大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检索相关条文,从经脉、穴位的选用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古人的配方规律。结果:检索出条文314条,通过规范化处理,整理出经穴97个,经外奇穴15个,选用频次最多的经脉包括任脉、膀胱经、胃经和脾经,所用腧穴主要集中在腹部、下肢和腰背部,以募穴、背俞穴、下合穴三类特定穴选用频次最多。结论:以穴位使用频次为参考,结合针灸学理论,分析认为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可以作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本配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比温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热敏灸天枢、关元、大肠腧、命门、足三里等热敏穴的穴区;对照组患者在中脘和关元连线的中点处放置温灸盒施以温灸治疗。2组均7天1个疗程,治疗5天,间隔2天,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大便性状显著改善(P<0.05),腹部综合症状显著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传统的温灸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穴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50篇,总结其取穴规律,发现天枢、足三里、中脘为使用率最高的主穴;局部取穴以腹部穴位及相关脏腑背俞穴为主;循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经穴为主,肝脾两经穴位不可忽视;配穴多以八纲、脏腑辨证取穴,并注重宁心安神。并对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了分析,为针灸治疗IBS的临床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针灸疗法1.针刺穴位:四缝(能挤出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出血为宜)、中脘(提插捻转数次)、天枢(捻转数次)、气海、关元、足三里、合谷。均宜采取捻转手法不留针,1日1次或隔日1次,适用于湿热泻或伤食泻。2.灸治穴位:中脘、天枢、关元、神阙、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