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目的:掌握我院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EC)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8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多态DNA分型(RAPD)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8株阴沟肠杆菌被基因分型为10型,抗生素分型分为18型.结论:基因分型法显示ICU病房有多重耐药菌株EC株爆发流行现象;应加强微生物室的监测工作,为控制预防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追踪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对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抗生素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ICU病房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查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验和药敏试验方法,对ICU病房5例患者在2009年6月28日-7月6日期间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室内环境、呼吸机污染是引起该ICU在9 d时间内陆续出现5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经采取积极治疗和有效消毒隔离控制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痊愈率60%,好转率40%。结论对ICU患者进行隔离,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对病室环境及医疗器械特别是呼吸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暴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20日至2010年11月6日ICU住院患者暴发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进行分析,并对环境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罹患率为60.0%,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38.5%,病室环境中呼吸机管路、湿化瓶、床头柜表面、门把手、治疗车表面、病床表面等污染严重,患者使用的湿化瓶、呼吸机管路、床头柜、病床表面均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加强ICU的感染管理,重视手卫生、环境卫生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效降低ICU的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综合性ICU中83例院内阴沟肠杆菌感染病例。结果高龄、低白蛋白血症、侵袭性操作、长期住院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普遍存在于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中。阴沟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除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了50%。阴沟肠杆菌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增加医院病死率。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能减少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天津市区10所医院呼吸科2000年~2002年收治的35例阴沟肠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在天津市区10家医院呼吸科阴沟肠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占多数,其次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感染肺炎等。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病人易发生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药敏结果显示在测试的抗生素中阴沟肠杆菌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为100.0%;其次为氨苄西林耐药率90.9%,亚胺培南未发现有耐药菌。结论:临床上可首选亚胺培南治疗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根据药敏结果确定非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及控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间神经外科65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均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培养致病菌16种173株。32例培养出阴沟肠杆菌共76株,占总病例的64.09%,总株数的43.93%,其耐药性高。其中23例病情好转后呼吸道感染治愈,9例死亡。结论: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及气道护理。根据药敏试验联合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病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并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侵袭性操作的应用,病室环境污染,手卫生执行率低,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加强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洗手依从性等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现状,为进一步减少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我院新生儿病房内出生体重越低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及菌血症为主,尚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结论:新生儿病房需加强综合管理,从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09~2014年感染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9~2014年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以最小抑菌浓度(MIC)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阴沟肠杆菌3 384株,检出率为4.18%;以呼吸道标本多见,占83.04%.阴沟肠杆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88%和0.94%;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38%、5.17%,26.49%.2009~2014年阴沟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87株,占2.57%.新生儿病房和呼吸病房检出阴沟肠杆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病区,分别为26.92%、24.32%.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新生儿科与呼吸科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烧伤病房产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7株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不同程度增加,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阴沟肠杆菌同样为烧伤病房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之一,其耐药性不容乐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管理,分析造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两个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8月1周内发生的8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结果两个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例次感染率由28.12%下降到12.5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35.0%上升到80.0%。结论医疗设备污染及医务人员的手污染可能是这次感染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强化手卫生、环境及设备消毒能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3.
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相关调查结果加以阐述,特别是对手卫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李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096-1097
目的通过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我院2010年3月—9月医务人员手卫生1 100例次,总结手卫生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发现手卫生执行率低,手卫生知晓率低、手的再污染、手卫生存在误区等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了每个可预防的医院感染案例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使我院的医院感染例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结论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制定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小儿外科2012年1068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发生医院感染98例,感染率为9.18%;10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0.02%。感染部位构成以上呼吸道感染居首,占43.93%,依次为手术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和其他部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4%,革兰阳性球菌占16%,居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结论加强病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医务人员、患儿及陪护的手卫生依从性,落实病原菌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影响手卫生的依从性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秀娟 《中国病案》2009,10(12):42-43
目的探讨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医院感染意识淡漠。结论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宣传和培训,转变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设置完善、方便的洗手和手消毒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医院SARS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措施及评价。方法:选择某医院2003年3—4月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①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0例。②流行病学特点: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大且合并较重基础病,而受染医护人员以一线中青年为主。③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SARS进一步扩散的继发传染源。④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并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传染源,增设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建立医学观察区,病区通风和消毒,严禁探视和加强人员防护等措施,医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包头某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促进,以评价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对某院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促进,评价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洗手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卫生用品领取量进行分析.结果 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较低,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上升(P<0.05);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洗手正确率均较低,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均明显上升(P<0.05);项目实施前医师、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中、实施后两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护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中及实施后,肥皂、洗手液和手消液领取量与实施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促进项目能够培养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洗手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手卫生行为与医院感染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0-12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因此,手卫生的开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患者安全联盟的高度重视,手卫生作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重视。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遵循手卫生行为指南的情况不容乐观。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临床医务工作者洗手的依从性普遍很低,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正如1924年法国作家兼医生Louis—Ferdinand Celine在他的博士论文《韦斯的生活和工作》中所概况的:手卫生中的主要难题是如何提高人们对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为在职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7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在职医务人员与实习生对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及接受感染控制教育的态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推行感染控制措施的同伴评价和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的处理态度,两组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医院感染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的环节、多重耐药菌、手卫生、职业接触等知识的掌握在职医务人员与实习生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医务人员希望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实习生希望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结论:针对不同的人群划分培训层次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有助于提高被培训对象有效的掌握医院感染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