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对5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常规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 肿瘤完全切除,操作时间15~60 min,平均30 min,无膀胱穿孔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5例复发(9.6%),再行钬激光治疗.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切割精确,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吡柔比星(THP)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组38例,术前15min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30ml膀胱灌注,术前观察膀胱肿瘤,黏膜染色区并分别切除留取病理,术后24小时内继续给予即刻吡柔比星化疗一次。对照组42例无术前灌注和即刻灌注,TUR-Bt术后留取肿瘤基底部病理。80例患者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规律化疗,行尿脱落细胞、泌尿系彩超、膀胱镜检查观察复发随访2年。结果 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38例肿瘤全部染色;肿瘤合并黏膜区21处染色,病理证实原位癌9处;对照组偶发现1处,膀胱原位癌阳性;肿瘤基底部病理阴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治疗组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8例,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够定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伴随的膀胱原位癌并指导术中切除,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
南勇 《海南医学》2014,(23):3539-3540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与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8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CPT组(42例)采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治疗,THP组(41例)采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 h内灌注,之后每周1次,持续8周,随后每个月1次,连续8个月规律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癌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观察2年,A组和B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26.19%和2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40.48%和6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与吡柔比星均为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但是羟基喜树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研究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与常规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接受TURBT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灌注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于术后24 h即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和对照组(28例,于术后1~2周开始吡柔比星灌注),评价随访期内复发率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6.7%(2/30)和14.2%(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毒性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拔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较严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吡柔比星(THP)对于伴随膀胱肿瘤的膀胱原位癌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灌注前将50 mg THP溶解于50 ml 5%葡萄糖溶液,对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和14例无痛性血尿患者行THP膀胱灌注,保留15 min后置入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及周围膀胱黏膜染色情况.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对肿瘤组织、THP染色区域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肿瘤蒂旁2 cm处及膀胱其他部位非染色区域组织作为随机对照,分析比较染色结果.结果 共37例膀胱肿瘤患者的67块肿瘤周围膀胱黏膜THP染色阳性,其中11块病理证实为膀胱原位癌,分布在7例患者中.14例无痛性血尿患者中有2例膀胱黏膜呈现THP染色阳性,其中1例染色区病理证实为膀胱原位癌;另外12例未染色,组织学检查无阳性发现.膀胱原位癌细胞吸收TH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13)和86.7%(371/428).结论 THP对于伴随膀胱肿瘤的膀胱原位癌诊断操作简便、直观,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绿激光治疗膀胱癌术中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绿激光对4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汽化治疗,并行THP即刻膀胱灌注。结果:42例膀胱肿瘤患者均1次直接汽化成功,术后3~24个月行膀胱镜检查,3例复发,复发率7.14%。结论:膀胱肿瘤结合THP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82-84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用于膀胱腔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和吡柔比星30 mg膀胱腔内灌注,随访18~36个月,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和毒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Ⅰ组复发率为18.52%,Ⅱ组复发率为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Ⅰ组膀胱刺激征的出现率为14.81%,Ⅱ组膀胱刺激征的出现率为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吉西他滨作为可选择化疗药物用于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吡柔比星。  相似文献   

9.
绿激光结合THP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绿激光结合THP(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绿激光经尿道膀胱镜下对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选择性光汽化治疗,并行THP即刻膀胱灌注.结果 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一次直接汽化成功,汽化深达浅肌层,无出血、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无水、THP中毒发生.术后26例患者均留置尿管2-3 d,未行膀胱冲洗.术后3-36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黏膜已修复完整,未见膀胱炎症存在,无复发,选择性复查12例膀胱组织活检,病理显示:未见Brunn's巢,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绿激光结合THP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应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 2010年我院应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联合吡柔比星,对3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激光能量80 W,治疗时间10~ 35 min,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术后膀胱镜复查,其中3例复发,其余均无复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以羟基喜树碱(40 mg/40mL)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7例.结果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一次性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至24个月,5例复发,再次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以羟基喜树碱(40 mg/40 mL)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重复使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谭宏波 《中外医疗》2011,30(15):68-68,7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序贯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8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即刻联合序贯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膀胱肿瘤均一次性切除,手术时间20~90min,平均40min。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严重大出血及电切综合征(TURS)。2年复发率为15.29%。结论 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具有安全、可重复、组织损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保留良好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晓辉  梅厚卫  潘杰 《安徽医学》2011,32(2):207-207
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已成为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辅助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化疗药物包括表柔比星,丝裂霉素,吡柔比星,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等。2010年10月我们收治1例丝裂霉素灌注膀胱后导致尿道狭窄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TURBt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TUR-BT术应将肿瘤完全切除直至露出正常的膀胱壁肌层,切除肿瘤后,应进行基底部组织活检,便于病理分级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可降低术后复发几率,TUR-BT术后的患者有10%-67%在12个月内复发,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痛细胞种植或原发肿痛切除不完全有关.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临床上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常规方法,术后膀胱灌注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由于肿瘤细胞播散而引起的复发.我院自2001年1月-2011年10月共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32例,术后均行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对于术后早期(3小时内)和常规灌注化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470 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行1470 nm激光解剖性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膀胱镜检查和CT或MRI检查,术前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析1470 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并且术中无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15.3±4.9)min,术后冲洗液无色或淡粉色,未见血块,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结论1470 nm激光应用于解剖性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中效果显著,具有无瘤原则,利于肿瘤分期,可减少闭孔反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内卡介苗(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4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2例肉眼血尿,2例全身流感样表现,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者治愈,均未退出治疗,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4.76%。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治疗的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沈春富  金文翔  蒋松 《浙江医学》2011,33(5):678-67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灌注治疗组)和2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VEGF进行检测,观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表柔比星灌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为(26.56±4.07)pg/ml;灌注治疗组治疗前VEGF水平为(56.68±6.05)pg/ml,治疗6周后为(38.15±3.76)pg/ml.灌注治疗组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6周后较之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VEGF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生长、浸润密切相关,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主要的血管新生诱导因子之一,可促进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血管生长.检测VEGF对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杀死膀胱肿瘤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C(MMC)3种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THP、HCPT、MMC 3组,分别采用30 mg THP 5%葡萄糖溶液50 ml、16 mg HCPT 0.9%氯化钠溶液50 ml、40 mg MMC 0.9%氯化钠溶液50 ml 3种药物做膀胱内灌注治疗,总疗程12个月,随访3~24个月,比较3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THP、HCPT、MMC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67%、17.07%、36.59%,THP、HCP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MMC组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36.59%)高于其它2组(18.75%、14.63%) (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THP膀胱内灌注可降低术后复发率.HCPT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进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3个疗程后,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2年重复;第3年,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定期随访。结果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24~48个月,肿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13%。术后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和膀胱容量小。结论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明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