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具有促进、调畅血行 ,消散瘀滞的药物 ,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这种治疗方法 ,称之为活血化瘀法。在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内经》中提出“血实者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法则。这就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仲景对瘀血的脉因证治都有阐述 ,制有大黄虫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 ,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树立了典范。嗣后 ,唐代孙思邈的犀角地黄汤、宋“局方”失笑散、金·李东垣的复元活血汤等广泛的用于临床 ,并扩充了许多活血化瘀药物及方剂清代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2.
虫类入药之用 ,最早始载《神农本草经》,共2 8种。汉朝张仲景应用虫类药物治疗内、妇科诸症 ,疗效甚佳 ,首创抵当汤 (丸 )、大黄 庶虫 虫丸、鳖甲煎丸、下瘀血汤等方 ,开辟了治疗用方的新天地 ,给后世医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人从事中医临床 2 0余年 ,对虫类药的运用略有心得 ,体会如下。1 虫类药的临床功用及分类虫类药属血肉有情之品 ,行走通窜之物。因虫类药配伍不同而其主治功用相异 ,总结起来大约有以下 1 0个方面 :1攻坚破积 :庶虫 虫、蜣螂、全蝎、蜈蚣、虻虫、蜂房等。 2活血化瘀 :庶虫虫、全蝎、地龙干、水蛭等。3熄风止痉 :蝉衣…  相似文献   

3.
李丽君  赵昌林 《中医学报》2021,36(2):285-288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活血化瘀类方剂有26首,广泛应用于与血瘀证相关的疾病。用药方面,张仲景除善用本草类药物温通经脉、行气散结外,还常用矿物类药物软坚散结,虫类药物搜剔通络,或加用酒助药力温通经脉,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若见瘀血轻证或合并瘀血症状较轻的疾病,可选用赤小豆当归散、矾石散、蒲灰散、抵当丸、枳实芍药散等;若以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血自下等为主证的瘀血缓证或合并瘀血症状明显的疾病,可选用当归芍药散、桃核承气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大黄甘遂汤、大黄牡丹汤等;若以疟母、大便色黑、癥积、恶性肿瘤等为主证的瘀血重证,可选用抵当汤、大黄[庶虫]虫丸、鳖甲煎丸、大黄牡丹汤、下瘀血汤等。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诸方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都有一定的认识,其治疗涉及到清利湿热、化瘀消癥、温阳化饮、调和肝脾诸法。所载方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鳖甲煎丸、大黄虫丸、苓桂术甘汤、当归芍药散等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肝病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可能性,为进一步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奠定基础。方法:查阅近10年鳖甲煎丸组成的单味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药化研究。结果:鳖甲煎丸组成单味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论:鳖甲煎丸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可能为扩大经方鳖甲煎丸的应用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治癥方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论治癥病之鳖甲煎丸、大黄(庶虫)虫丸、桂枝茯苓丸3方,以展现仲景治癥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注重固护正气,治疗用药立意从缓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对于瘀证的认识,有其明确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并创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和鳖甲煎丸等,其中的鳖甲煎丸最具有代表性。鳖甲煎丸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具有了更加确切的医疗作用和更为广泛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8.
经方配伍严谨而独特,遣药精确而深奥,疗效卓著而可靠,为后世医家尊为"方书之主"。经方在肾病方面的应用,古代即以越婢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五苓散治疗水肿,以肾气丸治疗腰痛;近代中医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半夏泻心汤、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肾衰竭,乌梅丸治疗泌尿系结石,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肾炎等。  相似文献   

9.
鳖甲煎丸以鳖甲软坚消疒徵 为君 ,活血化瘀利湿药物为臣 ,祛风益气养血药物为佐 ,煅灶下灰与清酒为使。清酒浸煅灶灰煮鳖甲 ,既有引经活血作用 ,又有补铁、补蛋白作用 ,治疗疟疾而引起的贫血。此方临床除治疗疟母外 ,还可治疗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血吸虫病肝脾大、卵巢囊肿、恶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10.
观察小柴胡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对不同时期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yaluranic Acid,HA)、层粘蛋白(Laminin,LN)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影响;采用CCl  相似文献   

11.
谈《金匮要略》致瘀十三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对瘀血证治论述极为丰富,创立了许多著名活血化瘀方药,如大黄Zhe虫丸、抵当汤、下瘀血汤、温经汤等。近年学者对《金匮》瘀血证治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致瘀之因谈及很少。本文结合《金匮》原文精神对致瘀原因从十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进一步阐明瘀血的发病原因与机理,以及相应的立法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张杰教授临床运用下瘀血汤的经验,探讨其临证应用本方的思路。[方法]选取张杰教授运用下瘀血汤治疗肝硬化、输卵管堵塞、冠心病、颈总动脉斑块之验案4则,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结果]张师认为,下瘀血汤中?虫之咸寒走窜,桃仁之苦温推陈,大黄之苦寒荡涤,药专力宏,破血逐瘀之力颇强,只要抓住“瘀”这一主要病机,此方不仅可以治疗产妇瘀血内结之腹痛及妇人瘀阻胞宫之经水不利,灵活加减配伍后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部位的瘀血病证。张师运用此方治疗肝郁脾虚、痰毒瘀阻之肝积,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冲任虚寒、瘀阻胞宫之不孕,肝郁气滞、痰瘀内停之眩晕,疗效显著。[结论]张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下瘀血汤加减治疗多种瘀血病证,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经验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鳖甲煎丸联合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本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鳖甲煎丸治疗,治疗组采用鳖甲煎丸联合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端肽...  相似文献   

14.
<正>李延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名中医带徒老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李延教授临证50余载,长于内科疑难杂证,尤擅心脑血管病、肝胆病及脾胃病。笔者有幸随诊,获益匪浅,特将李延教授运用逍遥散合鳖甲煎丸加减治疗肝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1李延教授对逍遥散和鳖甲煎丸的认识1.1逍遥散方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肝郁脾虚的代表方剂。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与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须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方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得以  相似文献   

15.
下瘀血汤     
<正>下瘀血汤方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剂组成:大黄9克,桃仁9克,■虫(熬,去足)6克。用法研末,炼蜜和为4丸,以酒1杯煎1丸,取半杯,顿服之,具有逐瘀下血的功能,主治瘀血结于下焦,小腹疼痛,按之有块,或有发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实等症。也用于治疗血瘀而致经水不利者。本方以少腹痛、硬满,大便干结为辨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汤.疗程结束后均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庶虫)虫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是临床之重症,中医治疗肝硬化体现出一定的特色,总结仝小林教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策略,以运用症—证—病结合辨治体系为基本方法,考虑疾病发展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缓急之不同,分期治疗,又根据各期表现的不同矛盾,治法有别,而选用不同的方药。最后从病案着手,进一步阐述了仝小林教授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鳖甲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以鳖甲为君药的多种中医复方制剂,如复方鳖甲软肝片、鳖甲煎丸等用于防治肝纤维化,疗效甚好。本文从传统中医药入手,对近年来鳖甲及鳖甲复方制剂的相关化学成分和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汇总及论述,以期更综合全面地为临床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治疗早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早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鳖甲煎丸口服,每次3g,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B超评分结果,B超观察门脉直径与脾厚度的单项指标结果均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鳖甲煎丸对治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有明确疗效,对于门脉压力与缩脾方面有针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鳖甲煎丸论仲景制方法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鳖甲煎丸的创制背景、运用及方剂结构,分析探讨仲景鳖甲煎丸的制方原则和用药规律。认为仲景制方法度包括仅守病机、权衡标本缓急,制方以峻、图之以缓,大方、合方之应用及配伍活血化瘀法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