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检测183例病毒性肝炎AST、ALT两项指标,为肝细胞损伤最重要的指标。设肝炎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正常健康组。检测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时AST/ALT比值有升高倾向,慢性肝炎时比值可升高到1.0以上,肝硬化时可达2.0。临床上测定AST、ALT并计算其比值,对诊断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很大帮助,同时动态观察对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且选择健康体检人员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计算AST和ALT的比值。结果在计算AST和ALT比值中,研究组中的AST和ALT数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AST和ALT比值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患者进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对诊断急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疾病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患者310例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10例乙型肝炎病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检测患者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做比较,分析各指标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特点.结果 各组乙型肝炎患者ALT、AST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急性肝炎组的ALT、AST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及肝炎肝硬化组间ALT、AS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乙型肝炎患者的HA、Ⅳ-C平均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且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的HA、Ⅳ-C指标平均值较急性肝炎明显升高(P<0.01).HA、Ⅳ-C与ALT、AST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性,有利于疾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病毒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的变化,探讨测定血清TBA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测定274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清TBA,并与常规酶学指标比较。结果 各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肝炎TBA,AST,ALT阳性率均为100%,各型病毒肝炎阳性率TBA均高于AST和ALT。结论 血清TBA是一项较敏感的评价肝功能的指标,对各种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561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检测,对比分析血清AST/ALT比值与肝脏病理诊断。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高于S0~S3期的患者,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当血清AST/ALT比值≥1时,诊断早期肝硬化(S4期以上)的灵敏度为83.5%,特异度为80.8%。结论 血清AST/ALT比值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损害患者血清mAST/AST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在肝损害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肝损害患者血清AST和mAST的活力,计算出mAST/AST比值,观察其在人院时与各治疗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人mAST/AST比值为(0.101±0.009),重型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炎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等人院时的mAST/AST分别为(0.482±0.096)、(0.393±0.036)、(0.332±0.046)、(0.311±0.040)、(0.289±0.032)、(0.275±0.021)、(0.301±0.047)和(0.382±0.041),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从治疗开始后的第1周起,酒精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药物性肝炎组mAST/AST比值呈逐步持续下降趋势,治疗第4周后,其mAST/AST比值已基本恢复正常;原发性肝癌组在手术1周后,尽管其mAST/AST比值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此后几周一直维持在这一较高水平;其他组的mAST/AST比值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mAST/AST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坏死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急性肝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和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鉴别诊断,对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的评估和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金宇  胡宏章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44-1146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G0~3)、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比值变化,探讨AST/ALT比值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患者(G0~3)及肝硬化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并计算其比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患者(G0~3)AST/AL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患者(G0~3)各期AST/AL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r=0.656,P<0.01)。与慢性肝炎患者(G0~3)比较,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肝硬化存活患者比较,肝硬化死亡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肝硬化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T/ALT比值可以作为了解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一个较易观测的指标,对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玉萍  许亚辉  孙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16-48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各组CR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肝硬化测得值显著高于各组,高低顺序依次为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补体C3值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各组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度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纽值最低,高低顺序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越重,差异越大。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C3含量,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肝内炎症活动及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肝炎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顸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酶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常见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黄疸性肝炎(acute icterohepatitis,AI H)、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c persisitent hepatitis,CPH)、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肝癌(HCC)及胆道疾病(dis-ease of biliary tract,BTD)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血清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健康者及140例肝胆疾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活力。结果:各型肝病组TB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肝病组(P<0.01);急性黄疸性肝炎组TBA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P<0.01),与血清ALT和AST几乎平行升高;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BA显著高于ALT和AST,但与ALT和AST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时ALT和AST升高而TBA反而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TBA测定对于急性肝炎患者具有高度灵敏性,对ALT和AST正常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单独应用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与ALT、AST、GGT及CHE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逐步判别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评价肝功能、肝纤维化、细胞因子或受体检测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硬化(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组)74例,对照组22例,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放射免疫法检测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P);ELISA方法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各组样本比较用秩和检验;建立判别方程用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B、ALT、AST、sIL-2R、TGF-β1、sICAM-1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重度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血清PTA、ChE、LN、CⅣ、PINP、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典型判别函数方程表明:ALT、ChE、sIL-2R、TGF-β1,、sICAM-1是判别正常与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TB、ALT、PTA、LN、CⅣ、HA、TGF-β1是判别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主要指标;TB、ALT、PTA、PⅢP、sICAM-1是判别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主要指标。结论 经逐步判别分析筛选的肝炎血清学检测指标具有区别乙型病毒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并与血清生化指标TBIL、ALT、AST、ALB、CHE及纤维化指标PC-Ⅲ、HA、LN、IV-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F在病毒性肝炎升高异常率为96.43%,平均(1168.79±1329.37)ng/ml,升高程度依次为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肝硬化。与TBIL(r=0.4871,P<0.01)、AST(r=0.2850,P<0.05)呈正相关,与ALB(r=-0.2855,P<0.05)、CHE(r=-0.2928,P<0.05)呈负相关,去除重型肝炎后SF与ALT呈正相关(r=0.3598,P<0.05);SF与纤维化指标Ⅳ-C呈正相关(r=0.5353,P<0.05)。结论:SF可作为肝脏损害指标,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健康者及336例肝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统一检测血清TBA,ALT,AST及TBIL。结果健康对照组TBA平均(4.2±3.1)μmol/L;各型肝病组TB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肝病组(P<0.01);急性肝炎组及药物性肝病组TBA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几乎平行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TBA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3.3%,显著高于ALT,AST及TBIL,但与ALT,AST及TBIL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时ALT,AST及TBIL升高而TBA反而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TBA测定对于急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病患者具有高度灵敏性,对ALT,AST及TBIL正常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单独应用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与ALT,AST及TBIL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凝血四项在不同病情程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肝炎32例,慢性肝炎23例,重症肝炎15例,肝硬化2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检测结果。结果两组TT、APTT、PT、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肝炎患者PT、TT依次长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PTT依次长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FIB水平依次低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凝血四项检测,有助于明确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可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各型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T与各型肝病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14 4例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的ET浓度 ,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急性肝炎组及慢性肝炎组ET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肝硬化腹水组 ,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肝硬化腹水组 ,与急性肝炎组及慢性肝炎组ET水平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急性肝炎组患者血清ALT、血浆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肝硬化腹水组患者血浆ET与血清钠及血浆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①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 ;②肝硬化腹水组血浆ET水平均显著降低 ;③ET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DA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血清ADA升高比例分别为55%、43.8%、87.9%及70%,肝炎后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P分别为0.008、0.000)。肝炎后肝硬化组ADA血清水平亦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P均为0.003)。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DA与门冬氨酸转氨酶、球蛋白、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14、0.376、0.424、0.306),与白蛋白、胆碱脂酶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05、-0.351)。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ADA升高主要反映肝脏储备合成功能逐渐降低,而不能很好反映肝细胞受损及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收集300例健康志愿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AST(谷草转氨酶)和ALT(谷丙转氨酶)检测,并计算和比较其比值.结果:观察组AST/ALT值0.66±0.14明显低于对照组AST/ALT值1.13±0.31,差异经比较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检测AST与ALT比值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有较高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清TBA水平并与常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AST、ALP、GGT作对比分析。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异常率与ALT、AST、ALP、GGT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对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有较高灵敏性,对判断病情活动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符玉桂  刘梦琼 《中国热带医学》2007,7(4):562-562,612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BA)和转氨酶(ALT、AST)的联合检测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酶法检测血清中胆汁酸(TBA)的浓度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实验分组:经诊断为急性肝炎63例,慢性肝炎48例,肝硬化35例,肝癌28例,胆道疾病30例,对照组60例为正常健康体检人群,并进行各组结果同对照组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胆疾病血清TBA值分别为8.4±3.81、53.8±23.4、19.6±5.24、68.3±38.8、36±12.5、15.6±8.7μoml/L。血清ALT值分别为20.8±8.6、589±214、85±45.2、68±22.3、112±68.5、45±8.94U/L。血清AST值分别为21±7.8、63±26.3、84±34.52、128±35.5、54±26.73、32±5.7U/L。结论胆汁酸(TBA)的测定对急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高度灵敏性,对ALT、AST正常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TBA与ALT、AST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9.
AST/ALT比值对慢性肝炎及各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AST/ALT比值对慢性肝炎及各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0 3例慢性肝病患者AST/ALT比值及血清胆汁酸 (TBA)、总胆红素 (TSB)、白蛋白 (ALB)、钙 (Ca2 )含量。其中包括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炎组 ) ,10 1例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组 )。比较两组患者AST/ALT比值的构成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AST/ALT比值变化的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AST/ALT比值分布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不同级别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异常率之间的线性趋势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两组患者的TBA、ALB及Ca2 的异常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4)不同级别肝硬化患者 ,TBA、TSB、ALB、Ca2 的异常率之间的线性趋势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AST/ALT比值鉴别诊断慢性肝炎、各期肝硬化 ,其特异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循环酶法测定了1 33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 500例健康人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并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胺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TBA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BA敏感性高于AST、γ-GT、ALT.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是较理想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